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艾略特的非个人化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艾略特的非个人化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艾略特承继T·E·休姆的反浪漫主义立场,提出了著名的“非个人化”理论,为新批评派开辟了道路。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认为诗应当是非个人化的。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表现情感的,艾略特指出:“这种感情只活在诗里,而不存在于诗人的经历中。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艾略特的非个人化

T·S·艾略特(1888—1965)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之一。他生于美国,1906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新人文主义理论家欧文·白壁德,后又在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深造,1925年前在伦敦担任银行职员达8年之久,同时参加文学活动。1922年发表长诗《荒原》,并于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编过文学杂志《自我》、《标准》。在文学批评方面主要著作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玄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2—1933)等。在这些批评著作中,艾略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成为新批评派的开拓者之一。

艾略特曾写道:“现存的不朽作品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体系。由于新的(真正新的)艺术品加入到它们的行列中,这个完美体系就会发生一些修改。……尽管修改是微乎其微的。于是每件艺术品和整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比例、价值便得到了重新的调整;这就意味着旧事物和新事物之间取得了一致。”[1]这里,他明确提出了一种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观,而这种有机整体观的着眼点并不在个别作品,而是着眼于整个文学。这样,所有的文学作品在艾略特的心目中并不是某些个人写下的作品的总和,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家们的个别的作品只有放到这个有机整体中,只有与之产生紧密联系才会具有意义,才会确立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存在物,而是处在一种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新的作品不断地加入到这个有机整体中,引起了它的调整、适应和变化。文学批评就应当从作品与这个有机整体的相互关系中评价作品。

艾略特不仅把整个文学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也把每一个具体文学作品也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他认为,作品的各组成部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有机的组合。因此文学批评家在解释和评论作品时,对构成作品的每一个部分都应当与作品的整体相联系,这样才能获得准确和客观的解释。

强调文艺理论中的有机整体观点是西方学术的一个优良传统,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现当代西方文论,许多文艺理论家都从联系的观点分析文艺作品的内部构成,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艾略特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他不仅继承了西方文艺理论的这一优良传统,像许多西方文艺理论家一样,把每一具体文学作品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以极其开阔的视野审视文学,把从古到今的一切文学作品都看成是一个大体系,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显然是对传统的有机整体观点的一个重要发展。同时他又进一步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审视这一有机整体,使他的有机整体观充满了辩证法。

浪漫主义文学批评把表现情感、张扬个性作为立足点展开文学批评。艾略特承继T·E·休姆的反浪漫主义立场,提出了著名的“非个人化”理论,为新批评派开辟了道路。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认为诗(包括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应当是非个人化的。他针对浪漫主义张扬感情和个性的观点,明确指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2]

首先,他把文学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认为任何一位文学家都不会具有完全的意义,只有把他放在与前人之间的比较、对照之中,我们才能获得对他的客观评价。把文学家放在文学史的长河中考察,那么就可以看到文学传统具有强大的影响,每一个文学家的创作必定会受到它的深刻影响,当然他的作品也会对文学传统产生作用,然而这是极其微小的。正是这种历史的意识使一个作家面对传统时意识到自己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正因为这样,文学家就不应当处处突出自己,而应当适应传统。也就是说他应当不断地使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传统,不断地放弃自己,作出自我牺牲,这样他才能前进。

其次,文学家应当消灭个性。在艾略特看来,文学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即使最个人的部分也就是他前辈文学家最足以使他们永垂不朽的地方。因此,只有消灭个性,艺术才能达到科学的地步。他曾用一个化学反应的比喻来说明诗人与他的作品之间的关系:把一条白金丝放到贮有氧气和二氧化硫的瓶子里,就会产生化学反应,这两种气体化合成硫酸,而白金丝却丝毫未受影响,新的化合物中也不含一点白金的成分。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心灵就是起到上述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白金丝的作用。没有诗人的心灵,诗歌就无法创作出来,然而诗人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以后,却并不包含诗人心灵的成分。正因为这样,所以文学家应当消灭个性,如果他只是“个人的”,那么他只能是一个下等的文学家。

再次,非个人化还应当逃避文学家个人的情感。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表现情感的,艾略特指出:“这种感情只活在诗里,而不存在于诗人的经历中。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3]浪漫主义批评注重的是艺术表现艺术家个人的情感,而艾略特则完全否定艺术的情感是个人的。他认为,诗人所未经验的感情与他所熟悉的感情一样可供他使用,他的任务是把寻常的感情化炼成诗,旨在表现实际感情根本没有的感觉。从根本上说,诗并不是感情,它之所以有价值也不在于感情的伟大与强烈,而在于艺术过程的强烈。

