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简介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简介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利益论绝对利益论又称绝对成本说或绝对优势论,是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从地域分工的角度来论证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故也称地域分工说,具体内容反映在他的代表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一)绝对利益论的提出16~18世纪,伴随着西欧海外贸易的发展,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形成的前奏——重商主义产生并盛行一时。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简介

第一节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一、绝对利益论

绝对利益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或绝对优势论,是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从地域分工的角度来论证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故也称地域分工说,具体内容反映在他的代表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

(一)绝对利益论的提出

16~18世纪,伴随着西欧海外贸易的发展,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形成的前奏——重商主义产生并盛行一时。这一理论认为,金银是一国财富的真正代表,除了开采金银矿藏之外,对外贸易便是财富的源泉,并通过国家干预实行“少买多卖”(货币差额论)和“贱买贵卖”(贸易差额论),实现贸易出超和金银流入,从而增加该国的财富总量。从历史上看,重商主义的观点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一国实现货币资本的积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到了17世纪中叶,由于工业资本的迅速发展和地位的不断上升,局限于流通领域的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张不仅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不相符合,而且逐渐演变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此时,急需一个新的理论学说来取而代之,代表并服务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利益。正是在这种历史时代的呼唤下,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创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并提出了他的贸易利益学说。

亚当·斯密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1776年他出版了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 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该书集中地体现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所提出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博得了广大资产阶级的推崇和赞许。在对外贸易方面,他首先转变了传统的财富观念,批判了重商主义关于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源泉的错误论点,而后又提出了一切财富都源自于生产领域创造的观点;同时,他还批驳了重商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政策,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基本思想,这一政策主张的根本性转变也使亚当·斯密成为最先明确提出自由贸易思想的一位经济学家。

(二)绝对利益论的主要内容

1.对外贸易产生的原因

亚当·斯密认为,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使用价值角度来看,通过国与国之间的交换实现互通有无,将本国的剩余产品输出,换取本国生产数量不足或不能生产的产品,从而两国均能够满足各自的需要;其二,从价值角度来看,商品的价格是由劳动形成的价值所决定的,由于各国拥有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尽相同,同一商品的价值及价格表现有着高低之分,当本国生产的一些商品在价格上比外国更便宜时,就可以通过商品输出获得较高的价格,再去换回外国比本国更为廉价的商品,由此,或者可以节约本国劳动力的耗费,或者可以增加商品总量。那么,如何来判断一国某种商品是否比外国更便宜呢?斯密认为衡量的标准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一国可以将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与外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进行比较,然后确定一种商品究竟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外国进口。关于这一点,可用以下的举例加以说明。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均生产呢绒和酒,但由于两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不同,因而生产同量呢绒和酒的生产成本就表现出差异。若英国用100人劳动1年和120人劳动1年分别生产1单位呢绒和l单位酒,而葡萄牙则分别需要110人劳动1年和80人劳动1年,如表3-1所示。

表3-1 英国和葡萄牙的绝对成本差异

img3

从表3-1中可以看出,生产同量的呢绒,英国的绝对生产成本要比葡萄牙低;而生产同量的酒,葡萄牙的绝对生产成本要比英国低。也就是说,英国在呢绒生产方面保持绝对优势,拥有绝对利益,而葡萄牙则在酒生产方面保持绝对优势,拥有绝对利益。按照斯密的国际贸易分工学说,英国和葡萄牙分别应该根据自己最有利的生产条件安排生产,而后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交换,即由英国生产和出口呢绒、进口酒;而葡萄牙则刚好相反,生产和出口酒、进口呢绒。由此,两国之间发生了呢绒和酒的贸易行为,并且都能从中得到贸易利益。

2.国际贸易的利益

根据斯密的绝对利益论,国际贸易的直接利益表现为劳动生产率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劳动时间的节约等方面,这一结论可从上述举例的进一步分析中得到证实。

首先,如果两国社会劳动投入量不变,按照上述分工,英国用220人劳动1年可生产出2.2单位呢绒,而葡萄牙用190人劳动1年可生产出2.375单位的酒,显然,同量的劳动投入,但两种产品的总产量都增加了,这便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表现。

