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的精神分析批评概念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的精神分析批评概念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格地说,精神分析学与精神分析批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分析学原本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准确地说,它只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精神分析批评则是把精神分析学等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因此,人们常常把精神分析学与弗洛伊德主义混为一谈。在文学研究中,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家主要根据这些理论或概念进行批评实践。这后一种批评模式以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为代表。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的精神分析批评概念

严格地说,精神分析学与精神分析批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神分析学原本属于心理学范畴,准确地说,它只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精神分析批评则是把精神分析学等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但令人感到十分有趣的是,从20世纪上半叶起,精神分析学在心理学界的影响远不如它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因而在今天的文学批评界,这两个术语常常被混用。

精神分析学是与弗洛伊德这个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而且因为它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主义。因此,人们常常把精神分析学与弗洛伊德主义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弗洛伊德主义是以弗洛伊德本人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心、包括其弟子对他的理论所作的阐释在内的一种理论体系;而精神分析学的范围则要广得多,它不仅包括弗洛伊德的学说,而且包括其他精神分析学家(如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等)的理论和观点,甚至还包括一些从事精神分析批评实践的文艺美学家(如拉康、霍兰德等)的观点。

精神分析学根据其自身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以弗洛伊德理论为核心的传统(或经典)精神分析学和经过埃里希·弗洛姆、埃里克·埃里克森(1902—1994)等人重新阐释过的新精神分析学。传统精神分析学着重于人的生物性本能的一面,而新精神分析学在继承弗洛伊德学说的同时,强调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视社会文化为人格发展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精神分析批评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主要受到以下七个方面的启发和影响:一、无意识理论;二、力比多学说;三、关于伊德、自我和超我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四、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五、“俄狄浦斯情结”说;六、文学艺术与“白日梦”;七、艺术家精神病。(www.xing528.com)

在文学研究中,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家主要根据这些理论或概念进行批评实践。他们或者在作品中寻找象征,以窥探作者的无意识的创作动机,或者把文学作品的文本视为“病例”,通过分析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语言、行为模式等揭示作者的心理和无意识欲望。总之,他们试图挖掘和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蕴藏的美感经验、变态心理、无意识趋向等。

与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家不同的是,新精神分析批评家大都抛弃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性本能动因学说,注重人的社会性;他们借助其他哲学文学理论(如接受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来重新阐释精神分析学,并把这些理论与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然后应用于批评实践,于是产生了如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等批评模式。新精神分析批评注重探索读者的心理机制和阅读过程,注意研究文学文本的语言、形式结构及其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有助于对作家、作品及读者的分析和研究。

精神分析批评根据其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作者、读者、文本(包括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传统精神分析学主要属于第一类,它侧重研究作者的心理和创作活动,旨在揭示作者的创作过程、态度及心理状态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第二类以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为代表,它侧重研究读者的心理、阅读过程和反应,以解决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类精神分析批评主要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和结构方式去研究文本、语言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后一种批评模式以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为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