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跟踪分析与控制方案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跟踪分析与控制方案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44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偏差对比2.进度跟踪、分析及控制措施在项目实施阶段,进度跟踪、分析及控制程序将实际进度完成情况与计划对比后,对进度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偏差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去解决,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跟踪分析与控制方案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跟踪分析主要包括实际进度信息的收集和施工进度的跟踪控制;实际进度信息的收集可以采用现场实时监控、动态更新实际进度等进度信息的采集;跟踪、分析、控制施工进度是在项目实施阶段,需要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对比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偏差和问题(可采用进度曲线对比、模型颜色对比等工具),进行进度情况分析(包括里程碑控制点分析、关键线路分析及工程量进度与时间进度对比等),从而帮助施工管理者实时掌握工程量的计划完工比例,在发生严重偏差时发出预警,并采取调整项目的局部目标、改变关键线路上的资源配置等控制措施去进行纠偏(图6-37)。

978-7-111-57480-4-Chapter06-41.jpg

图6-37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跟踪、分析、控制

1.实际进度信息的收集

无论是4D模型还是5D模型,都应该在项目开始动工前完成整体模型建模,以便于提前分析施工难度,准备施工材料、机具、资金等,在充分满足进度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源投入,保证流动资金最大化。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进度超前或滞后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就需要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实时纠偏。

(1)现场自动监控(3D扫描对比、视频监控)。现场实际施工进度与数字化模型之间对比的可视化实现,一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完成。一是通过3D扫描仪将现场实际完成的工作内容扫描PC端,通过3D扫描仪PC端软件将扫描内容生成点云数据,并导入3D模型到软件中即可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点云数据同样可以导入到revit软件或navis-works软件中进行对比,在navisworks软件中可以进行4D模型与现场实际施工模型的进度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后续进行资源调配,对施工进度进行纠偏。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3D扫描仪扫描实体与3D模型进行对比的操作过程(图6-38~图6-43)。

978-7-111-57480-4-Chapter06-42.jpg

图6-38 三维激光扫描

978-7-111-57480-4-Chapter06-43.jpg

图6-39 在点云数据模型上建立特征面

978-7-111-57480-4-Chapter06-44.jpg

图6-40 导入revit模型

978-7-111-57480-4-Chapter06-45.jpg

图6-41 在revit模型上建立对应的特征面

978-7-111-57480-4-Chapter06-46.jpg

图6-42 通过面对齐的方式将两个模型形成对比

978-7-111-57480-4-Chapter06-47.jpg

图6-43 生成对比报告

(2)人工采集(4D施工模拟对比分析)。第二种进度分析方法是人工采集现场实际进度信息,并手动输出实际完成的工作量,主要是应用Navisworks软件进行操作,在Navis-works软件中运行BIM模型,相应的3D模型上会根据时间点的差异产生颜色区分,通过可视化效果展示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偏差,使管理者能够清晰地判断实际进度偏差,方便项目参建各方清晰地了解项目进度情况,也为施工单位提供了施工进度的组织安排依据,方便过程中的进度核查,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建设任务(图6-44)。

978-7-111-57480-4-Chapter06-48.jpg

图6-44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偏差对比

2.进度跟踪、分析及控制措施(www.xing528.com)

在项目实施阶段,进度跟踪、分析及控制程序将实际进度完成情况与计划对比后,对进度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偏差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去解决,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实施阶段主要包括跟踪、分析和控制三项工作。根据具体工作的施工进度,安排专人及时将实际进度录入Navisworks,检查项目实际进度与原计划进度之间的信息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并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从而保证项目的总体工期目标。

(1)项目进度跟踪。在项目实施阶段,根据各工序进度具体情况,需要向Navisworks软件内Timeliner中定期输入作业实际开始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并利用Timeliner时间轴功能和渲染功能对项目进行4D动态监控和进度预警(图6-45~图6-47)。

978-7-111-57480-4-Chapter06-49.jpg

图6-45 打开BIM4D模型

978-7-111-57480-4-Chapter06-50.jpg

图6-46 输入各项任务实际开始和实际结束时间

978-7-111-57480-4-Chapter06-51.jpg

图6-47 施工模拟模型上通过颜色变化显示施工进度偏差

同时,将进度的实际工期、各种资源的实际消耗量等对比信息及时上传至BIM综合管理平台,按预先设定的不同颜色显示如下:正常为绿色、延迟为红色、超前为黄色、拆除为蓝色、完工为白色(图6-48)。

978-7-111-57480-4-Chapter06-52.jpg

图6-48 BIM综合管理平台中显示进度对比情况

在进度跟踪过程中,可能需要添加新施工任务或删除不必要的任务,因此,定期更新实际进度并将其与目标进度计划进行比较是进度跟踪的关键。通过有效跟踪,可以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参照预算监控项目费用,及时获得实际工期和费用,以便及时调整。

(2)项目进度偏差与原因分析。工程实施阶段,通过跟踪对比目标进度与实际进度,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及时进行纠偏,以实现进度管理目标。

1)项目进度情况分析。项目定期开展进度情况分析会议,主要针对实际进度与目标进度对比中发现的滞后任务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关键线路或关键节点上的进度滞后任务,为后续制定不同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图6-49)。

978-7-111-57480-4-Chapter06-53.jpg

图6-49 基于BIM技术的进度偏差分析

如图6-49所示,通过分析及计算得知,该项目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支撑梁施工进度滞后较为严重(滞后10天),且该任务为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其余工序施工进度均正常。

2)资源情况分析。资源情况分析主要是通过计算实际工期、实际消耗资源数量(主要从人员、材料、机械的投入数量)等进度信息,分析目前资源是否存在分配过度或分配不足的现象。在BIM进度管理平台中,通过系统中提供的资源剖析表、资源直方图或资源曲线进行资源分配情况分析,本项目中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主要施工机械、施工材料均能满足计划要求,人工投入不足是本施工阶段滞后的主要原因,具体情况如图6-50所示。

978-7-111-57480-4-Chapter06-54.jpg

图6-50 资源情况分析报告

(3)采取纠偏措施与进度调整。通过实际进度与项目目标进度间的对比分析,可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将其在BIM综合管理平台及时展现,使项目各参与方直接在BIM综合管理平台中提取所需信息,及时发布各自对项目进度的要求因素,并将这些信息直接记录在BIM综合管理平台中,达到各参与者的协同作业,使项目施工进度能够进行动态纠偏,最终实现目标进度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