其次,假定英国出口50%的呢绒与葡萄牙的酒相交换,且交换的比例设为1∶1,那么,通过两国间的国际贸易,英国对呢绒和酒的消费量均为1.1单位,比分工和贸易前都增加了0.1单位;而葡萄牙对呢绒和酒的消费量分别为1.1单位和1.275单位,比分工和贸易前增加了0.1单位的呢绒和0.275单位的酒,由此,两国的消费和福利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再次,在进行国际分工前,英、葡两国共以410人(英220人、葡190人)劳动1年生产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两国实行国际分工后,英国专门生产呢绒,由200人劳动1年就可生产出2单位的呢绒;而葡萄牙专门生产酒,由160人劳动1年即可生产出2单位的酒,两国都能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具体地说,如果两国维持分工前的消费水平不变,呢绒和酒的交换比例为1∶1,英国1年只需投入200人劳动,其中用100人生产的1单位呢绒与葡萄牙交换自己需要的l单位酒,比自己同时生产呢绒和酒节约了20人1年的劳动。而葡萄牙1年也只要投入160人劳动,其中以80人生产的1单位酒从英国换回自己需要的1单位呢绒,比自己同时生产酒和呢绒节约了30人1年的劳动。

综上所述,按照亚当·斯密绝对利益论的基本观点,以各国间绝对成本的差异为基础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将会使各国都能发挥出生产中的绝对优势,并且获得贸易利益即绝对利益。

二、比较利益论

比较利益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习惯上又称比较成本说或比较优势论,它是对亚当·斯密绝对利益论的修正、补充和发展,是大卫·李嘉图经济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这一理论的具体内容集中地反映在他的代表性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

(一)比较利益论的提出

由于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论以每一国家都会在某些产品的生产方面拥有绝对低的生产成本优势为先决条件,因此,这一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得十分明显。按此观点,当一国不具有绝对生产成本优势时,贸易将不会发生,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些国家即使没有任何绝对成本优势,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依旧会发生。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成者、19世纪初英国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于1817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方面,李嘉图针对斯密绝对利益论的缺陷,并依据这一理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比较利益论,充分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并不完全局限于各国间的绝对成本差异,如果各国间的产品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就会出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活动,并从中获取国际贸易利益,即比较利益。据此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所有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会同所有产品都处绝对劣势的国家进行贸易活动的经济现象。

(二)比较利益论的主要内容

1.比较成本的概念

所谓比较成本,是指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的相对比例。为便于理解,不妨举例如下。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同时生产酒和呢绒,鉴于两国在生产条件方面存在的差异,两国生产同量酒和呢绒的生产成本就必然不同。英国生产1单位呢绒和1单位酒分别需要100人劳动1年和120人劳动1年,而葡萄牙分别只需90人劳动1年和80人劳动1年,如表3-2所示。

表3-2 英国和葡萄牙的比较成本差异

img4

李嘉图认为,尽管英国生产呢绒和酒的成本都比葡萄牙高,处于绝对劣势地位,而葡萄牙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成本都比英国低,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从比较成本的角度来看,两国都存在着相对优势。从表3-2可以看出,在呢绒生产方面,英国和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之比为100/90=1.1;在酒生产方面,英国和葡萄牙的生产成本之比为120/80=1.5。这种在国与国之间进行的生产成本比较就是比较成本,或称作相对成本。

2.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在一国完全缺乏绝对成本优势的条件下,国与国之间仍有分工、贸易的可能和必要。从上例可以看出,英国生产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均处于劣势,而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都拥有绝对优势,但这决不意味着英国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给葡萄牙,同样也不意味着葡萄牙就不必向英国购买任何东西。

通过上述比较成本概念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异并不等同于绝对成本的差异。李嘉图基于这一点指出,各国并不一定要生产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出成本比较低或相对低的产品。也就是说,进行国际贸易分工与国与国之间商品生产成本的绝对高低并无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国与国之间只要存在比较成本的差异,就可据此进行国际贸易分工,并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这也就是所谓的“两优择其重、两劣取其轻”。在本例中,英国的呢绒生产成本是葡萄牙的1.1倍,而酒的生产成本为葡萄牙的1.5倍,这表明英国生产呢绒的成本要相对低一些,即在生产呢绒上具有相对优势或比较优势;而葡萄牙在酒的生产方面成本相对更低,即酒的生产在葡萄牙具有相对优势或比较优势。这样,英国就应放弃生产劣势比葡萄牙多的酒,而去专门生产呢绒,并向葡萄牙出口呢绒以换取葡萄牙生产的酒;葡萄牙则应放弃生产优势比英国少的呢绒,而专门生产酒,并向英国出口以换取英国的呢绒。

