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成因分析

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成因分析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成因分析饶华摘要:目前,随着高校在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绝对人数不断上升。调查显示,在贫困家庭大学生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分别为:农村家庭

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成因分析

贫困家庭大学道德情感问题的成因分析

饶 华

摘 要:目前,随着高校在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绝对人数不断上升。高校在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的情绪感受。本文着重分析造成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主观和客观原因,以期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和提升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能力。

关键词:贫困家庭大学生 道德情感 成因

所谓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1]这里所说的“教育费用”主要是指学杂费(学杂费、住宿费、教材费等)、生活费(伙食费、衣服更新费等)。贫困家庭大学生又分为一般贫困家庭大学生和特困家庭大学生,“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是一般贫困家庭大学生,而“无力支付教育费用”的则是特困家庭大学生。[3]以上定义主要是从家庭经济贫困的角度来定性的,在实际工作中,家庭经济的贫困、心理的贫困、知识的贫困等都可以称为贫困生。因此,有必要说明,本文所研究的贫困生的道德情感问题主要指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为此,我们称之为:贫困家庭大学生。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家庭大学生不仅与所有大学生一样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精神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由此,贫困家庭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造成他们的道德情感状况的原因便成为我们对贫困家庭大学生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从某种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出发,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或者说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道德行为的爱憎、好恶、信任、同情、痛苦等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的总和。

笔者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大学等几所省内高校为例,就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在经历和过程中的体验度从宏观上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发放的200份问卷中,有185名认为自己有或有较多的道德情感体验,占92.5%。大多数贫困家庭大学生对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加以肯定,希望成为一个既理智又有丰富道德情感的人,反映了他们道德情感体验是丰富多彩的,并愿意维持体验程度,充分显示了贫困家庭大学生是一个充满道德热情的群体。他们在勤奋学习、个人独立性等方面表现出比一般大学生强的特点。但就个体而言,差异较大:一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喜欢感情用事,容易激怒,对自己认为不良风俗动辄深恶痛绝,对罹难者则多加恻隐之心;时而热情激动,慷慨激昂,时而沉郁悲观、怨天尤人。这部分道德情感容易出现强烈的跌宕,加之年青人相互感染,往往会在群体中引起波动。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由于自我意识特别强烈而导致自尊心过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极可能滋生出一些道德情感问题,如自我认知偏差、人际情感弱化、社会责任感不足等。

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的产生不是偶然的,造成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来自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因素,又有贫困家庭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脆弱等主观方面的因素,这些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并对其道德情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客观因素

1.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高校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贫困家庭大学生存在的道德情感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社会文化环境因素。首先,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影响了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市场经济会给人们带来自由、平等、竞争、奋斗等观念和精神,但也带来了自私、投机等心理和欺诈、背叛、互相嫉妒、互不信仰等不道德行为。这必然给还不完全成熟、稳定的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带来巨大影响。贫困家庭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也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

其次,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削弱了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意志。西方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潮、政治观念和文艺观念等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文化和其他民族的优秀道德思想与传统,但也导致了他们某些错误道德观念和评价标准的形成与蔓延,以致一些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崇尚个人主义,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方面的追求。

再次,网络等大众传媒中的不良文化,形成了对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挑战。大学生的休息时间里,相当一部分是用来看情节曲折的电视剧电影,听流行音乐,看各种各样的畅销书和报纸杂志,或者跳出现实世界的束缚,通过电子游戏来担负起虚拟空间的主角,更多的大学生则在互联网上浏览信息、聊天交友。这些娱乐方式不仅让大学生打发了休闲时光,更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据一份有关青少年影视文化兴趣的问卷调查,发现青少年列出的390名崇敬的人物中,影视明星、歌星占29.3%,政治家为18.2%,科学家和思想家为10%,身边的普通人物为10.3%,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为6.2%,企业家为2.8%,这充分说明了大众传媒的宣传对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影响之深。而作为贫困家庭大学生,很多人更愿选择这种休闲娱乐方式,有的甚至沉迷于传媒带来的娱乐世界,往往使他们缺乏人际间的情感交流和团体活动,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孤独感和自我中心主义,造成人际关系淡漠、心理封闭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和随时性,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世界,走向社会的。并且,家庭教育对道德情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

