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贫困成因理论与反贫困理论分析

西方贫困成因理论与反贫困理论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从贫困成因和反贫困两个维度,对西方的贫困成因理论与反贫困理论进行介绍。

西方贫困成因理论与反贫困理论分析

本节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角,从贫困成因和反贫困两个维度,对西方的贫困成因理论与反贫困理论进行介绍。

一、西方的贫困成因理论

(一)基于要素层面的贫困成因的理论解释

这种解释认为产生贫困的原因在于缺乏经济增长所需的生产要素,包括缺乏发展资金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等。主要可分为资本短缺论和自然资源贫乏论。

1.要素层面之资本短缺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停滞不前、人均收入水平低是发展中国家致贫的主因,而经济增长停滞、收入水平低的根源在于缺乏资本和投资。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摆脱贫困,必须通过资本积累提高投资率。这些理论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和莱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等。

(1)贫困恶性循环论。1953年纳克斯在解释低收入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时发现,发展中国家在两个方面存在着“恶性循环”:在供给方面,低收入导致低储蓄能力,低的储蓄能力势必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则使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必然导致低收入。从需求方面看,收入低意味着资本难以形成,资本形成不足则无法提高生产率,从而使低收入又成为事实。这样,在资本的供给方面形成一个“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资本的需求方面也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这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经济停滞和贫困的困境之中,由此,纳克斯得出了一个“一国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的著名命题。

(2)低水平均衡陷阱论。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考察了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与人均收入增长、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产出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时发现,不发达国家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是:人均收入维持在基本生存水平上,只有少量的经济收入可用于净投资。当资本存量增加时,人口也在按同等速率增加,结果是每个劳动者的资本拥有量不增长。如果将经济发展定义为人均收入的增长,那么,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因为掉入低水平收入均衡陷阱中而无法增长。这就是“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3)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论。“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的。缪尔达尔认为,在动态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并呈现出一种“循环积累”的变化态势,即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因素发生相应变化,产生次级变化,强化先前的因素,使经济发展过程沿着原先因素的发展方向发展。这种经济变动不是均衡的、守恒的,而是一种“积累性的循环”。在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以致生活水平低下,营养不良,卫生健康状况恶化,教育文化水平落后,从而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发生困难;劳动力素质不高又使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生产率低下又引起产出增长停滞甚至下降;最后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低收入又进一步使经济贫困恶化。故而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水平和贫困的积累性循环困境中而不能自拔。

(4)临界最小努力论。“临界最小努力”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莱宾斯坦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为了促使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走上发展的道路,一定要使其取得某种推动力量,这种力量必须足够大,才能冲破他所说的“准静止均衡”状态,他把这种足够大的最初推动力量称为“临界最小努力”。“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强调资本形成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认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及摆脱贫困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经济发展史也证明,在经济极度落后、科技不发达、人力资本匮乏的国家,资本形成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把资本形成看作是经济发展、缓解贫困的决定性因素,就会有片面和绝对的理论倾向。

2.要素层面之自然资源贫乏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指出:“几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都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而历史事实是,现代经济增长一切成功的范例几乎都发生在温带地区的国家。这样一种分歧不能简单地归之于巧合,它必然与不同的气候环境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某些特殊困难有关。”

首先,自然资源是影响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托达罗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手段的完善,资源的范围、数量和用途都会发生变化。资源的这种动态性质主要根源于人们使用资源手段的不断变化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动态性质,而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本身都以不断扩大使用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大量的资源为重要特征。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工业之所以没有建立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身拥有的资源,而国外资源又无力多得。因此,资源不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其次,气候、土壤等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因。由于太热或太冷的气候不利于人们工作和生活,所以在工作效率、工作积极性以及劳动对身体健康影响程度等方面,热带和寒带的劳动者是不能与温带的劳动者相比的。

3.要素层面之人力资源匮乏

(1)人口数量过剩论。一是马尔萨斯的贫困理论。19世纪早期,英国人口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1766—1834年)预言,除非不断上升的死亡率和不断下降的出生率急剧地将人口抑制住,否则不断增长的人口会使地球生产食物的能力耗竭。虽然20世纪后半期,问题的焦点由土地和农业转向了所有的资源和全球环境,而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足以提高土地和其他资源的生产率,再加之替代资源的不断出现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似乎可以有效避免马尔萨斯陷阱,但马尔萨斯的观点仍具有影响力。该理论的核心是:人口增长快于食物增长,使人的生活水平保持在维持最低生存的水平,这是一些国家经济落后、人民贫困的原因。二是新马尔萨斯主义贫困理论。新马尔萨斯主义秉承了马尔萨斯的基本理念,认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食物的供应,人口对于生活资料的压力几乎在全世界的每个国家都是经常存在着的,还认为人口增长的速度快于资本积累的速度。他们将工资总额看作一个固定的数量,工人人数超过劳动需求越多,工资越低。贫困的原因在于,资本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已以最大的速度超过资本积累,致使大多数人的情况恶化。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劳动的供给超过了劳动需求,所以工资下降,其原因不决定于政府和雇主,而完全决定于工人自己。工人贫困、失业的原因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生育过快而使市场上发生劳动过剩的现象。