3.贸易利益

在李嘉图的绝对利益论中,国与国之间依据“两优择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理来进行国际贸易分工安排,将会对分工和贸易各方都有利。具体来说,建立在比较成本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分工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出量。在国际分工前,英、葡两国经过390人劳动1年(英220人、葡170人),共生产出2单位呢绒和2单位酒。在国际分工之后,英国专门生产呢绒,用220人劳动1年可生产出2.2单位的呢绒,葡萄牙专门生产酒,用170人劳动1年,共可生产出2.125单位的酒,于是,两种产品的总产量分别比分工前增加了0.2单位和0.125单位,这表明分工后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

其次,由于总产出量的增加,并经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各国国内的消费水平也将提高。设英、葡两国间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为1∶1,再假定英国用一半呢绒去交换葡萄牙的酒,那么,英国对呢绒和酒的消费量均可达到1.1单位,分别比贸易分工前增加0.1单位,而葡萄牙对呢绒的消费量也可达到1.1单位,对酒的消费量则提高到1.025单位,分别比贸易前增加0.1单位和0.025单位。

再次,在英国和葡萄牙两国对呢绒和酒的消费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两国均能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假定两国间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仍为1∶1,在进行国际分工后,英国只需用200人去生产2单位呢绒,其中1单位呢绒将与葡萄牙的酒相交换,换回自己所需要的1单位酒,显然要比自己同时生产两种产品节省20人1年的劳动;而葡萄牙也只需要用160人生产出2单位酒,其中1单位酒与英国的1单位呢绒相交换,换回自己所需要的1单位呢绒,这比自己同时生产两种产品节约了10人1年的劳动。

总之,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各国绝对成本的差别并非是决定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唯一基础,只要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存在着成本的相对差别或比较优势差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有可能会发生。

李嘉图比较利益论的创立,标志着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自比较利益论创立后的100多年中,这一理论一直被西方国际经济学界奉为经典,该理论为其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在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当今学术界和理论界开展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且,比较利益论更为贴切地反映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一般原则和规律,就其本身而言,的确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还需注意到,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无论是在分析方法上还是在理论内容上也都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分析方法上的局限性;忽略了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三、要素禀赋论

(一)要素禀赋论的提出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是以各国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存在差异作为理论分析的基本前提。但是,如果考虑到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相同,即同一要素的同量投入在两国所获得的产出量是相等的,那么,比较成本的差异是否会出现?如果存在的话,又是怎样形成的?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的研究,要素禀赋论(Factor of Production Endowment)便问世了。(www.xing528.com)

要素禀赋论也称资源禀赋论,是瑞典籍经济学家贝蒂尔·俄林(B.Ohlin,1899~1982)国际贸易学说的核心,这一理论以对多种生产要素的分析取代了李嘉图对单一生产要素的分析,并从地区间贸易推至国际贸易,其主要内容反映在1933年出版、1967年修订的论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The Problem of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中。要素禀赋论的创立标志着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新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并与李嘉图模式一起被列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两大基本模式。由于在理论上承袭了他的老师伊莱·赫克歇尔(E.L.Heckscher,1879~1952)的基本观点,因此,要素禀赋论又称作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 Model)。

(二)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

1.要素禀赋的含义

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或对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俄林认为,产品的成本应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来计算,产品成本应该用货币来表示,产品生产不仅包括劳动要素,而且还包括资本、土地等多种要素,古典模式分析中将产品成本仅从劳动要素角度来衡量不符合经济现实。为此,他从生产三要素理论出发,把生产要素归纳为劳动、资本和土地(包括耕地和自然资源),这样,有的国家在劳动要素方面比较充裕,有的国家则在资本要素方面比较丰富,也有的国家会在土地要素方面较为丰富,或者,也有一些国家可能在多项要素方面都较为充裕。

在现实经济中,受各国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经济、人口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不可能都一样,而且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与相对短缺在每个国家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俄林依据这种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状况将整个世界划分为若干个“大地区”和“次地区”,并认为还可逐级划分下去,生产要素类别分得越细,地区的范围也就划分得越小。

2.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指出,在各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即劳动生产率一样的条件下,比较成本的差异仍会出现,产生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的禀赋比率不同;另一个就是各种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也就是说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不同。

