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因素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因素分析法是指确定影响因素、测量其影响程度、查明指标变动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两种方法。即将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额相加,其代数和应等于分析对象。从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程序和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因素分析法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要按照影响因素同综合性经济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影响因素;计算过程的假设性及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因素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也称因素替换法,它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分析对象——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在于,当有若干因素对分析对象产生影响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总之,因素分析法是指确定影响因素、测量其影响程度、查明指标变动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两种方法。

(一)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是指确定影响因素,并按照一定的替换顺序逐个因素替换,计算出各个因素对综合性经济指标变动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为正确理解连环替代法,首先应明确连环替代法的一般程序或步骤。

1.确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方法,通常是用指标分解法,即将经济指标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分解或扩展,从而得出影响因素与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式,如对于总资产报酬率指标,要确定它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按下式进行分解: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销售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销售净额)

=(总产值/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净额/总产值)×(息税前利润/销售净额)

=总资产产值×产品销售率×销售利润率

分析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既说明哪些因素影响分析指标,又说明这些因素与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及顺序。如上式中影响总资产报酬率的有总资产产值、产品销售率和销售利润率三个因素,它们都与总资产报酬率成正比例关系。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总资产产值在先,其次是产品销售率,最后是销售利润率。

2.根据分析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值列出两个关系式,或指标体系,确定分析对象。如对于总资产报酬率,两个指标体系是:

基期总资产报酬率=基期总资产产值×基期产品销售率×基期销售利润率

实际总资产报酬率=实际总资产产值×实际产品销售率×实际销售利润率

3.连环顺序替代,计算替代结果。所谓连环顺序替代就是以基期指标体系为计算基础,用实际指标体系中每一个因素的实际数顺序替代其相应的基期数,每次替代一个因素,替代后的因素被保留下来。计算替代结果,就是在每次替代后,按关系式计算其结果。有几个因素就替代几次,并相应确定计算结果。

4.比较各因素的替代结果,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比较替代结果是连环进行的,即将每次替代计算的结果与这一因素被替代前的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的差额就是替代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

5.检查分析结果。即将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额相加,其代数和应等于分析对象。如果两者相等,说明分析结果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等,则说明分析结果一定是错误的。

【例1-1】某企业2012年和2013年有关某材料费用、产品产量、材料单耗和材料单价资料如下表:

表1-1 某企业相关资料

连环替代法的应用步骤如下:

1.指标分解

材料费用=产品产量×材料单耗×材料单价

2.建立指标体系

实际指标体系:实际材料费用=110×7×6=4620

基期指标体系:基期材料费用=100×8×5=4000

分析对象:4620-4000=620(www.xing528.com)

3.连环顺序替代,计算替代结果

基期材料费用=100×8×5=4000

替代第一因素:110×8×5=4400

替代第二因素:110×7×5=3850

替代第三因素:110×7×6=4620

4.比较各因素的替代结果

产品产量的影响:4400-4000=400

材料单耗的影响:3850-4400=-550

材料单价的影响:4620-3850=770

5.最后检验分析结果

材料费用总体影响:400-550+770=620

根据上述测算可得出如下评价:2013年材料费用比2012年材料费用增加620元,一是因为2013年比2012年多生产了10件产品,使材料费用增加400元,但材料单耗每件下降1元,又使材料费用下降了550元,材料单价的上升使材料费用上升了770元,综合上述三种因素的影响,使材料费用上升了620元。因此,今后的努力方向应是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二)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种简化形式,它的计算程序是:第一步,计算各个因素的差额;第二步,如果影响因素是两个,即以第一个因素的差额乘以第二个因素的上年数(或计划数等其他数值),求出第一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以第二个因素的差额乘以第一个因素的本年数(或实际数等其他数值),求出第二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第三步,汇总各个因素对经济性综合指标差异数的影响数。

从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程序和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因素分析法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要按照影响因素同综合性经济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影响因素;计算过程的假设性及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沿用上例,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产量变动影响成本数=(实际产量-基期产量)×基期单耗×基期单价=(110-100)×8×5=400

由于产量的增加,使原材料费用增加了400元。

2.单耗变动影响成本数=实际产量×(实际单耗-基期单耗)×基期单价=110×(7-8)×5=-550

由于单耗的降低,使原材料费用减少了550元。

3.单价变动影响成本数=实际产量×实际单耗×(实际单价-基期单价)=110×7×(6-5)=770

即由于材料单价上升,使原材料费用增加了770元。

将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值相加:400-550+770=620(元)

即为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使这种原材料费用比基期超支了620元。

总体来说,这四种分析方法基本属于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发展至今已经较为成熟,这些方法中以系统化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为主体,侧重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做出分析与评价。当然,各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运用上,应将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在财务数据的基础上更多地结合其他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挖掘财务比率背后的企业财务状况的实际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