(2)人口素质低下论。该理论认为,贫困的根源在于人的素质低下。人的素质可以分为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市场经济给人们提供挣钱的机会是均等的,但只有那些具有创业精神、努力工作的人才能抓住机会。因此,贫困的原因主要在于个人懒惰、不节俭、不努力工作、缺少创业精神以及身体方面的某些原因。个人素质论从人口素质方面来揭示贫困,但却忽视了自然条件、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口数量等因素与贫困的关系。群体素质论者认为,贫困是一种群体现象,他们以贫困地区或阶层贫困的类型出现。贫困地区或贫困阶层的人们,由于其经济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差别,因而形成一种处于分离状态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体系等,而这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又世代相传,形成一种贫困文化,使贫困不断繁衍

(3)人力资本匮乏论。将人力资本理论融入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并进行农村反贫的思路,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于20世纪60年代在《教育经济价值》和《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这种理论指出,那种认为贫困国家主要是因为极端缺乏资本,追加资本使得经济快速增长的观点是不完整的。因此,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质匮乏,而在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使得人的能力变成经济增长的制约。

(二)基于制度层面的贫困成因的理论解释

1.马克思的贫困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马克思的贫困理论立足于剩余价值理论,他指出失业和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最勤劳的工人阶级的饥饿痛苦和富人建立在资本主义积累基础上的粗野的或高雅的浪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当人们认识了经济规律时才能揭示出来。”在资本主义雇佣制度下,资本家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工人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或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而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揭示了工人阶级贫困化的根源和本质。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贫困化的本质和根源以及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增长趋势,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提出了批评。因为资本家为使剩余价值最大化,在工作日上表现为尽量延长工作时间和加大工作强度,却漠视劳动者的健康、教育与社会保障,还千方百计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减少劳动环境的投入,尽量少地为劳动者提供居住条件的支出。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资本家不可能主动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工人阶级要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只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剥夺者被剥夺。

2.制度短缺论

这一理论将贫困的根源归结于制度短缺。它认为只要制度条件具备,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资本、技术的短缺终究可以从引进中得到弥补并发挥应有的效益。但制度短缺反过来会造成资源、资本的浪费与闲置和技术的停滞,使得输入的资源、资金和技术变为继生性的匮乏,因而即使投入再多,贫困也不会消除。贫困地区的制度短缺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素质形态等制度因素与发展市场经济的错位和矛盾。

3.政策不利论

联合国以及相关国际性组织的研究认为,制定政策本身、政策的失误或不当的政策导向,都将引起不平等进而导致贫困。奥科克指出:“从政策决定问题的意义上看,贫困的界定通常取决于应对贫困的各项政策,于是政策和贫困就好像‘鸡和蛋’的谜面,理解贫困首先就要去理解政策”。文森特认为,贫困和政策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贫困者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地位,贫困者是由那些反映贫困的经济政策创造和再创造的。在他看来,治理贫穷状况的政策的历史,就是贫困本身的历史。马克格拉杰从政策失误导向不平等,进而产生贫困的角度说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政策是政治家决策的产物,贫困就相当于一个政策概念”。政策不利论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政策可以确定“穷人”标签的指向,即“谁是穷人,谁将成为穷人”;其二,政策可能再造贫困。这有两种情况,要么解救贫困的政策因执行失误再造了贫困;要么政策本身就不是公平的。