第一,家庭硬环境因素导致贫困家庭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

从高校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界定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家庭环境因素是贫困家庭大学生产生的根本原因,这里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父母文化教育程度等家庭硬环境。

调查显示,在贫困家庭大学生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分别为:农村家庭(71.4%);非独生子女家庭(73.1%);核心家庭(72.1%);而在非贫困家庭大学生上述家庭显性因素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分别为:城市家庭(75.8%);独生子女家庭(76.1%);核心家庭(84.9%)。与非贫困家庭大学生明显不同的是,贫困家庭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而且大多数都不是独生子女。贫困家庭大学生中单亲家庭和复合型家庭所占比例高于非贫困家庭大学生。农村家庭较多、多子女家庭较多、复合型家庭较多,父母多为农民与下岗职工,这些都是导致贫困的家庭因素。

同时,父母文化程度对家庭收入高低起重要作用。通过对贫困家庭大学生与非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在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分别为:父亲为农民(59.1%),母亲为农民(65.6%);父亲初中文化(37.4%),母亲初中文化(35.9%)。而在非贫困家庭大学生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分别为:父亲为工薪阶层(50.8%),母亲为工薪阶层(46.5%);父亲高中或中专文化(42.7%),母亲高中或中专文化(45.7%)。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下岗和文盲文化程度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家庭大学生。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以初中文化为主,贫困家庭大学生母亲为文盲的竟高达8.8%,这样的低文化程度对已步入中年(老年)阶段的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学得先进的致富技术、很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很难更换工作或再就业,无法取得较高经济收入,也就无法改变贫困的现状。

第二,家庭软环境因素对贫困家庭大学生造成了影响。

家庭软环境因素主要指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婚姻状况、亲子关系等因素,这些因素也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产生了重要影响。

调查表明,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少于非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而采用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却多于非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婚姻状况总体良好,这表明了贫困家庭大学生父亲与母亲能患难与共、相互理解,面对贫困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但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常争吵、冷漠紧张和单亲家庭的多于非贫困家庭大学生父母。从亲子关系来看,绝大多数贫困家庭大学生与父母关系都很好,贫困家庭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虽然父母的社会阅历远远超过子女,但父母的某些观念已经比较陈旧。作为大学生,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高于父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悄然发生变化。绝大多数贫困家庭大学生与父母之间都能相互理解,但也有一些学生感到自己的父母无能,从而与父母产生一些隔阂,这也使得贫困家庭大学生与父母关系差的高于非贫困家庭大学生。加之对贫困家庭大学生来说打长途电话比较昂贵,且有一些贫困家庭至今没有电话,他们不得不减少与家庭联系。

3.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错位与失误,学校教育重政治思想教育,轻道德情感教育,且道德情感教育缺乏时代性,这些都是造成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一,重政治思想教育,轻道德情感教育。(www.xing528.com)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但他们毕竟是不同的范畴,各有特定的教育内容、目标和任务,要遵循不同的教育规律和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现实中的大学道德教育往往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混合在一起,主要进行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没有相对稳定、规范的教育内容,经常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不否认政治或政府对道德教育的干预、引导和强化作用,但不能因此而忽视道德观念的确立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更多的是靠家庭、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个体自觉内化、自愿践行的过程。否则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厌倦心理。如果在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沿用把道德同政治相提并论,实际上是降低了政治的要求,而抹杀了道德自身的地位和功能,从而削弱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第二,道德情感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

德育作为人类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不论在教育者的培养教育方式上还是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上,都有其独特性,然而,近年来德育已经深深打上了封闭的烙印。前不久,笔者在新浪网上看到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大学生崔灿(化名)发表的《一个贫困女大学生的呼声》,备受网友和众多媒体的关注。文中讲到:崔灿父母因病去世,家里一连串的灾难并没有让她倒下,她渴望自尊,希望像正常人一样活着,因此她选择了自立,像很多爱美的女孩一样用打工挣来的钱,拉了头发,买了新衣服,用了夏士莲香皂,却遭来同学和老师的非议,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申请了助学金。在大家的眼里,对于贫困生而言,这些消费显得很奢侈。她所在的学校海南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张旭新教授认为:“对于贫困生的物质消费,我们周围人应该用一种正常的眼光去关注和关心,否则,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自卑自闭的心理。”因此,高校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形式,更新教育观念,创设一个优良的教育学习环境,要正视和鼓励他们正常的物质消费,引导他们树立一种自爱、自尊、自强的精神。

