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资源综合评估

农业资源综合评估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全州的耕地资源减少了,但其他主要农业资源则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都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恩施州丰富的农业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农业资源综合评估

(一)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恩施州一直在坚持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土地资源结构随之而发生了变化,因而农业产业结构和对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也开始调整,原有的资源类型相互之间发生了转换,资源的构成、数量也发生了变化,资源布局呈现出日渐优化的局面。尽管全州的耕地资源减少了,但其他主要农业资源则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都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

1.受国家宏观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

耕地面积虽然逐年减少,但耕地的利用率却显著提高。由于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恩施州抓住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林特产品、中药材、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农业生产正在向产业化、生态化与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2.农业资源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全州农业资源除耕地资源减少外,其他主要资源状况较好。一是资源保护意识明显提高,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目前,全州农业正围绕着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原则,按林区气候特点,把农业经济分成高、中、低山三大板块,确立经济发展重点和主导产品,重点扶持特色支柱产业,树立品牌,突破发展,以尽快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

3.丰富的农业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使原有资源类型之间发生了转换,各类资源构成、数量发生了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恩施州丰富的农业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一是根据恩施州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生态植被完好,无任何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以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及特色中药材、干鲜果为主的基地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二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等资源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三是充分挖掘旅游市场潜力,打“富硒”牌,带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目前已生产出了一批诸如“富硒茶”“富硒火腿”“富硒中药材”等具有一定品牌的特色农产品。

4.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转移

由于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合理有效的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从事旅游服务业,成为农村家庭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2年转移农村劳动力62万多人,返乡就业2.51万人。2013年,城乡劳动就业培训人数达1.52万,全州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42万人。2014年,全州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全年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1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393人。州政府大力推进创业带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9亿元,扶持创业9620人,带动就业20977人。

(二)影响农业资源利用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www.xing528.com)

1.自然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

恩施州地处湖北西南边陲,建制较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环境相对封闭;加之气候变化较大,温度低,湿度大,自然条件较差和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信息不畅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避灾、减灾能力差,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受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农民市场意识淡薄,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自给,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民在短期内难以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要求。由于农业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产品精加工项目少,产业化进程比较缓慢。

2.人才资源匮乏、科技水平低等社会条件不利于农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从总体上看,恩施州科学技术普及和应用水平相对不高,农民接受的文化教育,特别是农业科技应用技术比较落后,人力资源素质偏低,农业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的落后与自然资源优势的矛盾十分突出,现代科技在农村推广的难度比较大,人才稀缺、技术匮乏,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的劳作方式为主,农业生产活动的科技含量及水平都比较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3.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基地分散,结构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化与集群化生产

恩施州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该地丰富而有特色的农业资源。近年来,随着先进自治州的构建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农业基地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围绕以林特产品、中药材、高山反季节蔬菜、畜牧养殖为主的基地建设全面展开。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市场引导,基地建设大都以农户为单位,各自为政,造成基地建设出现了虽比较全面但却规模小的局面,基地多而分散,加工、仓储、运销等服务体系严重滞后,产品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不高,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过小,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体系,资源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4.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技术相对落后,对全州农业产业的牵引和辐射作用不明显,农业产业化进程慢

恩施州农产品深加工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品牌多、杂、小、弱,缺乏市场竞争力,知名品牌少,难以形成统一的整体竞争优势。由于加工技术、生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深层次加工比重小,产品档次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的需求。目前,恩施州围绕茶叶畜牧业及药材等主导产业,建设了以华龙村茶叶有限公司和施恩堂、希之源、长友、大派等一批以中药材、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但其生产加工规模小,销售环节实力薄弱,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收集等功能较弱;主导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差,给农民回报率低,致使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速度缓慢。

5.农村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农产品的开发起步晚,市场仍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恩施州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但由于农产品市场开发起步较晚,这种体制与目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一方面,由于绿色产品生产经营分散,致使农产品不能形成统一健全的营销网络和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辐射不够,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距离阻隔造成了物流、资金以及信息交流上的困难,给恩施州的产品市场拓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些年恩施州的绿色农产品除了个别的一些支柱性的产业可供规模生产出口外,其他大部分主要还是依靠小商贩收购、贩卖;龙头企业生产的绿色产品,虽有产品上的优势,却因生产规模比较小,还没有形成品种齐全的成熟市场,在专业化与规模化发展以及形成产业链和集群优势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