(三)基于社会文化层面的贫困成因的理论解释

1.贫困文化论

贫困文化是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主要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最早将贫困视作一种文化现象进行专门研究。1959年他首次提出“贫困文化”这一概念。该概念涵盖了穷人的社会参与、经济生活、家庭关系、社区环境和个人心态等方面的描述。他认为,穷人之所以贫困,与其所拥有的文化有关。具体从四个层次理解:第一,从全社会角度看,贫困文化是一种亚文化,该文化的体现者——穷人脱离了社会生活的主流,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或孤立的境地,这更加剧了他们的贫困状况。第二,从社区层次看,主要表现为一种贫民窟的特殊文化现象。贫民窟内的家庭生活方式、价值观交互影响,加速了贫困文化的发展。第三,从家庭层次看,贫困文化体现在特定的家庭关系、结构方面,在此种特定的家庭环境中,贫困文化的各种现象得以延续或代代相传。第四,从个人层次看,贫困文化通过个人的思想、态度、行为表现出来。作为贫困文化典型代表的个人通常知识贫乏、眼界窄小,只关心眼前的利益和个人的事情,没有社会感或大的群体感。

此外,社会学家莫伊尼汉提出了由于贫困文化而导致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模式(D.P.莫伊尼汉,1969)。具体而言:第一,处于生活贫困境况中的人们,由于从小就受到贫困文化的熏陶,使他们缺少积极向上的动力,环境也使他们难以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第二,低成就动机导致低社会流动,受教育的机会就少,层次较低,使得他们在就业上的竞争力薄弱。第三,低教育水平和较弱的竞争力,导致人们只能进入低收入职业,处于低的社会地位。第四,低收入的职业和低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更为贫困。以上的四个方面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模式,贫困者的贫困程度越来越深。(www.xing528.com)

2.贫困功能论

贫困功能理论作为以功能主义取向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类型,它强调贫困对于社会具有正功能,满足了社会的某种需要,这是贫困普遍长期存在的原因。对贫困功能作出详细分析的当属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J·甘斯,他概括了贫困或穷人在美国社会中的主要功能:穷人的存在保证了社会中那些肮脏的、危险的、临时性的工作有人去做;穷人的存在对富人有利,他们接受低工资,在经济上作出了牺牲,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运转;贫困也造就了一些与之有关的职业,如社会福利救济工作者、警察、心理治疗人员、雇佣兵等。

以贫困功能论为理论依据的扶贫观认为,贫困和社会分层是社会中理所当然的现象,贫困者个体可以努力使自己跃迁至更高等级,只要他具备这种能力,但贫困者阶层作为一个整体应保持稳定,以满足社会在这方面的需求。扶贫应该做的是从社会整体角度给这个阶层创造足够多的适合他们的工作机会,以维持贫困者的生存,进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但是贫困功能理论者忽略了一点,这些所谓的贫困功能可能并不一定由贫困者承担,贫困功能理论并不一定具有实践的基础。

3.贫困结构论

贫困结构论认为社会结构因素是社会贫困的主要成因,这些由各种社会制度固定下来的社会结构产生并维持着贫困现象的存在。因此反贫的根本是消解或改良这些既有社会结构,用新的社会制度框架取代或弥补原有的社会结构。就西方国家而言,贫困结构论的直接指向就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该理论认为,福利制度有意无意地产生和维持了社会贫困现象,福利制度使大量失业者得以生存,形成一个可以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雇主从中得利,贫困者却受福利制度的制约,无力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贫困状况。

4.三“M”论

三“M”理论提出了所谓遗传人、经济人和问题人的假设。遗传人假设是指贫困与个人遗传因素相关,这种遗传因素主要指人的智力水平。该理论认为遗传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进而决定了个人的教育水平、就业、收入和社会地位。经济人假设指贫困是个人经济上的失败所致,个人应对自己的行动及结果完全负责。美国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对此有详细论述。他认为,既然自由市场机制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各种机会,那么不能够获取这种机会的责任就只能在于个人。这种理论认为贫困的成因是个人的懒惰、不节俭、不努力和智商低下等因素。问题人假设则是指出生于道德约束松弛、家教环境恶劣、缺乏理财能力的“问题家庭”的人不容易融入主流社会,难以获取较高的稳定收入。这种假设将贫困的原因归结为家庭环境所导致的个人道德品质问题。

二、西方的反贫困理论

(一)基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反贫困理论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和技术缺乏。代表人物有罗格纳·纳克斯和舒尔茨,纳克斯强调资本的重要性,而舒尔茨则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1.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反贫困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格纳·纳克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的核心是:致使“贫困恶性循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金缺乏。因此,要打破恶性循环则必须有一种既能为新资本的形成提供引诱力,又能为国内市场创造条件的推动力,同时这种推动力是向许多相互联系的部门进行投资,而这些相互联系的部门要互为市场,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击破恶性循环。该理论被许多经济学家和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所接受,作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反贫困战略的理论依据。20世纪中期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单纯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去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结果却并不乐观,不但产出增加不多,贫困状况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甚至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更加恶化。同时,也有一些发展中国家资本投入不多,但产出却大量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状况得到缓解。这就说明,单纯的增加资本投入并不是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有效途径。

