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原理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原理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短缺经济之下的传统古典经济学曾认为只有总供给才是影响国民收入的唯一因素,但这一观点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被推翻。宏观经济学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通过分析,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理论。凯恩斯将人们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研究视角由总供给转移到了总需求上,我们的分析也将从总需求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开始。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原理

国民收入宏观经济概念,同微观经济学的概念截然不同。但是其基础却又是微观的,因为宏观经济体是由诸多微观经济体构成。因此,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只有一个微观经济单位的宏观经济体,据此来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

假设一个社会只有一个馅饼店,而且人们只对馅饼有需求,此时这个社会的GDP就是这个店的馅饼产量。决定馅饼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是生产能力,这取决于馅饼店员工、设备以及原料的量,即总供给(AS)。其次其产量还取决于社会有效总需求,因为社会只由一个馅饼店构成,社会有效总需求(AD)即馅饼店员工对于馅饼的消费需求。假设每天最多生产1 000个馅饼,当员工总需求为1 200个的时候,此时馅饼产量取决于总供给,即只能生产1 000个,此时国民收入为1 000个馅饼;当员工总需求为800个的时候,这时虽然馅饼店有能力生产1 000个馅饼,但是生产出来却有200个消费不了,因此,其产量取决于总需求,即此时国民收入为800个馅饼。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例子来理解潜在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国民收入的概念。当生产1 000个馅饼的时候,馅饼店的生产潜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这时的国民收入叫作潜在的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又叫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国民收入,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劳动、资本、土地等)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最大量,也就是该经济体的经济潜力充分利用或发挥时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www.xing528.com)

当生产800个馅饼时,虽然生产潜力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此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实现了均衡,这时的国民收入叫作均衡的国民收入。所以均衡的国民收入(Equilibrium Level of National Income)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此时产量处于均衡状态,相对稳定。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是要说明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以及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如何变动的。

短缺经济之下的传统古典经济学曾认为只有总供给才是影响国民收入的唯一因素,但这一观点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被推翻。宏观经济学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通过分析,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理论。这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凯恩斯革命”。实际上,总供给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建立在长期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总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建立在短期分析的基础上的。凯恩斯在评论古典经济学时说道,长期是对当前事物的误导。要说长期,我们都会死。如果在暴风雨的季节,有人只能告诉我们,暴风雨在长期中会过去,海洋必将回归平静,那么经济学家给自己的任务就太过于容易而无用了。凯恩斯将人们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研究视角由总供给转移到了总需求上,我们的分析也将从总需求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