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论市场价值的理论

马克思论市场价值的理论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谈到了市场价格围绕变动的另一个中心——市场价值。这种周而复始的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值上下波动的表现以及周而复始的生产厂家的增减和市场商品量的增减,都是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者的强制。不论受何种因素影响的市场价格都受价值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得明白:“科学的任务正是在于阐明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

马克思论市场价值的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谈到了市场价格围绕变动的另一个中心——市场价值。

1.市场价值。马克思说:“市场价值,一方面,应看作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作是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并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1]

理解市场价值的一个要点是,市场价值是由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的。通过内部竞争,每件商品的个别价值都平均化为一个社会价值,这个社会价值就是该类商品的市场价值。例如,有3个服装厂同时生产服装。甲工厂劳动生产率高,每件服装的生产时间是6小时。乙工厂劳动生产率为中等,每件服装的生产时间是12小时。丙工厂的劳动生产率低,每件服装的生产时间是18小时,每件服装的市场价值就是(6+12+18)小时÷3=12小时。因此,它们生产的服装通过内部竞争,使每件服装都形成一个社会平均价值12小时,这12小时的社会平均价值,就是服装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说,整个服装行业所生产的服装在市场上的价值都是12小时。这样,资本有机构成高、劳动生产率也高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其个别价值低于社会平均价值,实现由剩余价值转化的平均利润,还有可能实现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生产率也低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其个别价值高于社会平均价值,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将不能实现。马克思说:“只有在特殊的组合下,那些在最坏条件下或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才会调节市场价值,而这种市场价值又成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不过市场价格对同类商品来说是相同的。如果满足通常的需求的,是按平均价值,也就是按两端之间的大量商品的中等价值来供给的商品,那么,其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商品,就会实现一个额外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而其个别价值高于市场价值的商品,却不能实现它们所包含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2](www.xing528.com)

2.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值波动。在市场上,虽然同类商品的社会平均价值是相同的,但由于市场价格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与商品价值产生偏离。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讨论其他因素,只说供需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在社会有效需求的范围内,当商品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由资本有机构成为中等的企业生产的商品的市场价值决定,此时商品的价值与其市场价格相等,市场价格稳定。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由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生产的商品的市场价值决定。由于资本有机构成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的个别价值低,社会平均价值也随之降低,所以,市场价格也降低。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由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生产的商品的市场价值决定。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的个别价值高,社会平均价值也随之增加,市场价格也升高。

商品供过于求引起市场价值降低,市场价格也随之降低后利润减少,导致生产这种商品的厂家减少,商品供应量减少,使商品逐渐达到供求平衡,市场价格趋于稳定。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虽然商品的供求已经达到平衡,但生产企业仍然认为生产这种商品可以赚钱,仍在扩大生产规模或仍有资本进入这个生产领域,随着商品量的不断增加,又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于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又开始下降,商品的利润随之下降,导致生产厂家减少,商品供应减少的新的循环。这种周而复始的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值上下波动的表现以及周而复始的生产厂家的增减和市场商品量的增减,都是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者的强制。也就是说,都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不是市场决定商品的价值,而是市场决定商品价值的实现;也不是供求决定商品的价值,而是供求决定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不论受何种因素影响的市场价格都受价值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价值规律“是商品平衡的自然规律”[3],而“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4]。研究市场价格,必须要研究价值规律如何发挥作用和如何实现。马克思说得明白:“科学的任务正是在于阐明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5]因此,单纯地采用市场手段,由市场盲目地调节生产,调节市场价格,是不可行的。要想减少生产过剩对生产资料的浪费,还必须要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予以调节。如果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认识不清,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破坏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