2.“人力资本”论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已过时,对于现代经济来说,加大基于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有五种形式:“(1)医疗保健。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精力和生命力的全部费用。(2)在职人员的培训,包括企业所采用的旧式学徒制。(3)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支出。(4)不是由企业组织的那种为成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那种多见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5)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中,舒尔茨特别强调教育投资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投资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性投资,而不是一种消费活动。政府和个人有意识地投资教育是为了获得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潜力,这种生产能力的潜力只蕴藏在人体内,会在将来做出贡献。

(二)促进经济增长的反贫困理论

该反贫困理论将推动经济增长作为最重要的反贫困举措,主要有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成长阶段论和涓流理论。

1.“平衡增长”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和罗丹提出。该理论认为,为了克服不发达国家经济的停滞状态,就要有足够大的投资量,以推进这类国家走上发展的道路。如果一点一滴地进行投资和建设,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正如飞机在起飞时,要有足够大的推动力才能升空。罗森斯坦—罗丹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生产为主,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极其低下,因而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增加投资,促进资本形成。

该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就是在贫困恶性循环的锁链上打开一个缺口,作为发展的起点,通过“大推进”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通过扩大市场容量和完成投资诱导机制获得外部经济效应,使投资能够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这样就可以克服市场容量狭小,在需求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时,这种全面投资可以通过分工协作互相提供服务,从而减少单个企业不必要的开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为进一步增加储蓄提供再投资的资本创造条件,这样有助于克服在资本供给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2.“不平衡增长”论

1958年经济学家赫希曼认为,一国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在每一处出现,而一旦出现,巨大的动力将会使经济增长围绕其进一步集中,区域间的不平衡增长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增长点或增长极的增长动力来源于核心企业家善于发挥聚集经济的优势和“动态增长气氛”。据此他提出“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两个概念。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会缩小区域差异,缓解贫困现象。

3.涓流论

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经济增长的收益将逐渐地自动流向低收入阶层,分析这种效应的理论称为涓流理论。它认为,随着经济增长,会给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从而能使更多的失业人口就业并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经济增长使社会福利提高,政府通过各种转移支付将经济增长的收益受惠于广大人民。这样,经济增长的收益像涓涓流水一样不断地流向低收入阶层,使广大群众受益,从而最终解决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失业、收入不均和贫困等根本问题。该理论的基础是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其中心是强调价格——市场机制的“经济刺激——反应”作用。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涓流效应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无发展的增长”现象的出现促使不少发展经济学家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批评。涓流理论虽不能证明经济增长会使贫困人口自动受益,但它提出反贫困首先要使经济保持增长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

(三)弥合“二元经济”结构的反贫困论

这类理论从促进不发达国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最典型。

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土著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劳动收入仅足以糊口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其表现是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这部分劳动力形式上在劳动,实际上是处于“伪装失业”的状态。而在工业部门中,劳动者已实现充分就业,其工资水平又高于农村劳动力收入,从而使农村过剩劳动力有流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自然趋向。只要农业部门中存在“伪装失业”,只要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收入保持差距,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就会对工业部门形成源源不断的无限供给。工业生产的扩大不会引起工资上涨,因为雇用来自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而累积起来的利润可以转化为投资,可以使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再吸收更多的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农业部门由于过剩劳动力的逐渐消失,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收入将逐渐提高,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农村过剩劳动力被吸收殆尽,工农两部门工资水平相等而止。其结果将是工业化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贫困问题逐步缓解。

(四)基于制度改革的反贫困论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不是单一因素所造成的,它是多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基于这一认识,他构建了一套系统的从经济、政治、文化乃至上层建筑等制度层面上的反贫困战略。缪尔达尔在《亚洲戏剧》一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自身必须进行三方面的改革。一是土地改革。各国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行土地改革,其目的在于改变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关系,使得耕者有机会和有积极性来发挥自己的能力。二是教育改革。为了提高发展中国家人口素质,他主张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国家的教育体制,广泛开展成人教育,优先发展初等教育;停办一些普通中学和高等学校,或改变其教育方向;发展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以便使更多的穷人接受平等的教育。三是权力关系改革。缪尔达尔认为必须对有碍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首先是实现法治化。让法律发挥应有的作用,会更加适合于达到决定人们行为的目的;其次是实施彻底的行政改革。其目的是以减少行政对经济活动的随意干涉和不当的管理;最后是精简行政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