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背景分析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背景分析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这种模式与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格格不入,已基本无竞争力可谈了,此时,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必然出现。

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背景分析

如前所述,生产管理是对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其目的在于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管理过多地强调高效、低耗及合格产品,生产管理技术围绕大批量、低成本大做文章。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程专家福特开创的,首先应用于底特律汽车厂中的机械式(刚性)自动流水线生产模式,即大量生产模式,就是这种生产管理思想的典型产物。它是在惠特尼(管理学家)提出的“互换性”和“大批大量”,爱温斯(工程专家)将传送带引入制造系统及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以前的手工工场制造方式及单件小批机器生产模式,由于它能迅速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在此后的几十年时间内,这种生产模式得以迅速推广和发展,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为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生产管理模式的作用在美国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但随着20世纪6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完成,工业化的实现给西方国家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普遍向高层次发展,于是人们认识到生产管理应追求多品种、灵活、适用性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就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寻求生存发展的必然之举。从20 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最早提出成组技术(GT)以后的40多年中,世界各国针对大量生产模式的不足,对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众多创新,主要有:

1.准时生产制(JIT)。即采用看板系统和倒流水拉动方式的追求零库存的生产管理模式,保证成品在销售时能准时生产出来并发送,组装件能准时进入总装、部件能准时进入组装、零件能准时进入部装、原材料准时转为零件。其目的在于消除超过生产所绝对必要最少量的设备、材料、零件和工作时间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提出。

2.资源制造计划(MRP II)。即在MRP的基础上,不仅涉及物料而且将生产、财务、销售、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结合成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是一个广泛的物料协调系统。由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

3.最优技术(OPT)。即吸收MRP和JIT 的长处,以相应的管理原理和软件系统为支柱,以增加产销率、减少库存和运行为目标的优化生产管理技术。由以色列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4.柔性制造系统(FMS)。即按成本效益原则,以自动化的技术为基础,以“及时”的方式适应产品品种变化的加工制造系统。由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5.一个流生产方式(SPS)。即JIT 模式中的一种形式,指在生产过程中,零件(毛坯、半成品)投入时不停顿、不堆积、不超越,按顺序、按节拍一个一个地产出,整个生产线似一台设备,实现同步化均衡生产。由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6.精益生产(LP)。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给日本汽车工业生产管理模式界定的名称,它可以表达为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作方式和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使生产系统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并消除损耗、浪费,以求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由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

7.灵捷制造(AM)。即以先进生产制造技术和动态组织结构为特点,以高素质与协调良好的工作人员为核心,采用企业间网络技术从而形成的快速适应市场的社会化制造系统,被称为是21世纪的生产管理模式和战略。1992年由美国提出。

以上所述的生产管理技术和模式的共同特点就是努力突破大量生产管理模式的局限,不仅追求价廉、低成本,更强调多品种、适应性及对市场变化反应的迅速灵捷。如果说大量流水生产是对手工工场式制造及单件小批生产的否定和生产管理的“革命”,那么上述柔性制造、精益生产及灵捷制造等管理技术则是对大量生产管理模式的否定之否定及第二次生产管理的“革命”,而且这次“革命”具有其特殊的动力与根源、理论基础、物质技术条件及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第一,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经济、科技以及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高,使市场需求的稳定性愈来愈低,进而造成大量生产模式竞争力日益衰退。这种快速多变的顾客用户驱动的市场需求成为企业突破大量生产管理模式、进行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根源。据加尔布雷斯的观点,美国社会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已进入“丰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价值观的变化。这种价值观的变化可以体现在市场需求的高层次发展上。其具体表现:①对产品的品种规格、花色式样、需求数量呈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而且这种多样化、个性化随时间变化而迅速变化,稳定性很差;②对产品的功能、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而且这种要求提高的标准又是以不同顾客、用户的满意程度为尺度的,这就产生了由于顾客的购买目的、个人素质、经济能力等因素差异而造成标准的不确定性;③对交货期的要求愈来愈短,这要求生产者要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有更灵敏的反应;④对价格的合理性有了要求,企业必须增加价格变化的承受性。面对这种市场需求谁能适应谁就有竞争力,谁就能生存和迅速发展。而大量生产的管理模式的特点在于固定不变、标准化的订货方式强调单一品种、统一价格,不承认顾客和用户的个性存在,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往往是最低的单件产品成本。显然,这种模式与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格格不入,已基本无竞争力可谈了,此时,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必然出现。

