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素质缺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素质缺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素质缺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朱成瑞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素质缺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素质缺失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朱成瑞

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甚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积极健康向上,如在“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大事中,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可圈可点,令人欣慰。但同时也值得我们反思,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常常表现出知行脱节、基础道德文明素质缺失的现象,如考试作弊、恶意欠费、求职履历掺假、破坏公物、随地吐痰等现象屡见不鲜,禁而不止。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基础道德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分析

1.学校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偏差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思想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开展。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代替了其他多方面的教育,而且在教育内容上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脱离,往往偏重于高层次教育,忽视了低层次的社会公德教育、人格教育和基本人际关系教育。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进行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的倒挂现象。近年来,这种状况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各自为政,存在分工不明、衔接不协调的现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仅当作纯知识理论课程,习惯和满足于在课堂上、教室内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重课内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以至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背离,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一般知道、懂得该怎么做,但是在行为上却没有养成该怎么做的行为习惯,常常是考得好、答得好,而在日常生活中又表现出明显的道德修养欠缺现象。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学生高层次的道德形成。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就业竞争激烈,升学压力前移,应试教育升温,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等现实,使得广大的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更为迫切。学生从小开始就不得不陷入激烈的升学角逐之中,成为学习的机器。成绩也就成为学校、家庭衡量好学生、好孩子的唯一标准,成绩好就一好百好。对孩子的思想、心理和做人的教育任务渐渐为父母们有意无意淡忘,而退出家庭的教育范围。社会的发展进步,家庭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业,又是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地包揽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甚至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境地。长期在这种被照顾、被接受的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因家庭在思想、道德、做人等教育上的缺位,很容易养成我行我素、自我中心、缺少换位思考和不尊重、关爱他人等不良心理性格与行为特征。

3.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以及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面临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使人们的思想行为选择处于两难状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运行,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人们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时间效益观念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体制不够健全,社会约束机制不够完善,人们受利益原则的驱使,导致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行为的滋长,使人们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置身于校园之中的大学生们也并非是生活在远离社会之外的象牙塔中,他们与社会息息相关。受社会影响,加之激烈的就业竞争现实,使一些大学生变得过度浮躁、投机、功利和现实,他们在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却对思想道德修养缺乏兴趣和足够的重视,他们往往把思想、道德素质看成是虚的、软的,而这些导致了他们基础文明素质的欠缺。

4.公民意识的缺失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所谓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体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所处政治地位的现实感受和应有认识。其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公民的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平等意识,并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具体转化为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独立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主体意识,等等,其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中发挥价值导向功能。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既没有公民概念,又缺乏公民意识生成的政治社会环境和土壤。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习惯使用“人民”这一政治概念,其对应的是敌人。即使在人民内部,也因体制等多种原因,存在着事实上的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力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与公民概念相伴随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等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主体逐步由“人民”转换成“公民”,“公民”才成为社会的一个现实普遍概念。但我们的社会和学校并没有相适应地广泛系统地进行公民教育,导致人们缺乏对公民概念的理解和认同,自然公民意识难以生成。这也是导致当前大学生权利意识较强,义务意识较弱;自我意识较强,国家意识较弱;个性意识较强,团结协作精神差等现象的重要原因。(www.xing528.com)

二、加强大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

1.深化内容改革,重视公民意识、公民道德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要受到年龄、智力、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决定了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往往千篇一律成人化、理想化、政治化,缺乏层次性,与学生思想实际以及社会现实相距较远,致使教育乏力,缺乏实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引发了社会的深刻变革,并取得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推动着社会向公民社会的逐步转型,步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时代呼唤在全社会,尤其在大学生中加强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教育。大学生无论是何专业,以及将来从事何职业,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只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才能谈得上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合格的共青团员和合格的共产党员。任何一个公民依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即作为一个公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权利义务意识、平等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道德意识,等等,履行和遵守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层次。

2.注重方法探索,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还必须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实际上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当作一门纯智育课来对待,教学手段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要的是缺乏实践性环节。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都忘记”,智育训练和道德训练的分割,获取知识与性格成长的分离,道德行为明显滞后于道德认识,知、信、行不统一。道德本身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需要在实践中总结,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道德的检验、巩固和完善。重视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实效,在进一步加强内容、方法改革探索的基础上,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并使之常规化,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知水平,在活动中积极体验人生、探索人生,把握做人的基本思想道德和文明习惯,激发内心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把思想道德的内容、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并持之以恒的反复实践,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坚持教育和管理并重,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养成

个体道德行为的产生和维持,既要依靠社会的教育、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个人的道德修养,又要依赖一定的外在约束机制的保证。当社会提倡的某种道德原则、规范还没有成为人们自觉的意识和自觉的行为时,仅靠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没有外在的力量的制约下,在正义原则与功利原则面前,可能有不少人会抛弃正义原则而选择功利原则。这就必须辅之以强制性的他律手段,把道德性的要求上升为惩戒性的约束。一方面保护多数人免受不道德行为的危害,另一方面通过强制性的惩戒,使那些不具备自律能力,不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人改变其不道德的行为,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一般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因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任务和管理模式等原因,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更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意识与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无疑是应该和必须的。问题是大学生们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由家长、老师“抱着”成长,加之应试教育下德育智育化,缺少道德行为的训练与养成,道德行为的判断与选择能力明显不足,一旦进入大学后,空间环境变了、角色地位变了、学习任务特点变了、管理形式方法变了,等等,他们不适、困惑、矛盾。因此,大学教育既要重视教育引导,也要重视规范管理,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达到管理育人,最终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养成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

4.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与影响的同时,无疑也在接受着家庭、社会的影响和教育,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机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切实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采取有力措施,实现经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同步发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学校肩负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应积极发挥对学生教育和影响的主导作用,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面向社会,将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拓展延伸到广阔的现实社会,充分借助和利用社会的有效力量与资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服务,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政法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