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否定之否定规律:一七消失?

否定之否定规律:一七消失?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樱桃转移成货币了,它并没有绝对的消灭。消灭的只是一方面,一方面没有了,另一方面却又有了一种东西,或者也可以说是新发生了一些东西。原来我们平常所想的“没有了”,都是按照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来解释的。它所说的“否定”,就是绝对消灭的意思。因此,当它说“没有了”的时候,就是表示一件东西绝对消灭了,决不会想到它还会转变成另外的东西。

否定之否定规律:一七消失?

这次讲话之先,我们先去请教一位朋友。他是卖水果的。他告诉我们做水果买卖,都有季节性,不是每种水果在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樱桃只在三四月才有,枇杷不到五月不甜,桔子至多留到六月就要腐坏了。一种水果有一种水果的限定的季节,做买卖的人要趁着时期去赶办,买水果的人也要赶着时季来买吃。倘若你买的人不趁着三四月内去买樱桃,到落潮以后的五月,才想起来去问,那时水果店里的人一定摇摇头对你说:“这东西现在已经卖完了,没有了!”

“没有了!”你听了这句话,就会想:水果市场上有一种商品消灭了。就是水果店里的人,他说这话的意思,也是表示那种商品从市场上消灭了。这是当然的,既然已经卖完,还能说没有消灭么?如果有人对于“消灭”这两个字表示怀疑,你一定要说他是疯子吧?

但我们应该再仔细想一想。

假如我问你:“樱桃这商品从市场上消灭,是无缘无故的么?”你当然马上要反驳:“何尝是无缘无故的呢?因为过了时季,而且卖完了,这就是消灭的原因。”好了,这里就有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樱桃在市场上消灭,原来是在买卖过程中消灭,不是无缘无故的消灭。水果店里的人已经把它推销出去,买的人把它吃了,这就消灭了。但是,卖水果的商人因这种商品的消灭而受到损失没有?当然没有;因为他获得了相当的代价,买樱桃人把钱给了他。就这一点来说,所谓的消灭,也可以叫做“转变”。因为商人手中虽然没有了樱桃,但又有了钱币。樱桃转移成货币了,它并没有绝对的消灭。

这样一来,我们主张对“消灭”二字应该多想一想,并不是全无理由了。你不能反对我们的这个主张,因为事实上这件事确是一种转变。我们再回想一下以前的讲话,那里我们讲到雷峰塔倒塌、蛋变成鸡、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变化,都表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消灭。一种东西的消灭,就表示另一种新东西的出现,就表示一种转变的过程。

为什么这转变会可能呢?为什么樱桃会转变成货币,而雷峰塔会转变成废墟呢?这就可以用事物本身包藏着的矛盾来说明。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或反对的势力和倾向。雷峰塔一方面有它自身的支持力量,一方面又包含着足以使自己倒塌的重量。在一定条件下,反面的倾向发展增大起来,到了一定的限度,就要破坏原来的东西,而使它变成另外的东西。雷峰塔的支持力减少到某种程度,它必然就要倒塌。樱桃转变为货币,是不是有同样的情形呢?有的!樱桃自然还有樱桃的特殊情形,它变成货币,表面上是和货币对调,看来好像只是位置的变换,并不像雷峰塔一样地由本身变成废墟;但樱桃之所以能和货币对调,同样还是由于樱桃本身的矛盾。樱桃是一种食物,它可以供人食用,我们说它是有一种使用价值,而在市场上,它却不但是食物,同时还是一种商品,它不但可以供人食用,而且还可以供商人交换买卖,因此它又有一种交换价值,这交换价值与一定的货币内包含的交换价值相等,就这样,它本身已包含货币的性质了。因为它本身包含着这种和食用不同的矛盾性质,所以才能够和货币对调,而转变成货币。这种转变,仍然是自己本身的变化,和变戏法的受外力(魔术师)作用的位置转换是不同的,这一点必须首先认清。