第二,对与规模经济理论相对应的范围经济理论的认识及多角化经营战略的研究,为现代生产管理技术的变革提供了经济理论基础。

规模经济性,是指在一定限度内企业规模的扩大能够引起单位成本的降低。也就是说,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大规模生产比小规模生产更具有成本效率。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包括劳动分工和高效专用设备的采用,有利的批量购销价格,投入的不可分性,辅助设施的有效利用,经验和学习曲线,等等,这是与大量生产模式相适应的经济理论。(www.xing528.com)

范围经济是指由于企业扩大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种类会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它反映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范围同经济效益间的关系。这种经济效益的产生源于多品种生产能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销售产品的概率。管理学家兰凯斯特在把产品界定为一系列特征的集合体给定消费者存在同一消费者特征向量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分析表明,通过产品多样化可以增大消费者效用偏好与产品征集的相符程度,从而降低了企业生产的不确定性,这从经济理论上证明了范围经济效益的存在,也为突破规模经济局限的生产管理技术的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另外,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波特从行业竞争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竞争战略,确立了与企业低成本相对应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地位,从而为追求动态适应性为目标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确立了战略指导前提。

第三,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追求多品种、动态适应性的生产管理模式创新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五次技术变革是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二者结合产生一系列计算机化的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这使得现有企业可以成为具有低物耗、低能耗、高效益、高应变能力的现代企业。这些先进技术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FMS和CMS、IT(信息技术)、GROUPWARE(群件)、IMS(智能制造系统)、CNC(计算机数控机床)等。在这些先进技术作用环境下,不仅传统的大量生产模式对单件成本降低作用消失了,而且理论上的范围经济的效益源泉成为现实。

(1)在传统大量生产模式下,知识和信息的获得需很高的成本,只有大量生产才比较经济。而在现代先进技术条件下,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管理控制的信息都是以软件形式存在的,相当于公共物品,利用和调整信息的成本很低,无须进行大量生产以平摊成本。

(2)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制造设备从事重复性生产任务,只要从中央计算机中得到指令开始就很有效率,无须逐渐积累经验,因而传统的大量生产模式经验和学习曲线不再存在。

(3)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下生产设备、工装具有很强的专用性,效率很高,只有大量生产同一产品才能充分利用其相应的生产能力,降低成本,而现代柔性生产技术下的设备、工装往往是多功能的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能力可以互相调剂,从而保证不用大批量生产就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能力。

(4)在现代先进的制造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定数量不同的产品和生产同一数量的不同产品花费的成本大致相同,而在同一工厂生产一定数量的不同产品所花费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在不同工厂的设备上生产同样数量不同产品所花费的成本。

(5)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可以很方便迅速地完成新产品设计与制造,而不像大量生产那样,每转换品种就要重新设计,重新组织生产,只有靠大批量才得以弥补相应的品种转换费用。

(6)现代先进技术条件下的原料成本和劳动成本可以得到极大的节约。由于一种原材料可以用于生产不同种类产品,因而进行同一工序操作时可根据不同产品要求进行下料,从而减少原料浪费,而且它还可以通过优化组合利用边角余料。而劳动成本的节约则是由于自动生产技术引起人员数量减少所致。

第四,面对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进行生产管理技术创新,企业相应的组织结构也发生变革。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哈默和钱辟在反亚当·斯密的分工论的企业再造理论中的重整业务流程,以及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保持集中与分散的稳定平衡、高柔的网络组织——虚拟企业等,都可以认为是挑战传统官僚分层体制所进行的组织创新尝试。同样,每种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的产生、应用与发展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管理组织结构。团队组织形式的产生则适应了强调多品种、灵活性的现代生产管理模式的需要。团队是指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组成的集合体,组成团队的原则不是按行政组织划分,主要是根据业务关系划分。团队组织是变动的,针对不同的事物,组成不同的团队,同一个人可能属于不同的团队。团队中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顺利地进行。这种组织形式无疑是为追求灵活性的现代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993年,美国网络协会主席及其同事又针对现代集成管理提出了把团队和网络两种组织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团队网络的组织机构。网络是指不同团队中的个人或团队中的个人或群体在共同时间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方式为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互补所建立起来的互联系统。相应的我们可以把团队网络理解为一种为通过组建团队及其网络来优化企业内部组织和扩大企业与外部合作关系,旨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组织的界限,成员可通过多渠道合作,在制造资源和技术上进行互补,同时,又保持一定独立性,有利于现代化集成管理理论的推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