(1)要素禀赋比率分析。俄林认为,“贸易的直接原因总是:货物从外面用钱买进比在家里生产更便宜;反之亦然。……真正的是要表明什么是这种价格不平等的背景?更精确地说,要说明禀赋上的差异,怎样表现为货币成本与价格上的差异。”[1]他在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价格机制和市场供求关系分析阐述了生产要素禀赋与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当一国在某一生产要素方面显得比较充裕时,则该项生产要素的价格就较低;反之,当生产要素处于稀缺状态时,生产要素的价格就较高。例如,有的国家劳动力较丰富,工资(劳动力价格)就会低一些,有的国家资本较丰富,利息率(资本的价格)就低一些,等等。由此也可以看出,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差异使不同的生产要素价格出现了差异,从而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之间形成了差别,于是,要素禀赋比率也就成了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从这一论点和比较利益论的基本原理出发,俄林进而认为,各国都应使用本国禀赋相对丰富、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来生产和出口产品,并以此换取需要使用本国禀赋相对稀缺、价格相对昂贵的生产要素来生产的产品,如果这样,必然对所有方都会有利。

(2)要素组合比例分析。除了上述要素禀赋比率差异外,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或比例也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一个决定因素,这种要素的组合或比例状况也称为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或性质。例如,当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要素比例较高时,就可以将该产品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应地,当资本要素投入比例较高时,该产品可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根据对生产要素的划分和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产品的要素密集类型或性质大体上可细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由于同一产品的生产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加上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比率所决定的要素价格差异,同一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各个国家就会有所不同,从而出现了比较成本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俄林在对比较成本差异的分析中假定了物质生产条件的同一性,即任何国家在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方面并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别,因而,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在各个国家是一样的。由此看来,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基础,用他自己的话说,“毫无疑问,各种生产要素不同的供应情况是导致贸易的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不相等的主要原因。”[2]

以上分析表明,俄林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论述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各国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决定了各种生产要素价格比率的不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的不同又形成了产品生产成本比率的不同,而产品生产成本比率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商品价格的差异,由此产生了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如果更加简单地来看这一分析过程,可归纳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产品生产成本的绝对差→产品价格的绝对差→国际贸易产生。

3.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 Theorem)是在上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分析之后所得到的一些关于贸易结果方面的结论,归纳起来,就是通过以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异为基础而进行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最终会使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在国际间趋于一致,这也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俄林认为,由于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此造成了各国生产要素价格比率的较大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在进行国际贸易后会逐步趋缓。这是因为,相对于它国而言,当一国的某一要素禀赋较为丰裕时,该国就会集中使用这一丰裕要素来生产和出口产品,随着对该要素需求的增加,这一要素又会变得相对稀缺,从而引起该要素价格的上涨。相反,那些禀赋原先并不丰裕的生产要素,由于国际分工后对它们的需求减少,稀缺程度因此相对降低,要素价格趋向下跌。同样,它国也会产生这样的情形。例如,设A国要素禀赋为劳动丰裕、资本稀缺,专门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B国刚好相反,为资本丰裕、劳动稀缺,专门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很显然,在进行国际分工后,A国对劳动要素的需求增加,对资本要素需求减少,而B国则对资本要素的需求增加,对劳动要素需求减少,这样,A国劳动要素价格上升、资本要素价格下降,B国则会出现资本要素价格上升、劳动要素价格下降。

上述原理不仅适用于两个国家两项要素分析,也适用于多个国家多项要素分析。H—O定理向我们表明了商品贸易与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有时也将要素禀赋论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理论(H—O—S Theorem)。

(三)对要素禀赋理论的简评

1.要素禀赋论的积极意义

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继承了传统的比较成本基本观点,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但也必须看到,这一理论也绝非停留在古典贸易理论原有的理论分析上,而是作出了新的发展。正是如此,要素禀赋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对今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进一步说明了形成各国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李嘉图的模型分析是从生产条件的不同着手来阐述比较成本差异的,而俄林等则进一步从生产要素禀赋的角度较为具体地解释了为什么存在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因而实现了在理论上对李嘉图比较利益论的发展和创新。

(2)实现了从个量分析到总量分析的转变。在李嘉图模型中,对于比较成本差异的分析是从单一的劳动要素出发的,即将比较成本的差异简单地表述为劳动耗费的差异。俄林则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展为总量分析,以多个生产要素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引入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并通过比较两国生产要素供给状况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分工的基础、原因以及各国之间的贸易格局。该理论的分析更加贴近于国际贸易运行的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对于解释20世纪以来许多国际贸易问题都有积极的作用,给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2.要素禀赋论的缺陷

尽管要素禀赋论能与李嘉图比较利益论一起被人们推举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两大基本模式已足以证明该理论的重要性和进步性,但也不可否认,要素禀赋论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错误。

