首页 理论教育 政策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政策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驱动。因此地方政府在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压力。目前,我国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相对较少,在国家大力推进的保护政策下,重点建设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的关联发展,从而推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政策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驱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低端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快速扩张来实现的,到目前为止,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所占要素价格的不断攀升和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强化,依靠传统产业扩张维持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发展新兴产业,寻求新的增长点,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国际上来看,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资源密集型传统产业逐步被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取代,中国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大内外部压力。产业结构升级就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要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衍生出新的产业形态,改造传统产业要求生产性服务产业向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不断渗透和延伸。两大产业的互动发展成为实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淘汰落后产能必然导致经济下滑,尽管中国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很快,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产业体量太小,其快速增长也难以补足体量巨大的传统产业产能的下降。因此地方政府在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压力。要推动产业互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必须有政府政策的强有力支持。

由于不同产业间存在着进入壁垒,政府政策直接影响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和机会多少。政府一方面要通过相关政策积极扶持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网络信息、科技服务和金融保险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有形的手”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通过优化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提供良好发展的软环境,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两大产业的互动发展。2010年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十二五”时期要特别注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快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大服务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国家的发展规划也提出要坚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并促成两者的融合。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实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必将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放在了重点位置。目前,我国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相对较少,在国家大力推进的保护政策下,重点建设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的关联发展,从而推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