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汇率制度的演变与分析

汇率制度的演变与分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实行过多种汇率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两大类。

汇率制度的演变与分析

国际经济交往要求建立一个各国货币相互兑换的制度。在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实行过多种汇率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两大类。

1.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它有两层含义:①货币汇率是相对固定的;②汇率变动的幅度也是相对固定的。

固定汇率制起源于金本位制的时代。在金本位制下,货币的含金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因而汇率变化幅度很小,相对来说是固定的。金本位制崩溃后,纸币流通代替了金币流通,各国为了确定其纸币的价值量,通常以国家立法规定每一单位纸币的含金量,然后再根据各国间的纸币的含金量的对比来确定汇率。各国纸币含金量的对比所得出的汇率是中心汇率,即黄金平价,市场汇率只能在限定的幅度内围绕黄金平价上下波动。由于各国一般不会轻易变动纸币含金量,市场汇率波动较小,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属固定汇率制。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协定》规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则直接与美元挂钩,并通过美元来确定各国货币相互之间的交换比率。随着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和美元信用的不断下降,到1973年3月,各主要西方国家先后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随即宣告崩溃。

2.浮动汇率制度(www.xing528.com)

浮动汇率制度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的固定比价,也没有任何汇率波动幅度的上下限,而是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波动的一种制度。它是固定汇率制度解体以来各国汇率安排的主要形式,但是各国所实行的浮动汇率在具体内容上还是有区别的,进一步划分如下:

(1)按一国政府是否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分为管理浮动(Managed Floating)和自由浮动(Free Floating)两种。管理浮动是指一国在实行浮动汇率的前提下,出于一定经济目的,或明或暗地干预甚至操纵外汇市场汇率变动的汇率安排方式,这种受干预的浮动汇率又称为“肮脏浮动”(Dirty Floating);自由浮动是指一国政府对外汇市场不进行任何干预,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汇率变动的汇率安排方式,又称为“清洁浮动”(Clean Floating)。管理浮动汇率是目前浮动汇率的主要形式,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真正实行自由浮动,即便是美国、日本德国也不时地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2)按一国货币价值是否与其他国家保持某种特殊联系分为单独浮动(Independent Float)、联合浮动(Joint Float)和钉住浮动(Pegged Float)三种。单独浮动即本国货币价值不与他国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单独浮动,如美元、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等均采用单独浮动。

联合浮动又称蛇形浮动(The Snake System),它是指某些国家出于保护和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组成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在联合体内各成员国之间定出固定汇率,规定上下波动界限,而对成员国以外其他国家的货币汇率则采取共同浮动的办法。1999年1月欧元启动前,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的货币一直实行联合浮动。

钉住浮动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挂钩或与另几国货币所组成的“篮子货币”挂钩(即定出它们之间的固定汇率),然后随所挂钩的货币汇率的波动而波动。钉住浮动是在当前国际外汇市场动荡不定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汇率安排的主要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