不论是蛋变鸡也好,雷峰塔的倒塌也好,封建社会变资本主义社会也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社会主义社会也好,樱桃换货币也好,它们的转变,都是因为它们自己内部包藏着自己的反面,在一定的情形之下,这种反面的东西变成了正面的支配的东西,于是事物就失去了原来的性质、状态,这些性质状态就转移成反面的性质、状态。这种转移过程,在哲学上叫做“向对立方面转化”的过程。转移后所出现的东西,对于原来的东西来说,叫做“否定”。这是哲学上的名词,未免太有点文绉绉的了。要改成俗话也可以,那就是前面水果店伙计已说过的“没有了”。“没有了”,我们由上面所叙述的一切,就可以明白这句话所代表的真意,并不是指一件东西绝对地完全地消灭了。消灭的只是一方面,一方面没有了,另一方面却又有了一种东西,或者也可以说是新发生了一些东西。

看吧!辩证法所交给我们的“否定”(或者“没有了”),和我们平常所想的“没有了”,是有很大的不同。原来我们平常所想的“没有了”,都是按照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来解释的。形而上学是非常呆板的思想方法,它看问题是采用一种简单的,也叫做带片面性的看法。它所说的“否定”,就是绝对消灭的意思。它只会从一方面来看事物,而不会同时看出事物的正面和反面。因此,当它说“没有了”的时候,就是表示一件东西绝对消灭了,决不会想到它还会转变成另外的东西。但是,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却不是这样呆板,它要我们看出事物的矛盾,看出它的正面和反面,它告诉我们某种东西被否定了的时候,同时就暗示着另外的东西从原来的地盘上出现。不!不!还不仅是这样!以前所说的都不够,我们现在还得要补充一点:“否定”,不单只是同时暗示着新的东西的出现,不单只是旧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反对物。换一句话说,新的东西不仅只是另外的东西,不仅只是和旧东西相反的东西;它和旧东西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它还把旧的东西的某些内容保存下来。雷峰塔的废墟里,还保存着雷峰塔的散乱了的砖瓦。鸡把蛋壳破了,抛弃了,但鸡的本身就是蛋白蛋黄的孵化物的保存。商品变成货币了,那些货币里就保存着商品(樱桃)的交换价值。自然,这里所说的保存,并不是把旧的东西原封原样保存下去,而是改变了旧的性质、状态,变成了新的东西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不是一切都保存,而是抛弃了和克服了一些部分,单把需要保存的东西保存下来。雷峰塔变成废墟,废墟里保存了砖瓦,砖瓦就是废墟的组成部分,而塔却永远没有了。鸡保存了蛋的内容物,但不是照蛋黄蛋白的原样保存下来,并且把蛋壳也抛弃了。货币保存商品的交换价值,却决不自己变成原来的商品。人民的军队歼灭反动的军队,把缴获的武装和俘虏保存下来,这些武装和俘虏就不能再作为反动的武装和人员而存在,他们的反动性质一定要被克服,而坚决反动的人一定要被消灭。所以,这里所说的保存,决不是原封原样保存原事物和旧势力,而只是要保存其中具有生长力量的或者还具有存在的条件的东西,同时却要克服和消灭那些腐朽死亡的或不再具有存在的条件的东西。旧中国的反动派,借口要保存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想给青年们灌输腐朽的封建奴隶的文化思想,而压制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这种行为,就不是真正保存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也不可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因为腐朽反动的东西,是一定要被淘汰,而不可能被保存下去的。在中国过去遗留下来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中,只有那些对广大人民的进步民主运动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才有可能被保存,才有可能发展。(www.xing528.com)

所以,按照辩证法的方法来看,“否定”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指某些事物被消灭了、克服了,或者被抛弃了;同时另一方面却又表示还有些事物被保存下来,在新的性质或新的形态之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种看法,和形而上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形而上学只能看到一方面,把“否定”单单看做某些事物的消灭,而看不到同时有另外东西的生长。这两种看法,哪一种和事实一致呢?当然是辩证法的看法才和事实完全一致,而形而上学则不能完全反映事实,因为在事实上,否定不是一种东西绝对消灭了,而是转变为另一种东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否定,这是不是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一切都绝对消灭了呢?当然不是,消灭了的只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的统治,而在旧社会中生长起来的广大人民民主势力却向前发展了。