艾略特这一非个人化理论,一反从社会历史、道德、心理以及文学家个人方面解释作品的传统批评方法,一刀割断了文学家与作品的联系,要求文学批评把注意力只放到作品本身中去,文学批评家的兴趣应当从诗人转移到诗。在他看来,文学作品不是文学家个人情感的表现,文学家也不可能脱离文学传统真正具有个性。这样,他提出了一种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内在研究的崭新的文学批评观。

英国文学批评家米德尔顿·默里(1889—1958)曾提出要把批评家自己的“内心的声音”作为批评的标准,艾略特则认为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批评标准,并予以批驳。他指出,这样一种批评标准是主观随意的。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批评家就会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根本听不进别的声音。问题在于内心的声音本身就是无法规范、极其随意的,它或许会发出无休止的虚荣、恐惧和纵欲的吩咐,或许会促使你挤在10个人一节的车厢内去斯旺西看足球比赛。既然这样,内心的声音又如何能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呢?艾略特认为,批评是一种冷静的合作活动,“批评家如果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理由,就应当努力惩戒个人的偏见和怪癖”[4]。一味崇尚内心的声音就只会迁就这种个人的偏见和怪癖,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批评家。(www.xing528.com)

既然内心的声音是与规范、原则互相抵触的,因而它不能成为批评的客观标准。艾略特于是就把自己的目光转向文学传统,他从文学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文学有机整体性的原则出发,提出批评的标准应当是“外部权威”,即文学传统。这也就是他所谓的古典主义的批评原则。

把外部权威即文学传统作为批评的标准,那么在批评文学作品时,首先就应当审视它是否遵循传统,对传统表示忠顺,甚至为它作出牺牲。批评家有权利要求文学家关心文学的完整性,承认自身以外的无可争辩的精神权威——传统的存在。其次,批评要以事实为基础。艾略特曾提出真正有效的批评是和作家创作活动结合的那种批评,原因就在于作为批评家,“他在和他所掌握的事实打交道,而且他还能够帮助我们这样做”[5]。有高度的事实感,这是批评家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只有这样,在从事批评时,批评家才能使读者掌握他们容易忽视的事实。也只有这样,批评家对作品的解释才能成为真正合法的解释。不论是文学传统还是外部事实,它们都不是来自批评家的内心的声音,而是作为一种外部权威规范着文学批评,使之有了评价作品优劣的尺度。艾略特对于文学批评标准的看法明显带有古典主义色彩,但对于纠正内心的声音的批评标准,对于纠正仅仅从政治、经济、个人传记等非文学性标准出发评判文学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重要观点之外,艾略特还有不少理论观点也值得我们重视。例如,他在《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情感表达应有“客观对应物”的观点。他认为,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要表达某种情感的唯一方式就是寻找一种客观对应物。一组事物、一连串的事件等等都可以成为这样一种客观对应物。艺术家借助于作品结构使情感获得了客观化,批评家也就能够根据这种客观化了的对象形态作出自己的解释和评价。又如,艾略特通过对17世纪初英国玄学派诗人的再评价,提出了文学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观点。在文学史上,玄学派诗人地位一直很低,艾略特则为之翻案,认为玄学派诗人的作品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感性与理性密切结合在一起,在他们的诗歌中,一种思想同时也就是一种经验。玄学派诗人也思考,“但是他们并不直接感觉到他们的思想,像他们感觉一朵玫瑰花的香味那样。一个思想对于多恩来说就是一种感受;这个思想改变着他的情感”[6]。而这样一种优点自17世纪以来逐渐丧失了。艾略特的这个观点对后来新批评派产生了很大影响,新批评派甚至把玄学派诗歌奉为英诗的最高峰。

艾略特的上述一系列理论观点深刻地启发了新批评派,不过,后来的许多新批评派理论家与他仍存在一些重要分歧。例如,兰色姆认为艾略特的理论具有浓厚的心理主义气味,并批评他分析玄学派诗人却几乎不从语言分析入手,因此不能说透问题。温特斯则对非个人化理论颇有微词,认为这会把诗人当成了一部自动机器。

[1]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2]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3]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4] 艾略特:《批评的功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6、74页。

[5] 艾略特:《批评的功能》,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6、74页。

[6] 艾略特:《玄学派诗人》,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