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探析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探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罗·克鲁格曼将规模报酬理论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学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这一理论的提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品的“双向贸易”做出了较好的解释。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费农于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探析

(1) 规模经济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都假设产品生产规模报酬不变,而规模经济理论(Economy of Scale Theory)认为这种假设是不正确的,相反,规模经济在当前许多行业中非常普遍。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产量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产量的增加,固定成本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的,新增产量将共同分担固定成本,从而产品的单位成本会不断降低。保罗·克鲁格曼(P. R. Krugman)将规模报酬理论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学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该理论认为在两国资源禀赋与消费者偏好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只要存在报酬递增的规模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同样能产生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这一理论的提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品的“双向贸易”做出了较好的解释。

(2) 产业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P. R. Krubel)等人发现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产业内同类产品同时大量进口与出口,进而根据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结构将国际贸易分为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是指两国间进行的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产业内贸易则是同一产业产品在具有相同或相似生产要素禀赋的两国间进出口。同时,产业内贸易具有同类产品交换、进出口双向流动、产品多样化与生产要素投入近似的产品消费可替代等特点。根据格鲁贝尔的分析,同一产业的产品可以分为价格、品质与效用上基本相同的同质产品和商标、性能、质量等存在差异的异质产品,同质产品贸易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运输或季节性生产的差异,而异质性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3) 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y Gap Theory),又称技术间隔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u. Posner)提出的,经格鲁贝尔等人进一步发展形成。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各国技术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距,经济领先的国家有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垄断地位。技术领先的国家或地区在发明一种新产品或新工艺时,其他国家尚未掌握这项技术,因而产生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新产品问世并伴随国际贸易流向其他国家,而消费者在认识其价值并产生需求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为需求时滞。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与技术的国外扩散,模仿者通过专利权转让、技术合作等多种途径开始逐渐学习并掌握这项新技术,即为模仿时滞。最终,模仿国将会全部掌握这项新技术,国际间技术差距逐步缩小,直至消失。

(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www.xing528.com)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费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费农将参与贸易的国家分为技术知识与资本充裕型的技术创新国、资本充裕型的工业发达国家与劳动力充裕型的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将产品按技术创新角度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与标准化阶段三个生命周期,不同生命周期所需的相对投入各不相同。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不同,在产品不同阶段具有的比较优势也不同,从而使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在新产品创新阶段,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与先进技术,技术创新国家先进的技术与资本优势更有条件承担新产品的开发,因而在这一阶段具有比较优势,并率先在国内市场进行生产销售,以满足高收入阶层的需求;在产品成熟阶段,技术创新国生产技术与消费认知都趋于成熟,国外需求与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新进入厂商投入大量的资本以扩大生产和销售,此时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为资本密集型,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在此阶段发挥优势,成为主要的生产贸易国;在产品标准化阶段,生产设备更加完备,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技术与资本重要性下降,产品由资本密集型转为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也转移到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

(5) 需求相似理论

需求相似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 B. Linder)于1961年在《贸易和转移支付》一书中提出,H - O理论适宜于解释初级产品的贸易,但对制成品,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解释力度较弱。需求相似理论主要包括三点内容:① 国内需求条件决定一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国内需求是产品发明与创新的动力来源,厂商对国内市场更为熟知与看中,出口是产品在国内市场立足并发展成熟之后的延伸;② 需求结构与偏好相似程度决定工业品贸易量,两国需求结构与偏好越相似,贸易量就越大;③ 国民收入水平决定了需求偏好与需求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消费偏好与结构也较为接近,产品的适应性就越强,国家间的贸易可能性就越大。

(6)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迅速崛起,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下滑,国际竞争优势减弱,对外贸易逆差国际收支赤字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经过一系列研究,分别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及宏观国家3个层面系统论述了竞争问题,进而提出竞争优势理论。一国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和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微观企业进行生产的目的就要通过各种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实现最终产品增值,而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来源于战略制定、技术创新、优化质量等方面;中观竞争机制强调产业、区域的作用,企业价值的实现除自身内部要素外,也需要前后向关联及相关产业的辅助以及各区域有效联结的产业发展空间;宏观层面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并不是企业与产业竞争优势的简单加总,而是取决于一国的宏观竞争机制,这种竞争机制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1)生产要素;(2)需要状况;(3)相关及支持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此外还包括机遇和政府两个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