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比较优势理论:探析国际贸易的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探析国际贸易的基础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大致相同。“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都认为,生产技术的差异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探析国际贸易的基础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在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大致相同。“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大卫·李嘉图认为,关于国际分工的具体原则,应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简单来说,就是每个国家在进行生产或是出口的时候应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的时候可以选择比较劣势的产品。

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式下,甲国生产任何一种产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甲国就处于绝对优势状态,而乙国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的劣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甲国也不需要针对所有产品进行生产,而乙国也是如此,不需要把所有产品进行停产。之所以这么说的具体原因是,就两国的生产成本间的差距来说,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甲乙两国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于各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集中地进行生产,也就是说,甲国可以集中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进行生产,乙国可以集中本国劣势最小的产品进行生产。通过适当的分工和交换,贸易双方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社会劳动时间,又可以使得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同时还能够让产品消费有所增加,最终使福利水平得以提高。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分别是A国和B国,那么他们又各自拥有90个劳动力,用来生产大米小麦两种产品。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力全部用来生产大米,A国可生产30吨,B国可生产45吨。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力都用来生产小麦,A国可生产15吨,B国可生产90吨。两国的生产可能性如表1-4所示。

表1-4 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www.xing528.com)

在进行分工之前,假设两国将自己的劳动资源进行如下详细的分配:A国用30个劳动力生产10吨大米,用剩余的60个劳动力生产10吨小麦;B国用20个劳动力生产10吨大米,用剩余的70个劳动力生产70吨小麦。分工前两国生产与消费情况如表1-5所示。

表1-5 分工前A国和B国的生产与消费状况

从表1-4能够清晰地看出,B国在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上均比A国要高,因此,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尤其是在生产小麦上优势相对来说较大。而对于A国来说,情况正好恰恰相反,A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相对而言,在生产大米上劣势是较小的。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得知,两国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分工,A国应集中生产大米,B国应集中生产小麦。分工后,A国生产30吨大米,B国生产90吨小麦。然后两国按照1吨大米换1吨小麦的国际交换价格进行商品贸易。假设B国用12吨小麦换回12吨大米;A国用12吨大米换回12吨小麦。分工之后,两国的生产与消费状况如表1-6所示。

表1-6 分工后A国和B国的生产与消费状况

将两国分工前与分工后的生产和消费状况进行一个详细的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投入劳动量不变的情况下,分工后两国的总产量比分工前明显地增加了10吨大米和10吨小麦。A国分工后比分工前多消费8吨大米和2吨小麦,B国分工后比分工前多消费2吨大米与8吨小麦。总而言之,两国的消费水平都比分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分工和贸易使得两国都有所获益。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都认为,生产技术的差异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只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理论唯一存在区别的就是,绝对优势理论在生产技术方面强调的是绝对差异,而比较优势理论在生产技术方面强调的是相对差异。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有可能都不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一般来说,总会在一些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就这一点来说,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范围比绝对优势理论要相对广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