二、主观因素

当前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的存在,除了受社会文化环境、家庭因素以及学校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他们自身主观方面的某些缺陷,也是造成其道德情感问题的主要原因。

1.个体对道德情感培养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的观念长期把德育看成是“转化”过程,虽然当代德育已有所突破,提出了“内化”或“外受和内化”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是突出转化和外受的,或是对转化和外受进行改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往往重视的是能表现“外受”的要素——认知和习惯行为等,而忽略“内化”的需要和感受体验等心理因素,由于这一观念已成为一种德育中固有的定势,其结果终难构建个体自身自主的“内化”,这也必然使对“内化”的源头和要素的教育活动难成气候。贫困家庭大学生对自身道德情感的培养缺乏“内化”的认识和感受。当然,这与他们生理发展特点也有关系。

道德发展阶段是西方心理学的贡献,特别是情感发展方面的精神分析理论更是把人的生理规律——年龄作为划分发展阶段的标准,如曾有美国学者认为从10岁到20岁,人的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在情感方面;从20岁到30岁,心智的感知能力和智能上的推理能力,则为发展的重点所在。[2]因此,个体受生理发展的限制,错过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致贫困家庭大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出现偏差,道德情感培养较为被动。

2.心理素质脆弱、道德情感能力相对薄弱

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存在,还与其自身心理素质脆弱、道德情感能力相对薄弱有着密切关系。一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造成了精神和心理上的贫困,成为“双困生”。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贫困家庭大学生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常常要为生活费发愁,他们不能像经济宽裕的学生那样自由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不能随意参与一些需要自己承担费用的集体活动。由于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明显不如其他同学,贫困家庭大学生都或深或浅地产生了自卑心理,甚至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笑话或某个行为也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他们总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一般不愿意主动与教师和同学交往,不敢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锻炼和表现自己。

第二,相当一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明显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多疑,往往担心别人不能正确理解和接纳自己而把自己封闭起来,离群索后,独来独往,缺乏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所面临的困难,采用各种手法伪装自己,掩饰自己,平常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与真实情况极不相符,甚至完全相反。比如平时可以省吃俭用,但衣着打扮却特别讲究;平时尽管囊中羞涩,但在同学聚会时借钱也要做老大;平时虽然表现平平,但在同学面前总要表现出一种傲气,做出高人一等的姿态。

第三,有的贫困家庭大学生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缺乏主动克服困难的精神。过分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并在心理上十分坦然地接受学校和社会的资助,认为这些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一种应该努力学习以回报社会的心态。一旦学校与社会不能完全满足其经济方面的需要,一旦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障碍和困难,就感到无所适从,缺少解决困难和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生活使他们形成了自卑和封闭的心理定势,精神经常高度紧张,防范意识强,心胸比较狭窄,对他人的言行举止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并喜欢牵强附会,因而极易受到伤害。其中部分人只能接受成功和荣誉,而不能经受失败的压力,稍遇挫折,

311就会心灰意冷,悲观绝望。这样由于性格上过于内向,精神上焦虑不安,萎靡不振,人际交往自我封闭,言谈举止小心翼翼,造成人格上的缺陷,给人一种消沉、懦弱的感觉。贫困家庭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解决需要除了发挥贫困家庭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实现物质和精神的脱贫,还要依靠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外部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感能力。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 张耀灿等.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 饶华.试论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与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9)

[5] 饶华.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道德情感问题及其对策[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

[6] 吴薇莉.受伤的太阳——大学生与家庭情感困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注释】

[1] 参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教财[93]51号文件)。

[2] 参见《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0年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