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价值决定原理:理论与应用

市场价值决定原理:理论与应用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价值规律是商品的价值决定与商品按照价值相交换的规律。可见,《资本论》第一卷的有关价值决定一般的阐述和第三卷的有关市场价值决定与生产价格的阐述,是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我们不能把马克思的价值决定理论的内涵,仅仅归结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方面,要看到《资本论》第三卷阐述的有关市场价值决定的原理,也是价值决定理论的重要内容。

市场价值决定原理:理论与应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的价值决定与商品按照价值相交换的规律。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科学地阐明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和形式,是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以及它的生产机制、流通机制、分配机制、消费机制的关键

商品的价值决定是商品按照价值相交换的基础,因此对价值决定的阐明乃是马克思价值规律理论的重要内容。《资本论》第一卷,首先开始于商品价值决定的分析。《资本论》中以最严格的逻辑,细致而周密地分析了商品价值的本质和价值实体的形成,阐明了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不过是价值决定的表现形式,由此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由此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必须指出,对价值规律的集中的论述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作出的。在《资本论》第一篇,马克思以高度抽象的方式,假定了一个单个商品,阐述了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中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者在平均技术条件与平均熟练程度下生产一个商品的劳动时间。同时,阐明了两个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的,指出这是一个要在商品交换中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自然规律,“就象房屋倒在人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2]。(www.xing528.com)

按照《资本论》的科学抽象法,《资本论》第一篇舍象了生产中的有机构成不同部门的存在和部门内生产条件不同的许多商品生产者的存在,舍象了众多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与市场供求作用,而单纯地考察单个商品的价值决定。因而,《资本论》第一卷,主要是着眼于分析价值决定一般,提出并阐述了原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第一级的抽象价值范畴的内涵。《资本论》第一卷不曾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价值决定的具体实现形式,未阐述资本主义市场机制下部门内生产条件不同的商品个别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以及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诸部门之间的商品价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只是在阐述了商品的价值决定一般以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运用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即在考察资本主义总过程时,首先,引进了由生产条件不同的生产者提供的部门总商品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这一条件,进一步阐述了市场价值或社会价值这一概念,科学地阐明了个别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化。然后又引进了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产业部门提供的商品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这一条件,得出了生产价格的概念,阐明了部门的平均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这样,对价值规律的研究就由个别的角度,进至部门的角度,最后是全社会范围的角度,即由微观的研究进至宏观的研究,而价值范畴也就越加多样化,表现为:价值——部门内形成的市场价值——社会范围内形成的生产价格,这即是价值范畴由第一级的抽象范畴上升到第二级和第三级的抽象范畴。经过这样的由抽象到具体,对价值决定也就由抽象一般和纯粹的形式的阐明,进入了具体的实现形式及其作用机制的阐述,从而完成了对价值规律的科学阐述。可见,《资本论》第一卷的有关价值决定一般的阐述和第三卷的有关市场价值决定与生产价格的阐述,是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我们不能把马克思的价值决定理论的内涵,仅仅归结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这一方面,要看到《资本论》第三卷阐述的有关市场价值决定的原理,也是价值决定理论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