前面讲对立统一的规律时,就已经说过,按照辩证法的方法,我们必须研究一切事物的内部矛盾,也就是要能够看出同一事物的各个对立方面。现在谈到事物的“转变”、变化、否定,也要从相反的两方面来看,才能够得到完全的认识。当我们看到有些新的东西生长起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同时注意到有另外的某些东西正在没落和死亡。反过来说,当我们看见有某些东西在退步、没落、消灭或死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还有另外的东西在前进、发展、新生起来。例如工作之后要休息,一方面看来,是工作停止了,这是表示某些东西的消灭;但从另一方面看,休息是恢复精力,是进一步工作的准备。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方面是采取防御和许多地方退却的战略,但在防御和退却中却争取了进一步组织人民力量起来抗战的时间。在日本投降后反对美帝国主义走狗国民党反动派进攻的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国解放区军民最初放弃了许多城市,但另一方面却歼灭了反动军队大批的有生力量。在革命斗争中,即使遭受失败,也可以从失败中取得经验教训。因此,如果我们会按照辩证法的方法来研究问题,我们就可以在事变当中经常看到发展前进的道路,即使在挫折、失败、严重的困难前面,也不至于退缩、畏惧、灰心丧气,而能够在任何困难情形下找到前进的道路,并因此能够以充分的信心、大无畏的精神积极进行战斗,因为你如果从另一方面看,只要你是真正革命的,只要你的思想行动是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一致的,是依靠广大人民的,那么,就在挫折、失败和严重的困难当中,还可以找出战胜挫折失败、克服严重困难的条件,只要你依靠这些条件,你就可以最后得到胜利。所谓“失败为成功之母”,就是这种意思。

旧的东西被否定了,转移成另外的东西。但是,事物的变化是永远不停止的,新的东西又有它自己的矛盾,这矛盾的发展,又引导它再转移成另外的东西,再被另外的东西所否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更要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中国。蛋变成鸡,鸡长大了又生蛋;工作后休息,休息后又进一步工作;在抵抗反动派的自卫战争中失去解放区许多城市,歼灭大量反动军队之后就转入反攻,再恢复已失去的城市;雷峰塔变成废墟,终有一天这废墟又被人清除,而在它的原来地盘上盖起另外的建筑物来;等等。在这里,有一种情形值得我们注意。以上的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有一些这样的例子:事物经过再一次的否定之后,又恢复了某些原来的特点。如原来的蛋经过鸡的否定之后仍然生出蛋来;商品换成货币之后,商人仍然拿它去换成商品;工作之后休息,休息之后又恢复工作;自卫战争中丢掉城市又恢复城市。这一类的例子,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个来,它表示事物的变化发展中有这样的规律:事物不仅会转变为另外的东西,而且在一定的情形之下,会在再一次的转变中恢复原来的许多特点。这种情形,在辩证法的哲学上称做“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否定之否定”,并不是说原来的东西原封原样的恢复了。如果照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来说,否定是简单的消灭,那么否定之否定就一定是简单的恢复原样。“二”否定成了零,再来一个否定就又恢复成“二”,这只是一个循环。但是事实的发展并不像形而上学的关系那样简单。事实的发展是按照辩证法的规律由简单走向复杂,由低级走向高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不是表示原来事物简单的恢复,而是表示它向更高阶段上发展。它所恢复的特点,也是在更高的发展基础上恢复的,因此它也包含着许多新的更高的特点,而不是仅仅恢复原来的特点。鸡生出的蛋,不是原来的一个蛋,而是许多的蛋,这些蛋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新的性质,能孵化成各个不同的小鸡。商人得了货币,再去办货物时,这些货物虽然也有商品的特点,但一定不是原来的樱桃,它一定成了价值更多的其他种类的水果或用品,一部分且将成为商人自己的生活必需品,而不再拿到市场上来卖。把反动派有生力量歼灭后恢复的城市,虽然也是原来的城市,但这城市在解放区人民的手中就更加巩固了,不再那样容易让出来了,或者就永久成为人民的了。马克思、恩格斯由社会科学的研究,指出人类社会组织发展的规律,最初是原始共产主义制度,以后转变为阶级私有的社会制度,最后阶级私有的社会又转变为高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最好和最明显的例证,因为高级的共产主义虽然和原始共产主义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两者都没有阶级和私有财产,但除此而外,不论就发展的程度和其他的另外许多特点来说,都有绝大的差别。总之,“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普遍的辩证法规律,事物的发展常常是经过再次的转变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一些特点。在这种情形下,哲学上就把那原来的事物叫做肯定阶段(例如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第一次转变后的事物(例如阶级私有社会),叫做否定的阶段,而再一次转变之后带着最初阶段的特点而出现的事物(例如高级共产主义社会),叫做“否定之否定”阶段。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辩证法的规律中之一个。从前有人(也许现在也还有这种人)有一种浅薄无知的误解,以为“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就是辩证法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公式”,这是非常错误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只是前面讲过的几种辩证法规律的一个具体表现,了解了前面的辩证法规律,也就了解“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如果丢开前面讲过的其他规律不管,把这个规律当做唯一的公式去看一切事物,而不看看事物的具体情形,那就完全不是辩证法的方法。我们不能把“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当做死的模型公式,对任何事物都拿去乱用,因为这规律虽然也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但在客观事物中表现这种规律,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需要具备适当的具体情况,决不是任何两次连续的变化都一定表现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例如由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再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些变化,如果硬把“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关系当做公式套在上面,那就不仅套不上去,而且会成为笑话。如果你硬要说社会主义恢复了封建社会的特点,那岂不是荒谬到了极点?社会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是毫无共同之点,事实上就没有任何特点恢复,你一定要说恢复了什么,那你就违背了唯物论,成了唯心论空谈,你所谈的就完全不是真理,而是违背事实的谬论。我们早说过,思想是事物的反映,辩证法的认识方法,也必须与事实的规律一致。因此,我们如果要在事物中间去找“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必须首先要把事物本身的具体条件研究清楚,以便了解它在什么情形之下发展到否定阶段,又在什么情形之下达到否定之否定的阶段。我们要再说一遍,“否定之否定”虽然是普遍的规律,但在不同的事物发展中,这种规律的表现就有不同的具体情形,并且要有不同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这规律也不能表现出来。例如蛋孵成鸡以后,你必须把鸡正常地喂养下去,才能再下更多的蛋,如果你在它未生蛋以前就把它杀了吃了,那么,蛋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就不能表现出来了。

