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荣格的原型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荣格的原型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3年,荣格因与弗洛伊德见解不合而与之中断关系,并创立了自己的理论派系。“集体无意识”学说是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的发展。因此,荣格认为,原型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诸如此类的例子,而且可以解释弗雷泽发现的神话和祭祀仪式的相似性,因为神话是从原型这种普遍模式中产生的。正是通过解释和揭示原型与神话以及神话与艺术的关系,荣格把他的原型理论扩展到文艺领域。

荣格的原型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卡尔·荣格(1875—1961),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少年时代生活孤独,喜爱哲学。先在巴塞尔大学学习医学,后去巴黎学习精神病学;1902年获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后在该校任精神病医师。1933至1941年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43年起任巴塞尔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论》(1912)、《无意识心理》(1916)、《分析心理学文集》(1916)、《心理类型》(1923)、《心理学与宗教》(1938)、《心理学与炼金术》(1952)等。

荣格在早期临床实践中,创立了“词语联想”测验法。他使用这种方法去寻找和分析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隐情,发现了许多精神病患者存在着由性内容引起并被排除在意识之外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情结”概念。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荣格曾追随弗洛伊德5年。1913年,荣格因与弗洛伊德见解不合而与之中断关系,并创立了自己的理论派系。由于荣格比较热衷于宗教和神话,他的理论和思想具有较强的超验性和神秘主义色彩。总体上说,荣格的理论仍然是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基础的,但他在许多基本概念和观点上对后者进行了重大的修正和发展。比如,他对无意识、力比多、自我等概念都作了新的解释。他的关于“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影响很大,而且早已成为一般的常识。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就他的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作一简要评述。

“集体无意识”学说是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的发展。虽然荣格也承认无意识这一概念,但却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是毫无理性的性本能冲动的观点。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荣格在临床实践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从神话以及他的病人的梦和幻想中,发现许多现象似乎源自原始社会的集体经验而不是个人的经验,因此他相信所有的人不仅都有着“个人无意识”,而且也都具有一种“集体无意识”,于是他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加以拓展,将它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所谓“集体无意识”,用荣格的话来说,是“并非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即由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这些就是各种神话般的联想——那些不用历史的传说或迁移就能够在每一个时代和地方重新发生的动机和意象”[1]。换句话说,“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既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是生来就有的”[2]。这是一个保存在整个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罗伯特·戴维斯和罗纳德·施莱弗认为:“集体无意识既属于人类,(在意识层次之下)也属于个人,包含‘原型’,或曰人类经验的基本模式和形式,如‘母亲’、‘再生’、‘精灵’、‘骗子’。”[3]

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根据荣格的解释,原型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普遍意象”[4],是在人类最原始阶段形成的。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尽管这种理论显得有些神秘,但荣格觉得没有其他方法能够说明为什么那些处于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中的个人的头脑中会存在或出现相似甚至几乎完全相同的意象和模式。譬如,荣格注意到,在一个新教牧师的梦中和在非洲部落的传说中都把水当作是无意识的象征。另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就是荣格在1906年治疗了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向荣格叙述了他的幻觉,其中包含着一些奇怪的象征图形。而人们直到1910年才首次在写在古希腊纸莎草纸上的文稿中译解出一些相似的象征图形来。因此,荣格认为,原型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诸如此类的例子,而且可以解释弗雷泽发现的神话和祭祀仪式的相似性,因为神话是从原型这种普遍模式中产生的。

正是通过解释和揭示原型与神话以及神话与艺术的关系,荣格把他的原型理论扩展到文艺领域。荣格认为,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形象,然后在不同的时代通过艺术在无意识中激活转变为艺术形象。这些原始意象即原型之所以能够遗传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这个载体,因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出现在艺术作品和诗歌中;也正是因为如此,荣格说,在文艺作品中,“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5]

在文艺研究中,荣格不同意文学艺术即幻想的观点,不赞成把治疗精神病的精神分析方法直接运用于文艺研究。因此,弗洛伊德从“个人无意识”的角度去解释文艺现象,而荣格则用“集体无意识”理论去解释。荣格认为文艺作品是一个“自主情结”,其创作过程并不完全受作者自觉意识的控制,而常常受到一种沉淀在作者无意识深处的集体心理经验的影响,这种集体心理经验就是“集体无意识”。虽然读者不能直接在文艺作品中发现集体无意识,但却能通过在神话、图腾和梦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发现它的存在与意义。因此,批评家可以通过分析在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或象征,重新构建出这种原始意象,进而发现人类精神的共相,揭示艺术的本质。

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一样,荣格以“集体无意识”学说为核心的心理学理论对文学研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早运用荣格心理学理论的是莫德·博德金(1875—1967)。她在1934年发表的《诗歌中的原型模式》中便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及原型理论运用于诗歌研究,从诗歌中某些反复出现的意象、象征和场景中发掘出由来已久的原始意义。比如,博德金在此书中用了整整一章去讨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的《老水手》一诗,她认为这首诗的艺术效果在于它与《圣经》中约拿的故事同属一类,表现了“再生”这一原型。约拿不服从神命,乘船逃走,惹得海上风浪大作,被众人扔进大海,被一条大鱼吞入肚内三天三夜,而后他在鱼肚里向神呼救许愿,又被鱼吐出来抛在岸边获得“再生”。《老水手》的故事与此异曲同工——老水手也在海上航行,起初他充满仇恨与罪恶,杀死了一只信天翁,由此招致一连串的灾难,全船水手全部死亡,他也无力动弹,等待死亡,这时他明白了自己的罪过,便开始祈祷,于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把船推向岸边使他获得“再生”。(www.xing528.com)

[1] 荣格:《心理类型》,伦敦1924年版,第616页。

[2] 荣格:《卡尔·荣格主要著作选》,纽约1959年版,第287页。

[3] 戴维斯、施莱弗:《当代文学批评:文学和文化研究》,纽约1989年版,第278页。

[4] 荣格:《卡尔·荣格主要著作选》,纽约1959年版,第288页。

[5]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