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资料的历史与改革:从计划供应到群众承包

生活资料的历史与改革:从计划供应到群众承包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前,人民所需生活资料,都是按计划分配的,棉花、棉布、针织品、床上用品、副食品类、粮、烟、酒、五金交电、铁钉、铁丝等商品,实行凭票供应。1987 年在松湖、生米、溪霞三个基层社开展生活资料柜组集体承包和百元销售含量试点,1991 年在大塘供销社进行定价、用工和分配改革。供销社系统的生活资料经营活动基本停止操作退出了市场,所经营门店柜组,全部实行出租或个人承包经营,供销社仅收取资产出租费用。

生活资料的历史与改革:从计划供应到群众承包

供销社的根在农村,它的经营活动必须围绕着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从了解农村消费者的需求入手,把安排好市场供应,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是立社之本,兴社之源,农民生活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吃、穿、住、用等问题,样样都离不开供销社。因此供销社从建社起,就把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社员服务,作为办社宗旨。从解放后几十年来,供销社按国营商业和供销的城乡市场分工,积极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搞活商品流通,安排好市场,平抑物价,组织更多、更好、更优、价格合理的商品运到农村,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农村社员群众的需要,尽责尽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农村合作社商业应尽的职能作用。这也是供销合作社几十年来优良的传统经营思想和作风,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新建是一个较长历史的有县无城的县,解放前县城曾设在南昌市的后墙路、松湖、乐化等地,解放后从蠃上迁移生米街。到20 世纪60 年代在长堎设县城,基本上没有建成经济物流中心,商业、供销、粮食、物资等机构均设在昌北,使全县生活资料重担,都落在供销社身上。改革开放前,人民所需生活资料,都是按计划分配的,棉花、棉布、针织品、床上用品、副食品类、粮、烟、酒、五金交电、铁钉、铁丝等商品,实行凭票供应。每年春节、端午、中秋等三个节日,必须保证每户烟4 条、糖2 斤、酒2 瓶。全县农村乡镇总户110000 户加机关团体和乡镇机关,这三大节日需供香烟9000 箱,食糖225000 斤,白酒(含散酒)225000 瓶,约占全年供应量的40%以上。由于江西省产烟、糖、酒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省市分配计划只能达到70%左右,缺口由经销单位自行解决。为保障供给全系统供应部门,上下联动,走南闯北,从河南、湖南、安徽、云南、四川、山东等省设法采购,经过艰苦的努力,通过协作,调入了烟、糖、酒以及棉针织品等紧缺商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农民收入提高,对生活资料需求量急增,由一般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方面发展。由商业局属百货、副食品、五交化等公司批发业务,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基层需要。为了解决生活资料货源,1984 年县社组建茶果杂品和工业品贸易两个公司,全面经营日用百货、副食品、五金交电、干鲜果、针棉织等批发零售业务,搞活了经营,增加了全系统的销售总值。新增两个公司,年批发业务都在600 万—1000 万元左右,是供销社生活资料经营最好时期。1980 年前,供销社生活资料仍继续计划经济经营模式,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进货、统一作价、分级管理、企业内部实行独立核算。1987 年在松湖、生米、溪霞三个基层社开展生活资料柜组集体承包和百元销售含量试点,1991 年在大塘供销社进行定价、用工和分配改革。1992 年市政府和新建县政府批转市供销合作社和县供销合作社关于深化改革企业经营机制的请示通知后,县供销社系统生活资料零售企业,全面实行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放开用工、放开分配“四放开”的经营体制改革。供销社系统的生活资料经营活动基本停止操作退出了市场,所经营门店柜组,全部实行出租或个人承包经营,供销社仅收取资产出租费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