把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作为认识方法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我们在研究一切问题的时候,注意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不要把事物的发展,看做像一条直线一样上升,而没有任何迂回、后退、停滞的形式,也不要把事物的发展看做简单的循环,而不注意它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在发展中必须经常克服矛盾,因此一条直线上升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曲折、迂回、后退、停滞形式,总之,经过否定阶段的形式,就成为发展中不可免的过程。不破壳变鸡,不可能生更多的蛋;不经过休息,不能恢复精力,继续工作;走路时一脚不停,不能让另一脚前进;不缩回拳头来积蓄力量,不能再伸出拳击打人;不主动放弃一些城市地区,不能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不经过阶级私有制度的阶段,不能促进社会的生产力以达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是螺旋式的。我们研究事物的时候,也必须注意到它的曲折变化。在我们实际革命斗争中,这种认识方法的应用尤其有重要的意义。为着克服革命斗争中的矛盾和困难,推翻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的革命走了许多迂回曲折的道路。正确的革命指导就在善于引导人民航行在曲折的道路上,看清楚各种暗礁和避开这些暗礁,当暂退则暂退,当转弯则转弯,不致盲目直冲,以致遭受挫折失败。例如在敌人强大武装进攻前面,就暂时放弃一些城市和土地,以避免锋芒,争取在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中歼灭其有生力量,然后才可以再恢复失去的城市和土地。如果不肯走这迂回的道路,想用一股直劲打退敌人,结果不但得不到胜利,反而要吃很大的亏。又例如为着打败敌人,共产党必须加强自己的团结,为了团结,必须取得思想一致,必须清除各个党员中的思想分歧,清除各种反无产阶级的思想,因此就必须走这样一种迂回的道路,就是要经过党内思想斗争。只有经过思想斗争的否定阶段,才能够达到思想一致,才能够达到更进一步的原则上的团结。如果害怕思想斗争,害怕走曲折的道路,想用无原则的妥协方法保持团结,结果一定得不到团结。

世界是进步的,中国的前途是无限的,中国革命一定会得到完全的胜利。单就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国内的统治这一个目标来说,是已经胜利了,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中国人民今后还要经过种种困难并经过斗争战胜这些困难。要有高度的信心,但又要时刻注意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要有充分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准备来克服一切困难,以便通过曲折的道路使我们的工作不断前进,使中国社会一步步经过社会主义时期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我们研究“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时必须学会的一些方法上和工作态度上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