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开外汇储备真相:几个认识误区解析

揭开外汇储备真相:几个认识误区解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砖家”建议将一部分外汇储备无偿提供给老百姓使用,以便大幅度改善民生,达到外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对于这一荒谬要求,外管局官员以“外汇储备非老百姓血汗钱”为由,予以了坚决驳斥。起码对于中国的外汇储备是这样。让我们分析一下上面提到的那几个关于外汇储备的热点问题。

揭开外汇储备真相:几个认识误区解析

导读: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有关外汇储备如何使用的话题也越来越热络。

许多“砖家”建议将一部分外汇储备无偿提供给老百姓使用,以便大幅度改善民生,达到外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

对于这一荒谬要求,外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以“外汇储备非老百姓血汗钱”为由,予以了坚决驳斥。

但是,这一举动显然激怒了这些“砖家”,他们疯狂地声讨外管局的“不近情理”,甚至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外汇储备到底是谁的钱?外汇储备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不是人民的血汗钱,难道是脱离了人民的国家的血汗钱?难道是空中楼阁外管局凭空创造的血汗钱?或许外管局应该说“不是外国老百姓的血汗钱”,似乎还更合情理一些。

那么,外汇储备到底是谁的血汗钱?老百姓又是否可以无偿使用这些外汇储备呢?

如果我告诉你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于2013年3月突破了3.44万亿美元,你会有什么反应?是高兴还是沮丧?

也许你会说:这个问题太弱智了,钱多了还不好?当然是高兴了,傻子才沮丧呢!

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错了。事实上,钱多了未必是好事。起码对于中国的外汇储备是这样。不瞒你说,现在对于这笔庞大的外汇,已经开始有人愁得夜不能寐了——那就是中国政府。

道理很简单,外汇储备过多,就不好找使钱的地方了。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市场能够容纳得下如此庞大的资金;而且,外汇太多,用来换汇的人民币也会相应地多起来,大量的人民币涌入市场,势必造成流动性过剩的风险,同时也会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实施效果;另外,外汇过多也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导致更多的热钱涌入以及出口企业竞争力的下降。

总之,外汇多固然是一件好事儿,但如果外汇过多的话,则是一件不折不扣的烦心事儿了。(www.xing528.com)

但是,中国政府这一为钱太多而犯愁的姿态,却在民间掀起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轩然大波,在网络及各路媒体上引发了持续而巨大的争议。

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外汇储备是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可不可以直接分给老百姓?

(2)人民币升值会不会导致外汇储备缩水?

(3)外汇储备投资是否盈利越多越快越好?

其实,这几个话题并不新鲜,早在两年前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的时候,就已经被提了出来,并在社会上造成了广泛的影响,甚至导致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专门召开记者会予以澄清,《人民日报》发专文积极加持的事件发生。

但是,很明显民间舆论对外管局以及《人民日报》的说法并不买账,社会上各种质疑的言论、媒体上各种骂街的文章一度层出不穷,令外管局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被漫天飞舞的“板砖”折腾得焦头烂额。

打那以后,好歹有点风吹草动,这个话题便会反复发酵,水一再地被搅浑,让人们离事物的真相越来越远,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因此,彻底澄清这潭浑水,还老百姓一个真相,让这个影响社会和谐的、坑爹的所谓热点尽快冷却乃至完全终结,就成了一个当务之急。

让我们分析一下上面提到的那几个关于外汇储备的热点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