(1)要素禀赋论在要素构成分析上的错误。要素禀赋论关于生产要素的构成沿袭了西方经济学界的“三要素论”,虽然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一切社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但绝非仅此三项,且在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的分析中,沿用了庸俗经济学“三位一体公式”的主张,从而背离和抛弃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要素禀赋论在分析方法上的局限性。与李嘉图的模型分析一样,要素禀赋论的分析过程及观点阐述也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之上的,而设立的这些假定条件均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自由贸易、两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致、生产要素能在国内自由流动而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同种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劳动生产率等等。由此也使得该理论对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力大打折扣。事实上,当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在对这个理论进行验证时,就发现它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疑问,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s Paradox)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3)要素禀赋论在结论上的缺陷。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替代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并逐步形成均等的价格和收入,这是要素禀赋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而现实的经济生活并没有出现类似于这样描述的结果。自国际贸易产生以来,国际要素价格的差异以及要素收入的差异不仅没有消失或缩小,反而正在进一步扩大。

四、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

由于赫克歇尔—俄林所提出的要素禀赋论从理论上揭示了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简单常识,即一国立足于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优势,生产该要素密集型产品,由于丰裕要素价格低廉,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价格也就低廉,这样就必然易于出口,并且,通过产品的国际间交换,外国还能为本国提供需要使用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因此,该理论在战后受到了西方理论界的普遍欢迎和接受,也激起不少经济学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的兴趣,其中,里昂惕夫之谜就是在对这一理论进行实践验证后形成的。

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W.Leontief,1906~?)是“投入-产出”方法的先驱者。他根据H—O模型分析,以美国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国,从实践中采集了较为丰富的数据资料,而后对H—O模型进行实践验证,最后所得出的结论恰恰与H—O模型的理论性结论完全相反。这一结果的出现引起了整个经济学界的极大轰动,由于里昂惕夫是对H—O模型验证的第一人,因此,人们将这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命名为里昂惕夫之谜,也称为里昂惕夫反论。

(二)里昂惕夫的验证分析

里昂惕夫为对H—O模型分析及其结论的正确性开展更为全面的验证,首先从实践中进行了调查和采样,先后收集到了1947年美国200个产业部门中出口价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有关产品资料,而后与同期的进口产品进行比较(见表3-3)[3],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产品的两种投入要素即资本和劳动的比率进行了比较研究。

表3-3 1947年美国百万美元以上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的要素投入

img5

从表3-3可以看出,1947年美国进口替代产品生产部门的每人每年资本/劳动之比是同期出口产品生产部门的每人每年资本/劳动之比的将近1.3倍(18 180/14 010),这表明1947年美国进口部门每人每年所用的资本要比出口部门每人每年所用的资本高出30%。换句话说,在这一年中,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论同当时美国资本要素丰裕、劳动要素稀缺的客观现实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如果按照H—O模型分析及其结论来作推论,美国在资本要素丰裕、劳动要素稀缺的情况下,应该专门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以此来换取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也就形成了里昂惕夫验证结果与H—O模型分析及其结论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经济学上就叫作里昂惕夫之谜。

伴随着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西方理论界曾一度掀起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热潮。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鲍德温(R.Baldwin)在对美国1962年贸易结构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出该年度每一劳动力所用的资本数量:出口产品为14 321,进口产品为17 916,进口产品所用的资本量是出口产品所用的资本量的1.25倍(见表3-4)[4],由此也得出了与里昂惕夫相同的结论。

表3-4 1962年美国百万美元以上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的要素投入

img6

(三)对里昂惕夫之谜及其理论解释的简评

1.里昂惕夫之谜促进了西方贸易理论发展的转折

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不仅指出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分析及其结论中存在的缺陷和疑问,更为重要的是由此引发了经济学家们对H—O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因此,里昂惕夫之谜被认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2.里昂惕夫之谜的一系列理论解释补充、完善和发展H—O模型

为揭开里昂惕夫之谜的谜底而形成的一系列学说,不仅对H—O模型的理论假定作了修正,而且从贸易的要素构成方面也作了许多拓展,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素划分,使H—O模型更趋合理和充分,对贸易实践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同时,这些理论本身也说明了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问题,为今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经过许多理论学说解释之后,里昂惕夫之谜的谜底似乎已被解开,那些关于H—O模型假定前提修正的学说,它们自己也保留着一些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但从总体上看,还不能彻底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虽然通过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内涵而变得更加贴近国际贸易实践,但各种学说分别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如何将这些学说糅合起来,对里昂惕夫之谜予以更加全面、系统的解释将是今后需继续探索的一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