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汇率制度选择的政策目的与影响因素

汇率制度选择的政策目的与影响因素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定的政策意图是汇率制度选择的政策目的。因为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较强。一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情况对汇率制度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赫勒提出了“经济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是由经济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否则,浮动汇率制就缺乏实行的条件。

汇率制度选择的政策目的与影响因素

由于汇率的特定水平及其调整对经济有重大影响,并且不同的汇率制度本身也意味着政府在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所以,选择合理的汇率制度是一国乃至国际货币制度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是一国政府的政策行为。它首先建立在一国所具有的特殊经济特征的基础之上;并且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所追求的政策目的不同,政府所选择的汇率制度也不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还受其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影响,受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制约。

一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是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小国比较适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因为小国一般与少数几个国家的贸易依存度较高,汇率的浮动会给它的对外贸易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小国经济内部的结构调整成本较低。相反,大国由于对外贸易的商品构成多样化及贸易的地区分布多元化,很难选择一种货币作为参照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加之大国经济内部结构调整的成本较高,并且往往倾向于追求独立的经济政策,因此,大国一般比较适于实行浮动汇率制。

特定的政策意图是汇率制度选择的政策目的。在一国政府面临较高的国内通货膨胀率时,政府的政策意图是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固定汇率制就比较受青睐。这时候若采取浮动汇率制,则本国的高通货膨胀使本国货币贬值,本国货币贬值又通过成本、工资收入机制等进一步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若一国政府的政策意图是防止从国外输入通货膨胀,则应该选择浮动汇率制。因为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较强。

一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情况对汇率制度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当两国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时,两国货币保持固定比价较有利于各自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之间,也适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如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

国际经济和环境制约着一国的汇率制度选择。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且资本流动规模日益庞大的背景下,一国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越是密切,本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越有限,则该国实行固定汇率制的难度很大。

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赫勒提出了“经济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是由经济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有经济开发程度、经济规模、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程度、相对的通货膨胀率等。如果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规模小,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单一(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进出口的地区相对集中,则该国倾向于实行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制。相反,对外开放程度低,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或进出口的地区分布多元化,国内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则倾向于实行浮动汇率制。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也集中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提出了汇率选择的“依附论”。这一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它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对外联系特征。发展中国家在实行钉住汇率制时,采用哪一种货币作为“参考货币”(被钉住的货币),主要取决于它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对外依附关系。从美国的进口在其进口总额中占很大比重的国家,或者从美国得到大量军事赠予或从美国大量购买军需物资的国家,同美国有复杂的条约关系的国家,往往将本国货币钉住美元;同法国有传统殖民地联系的非洲国家,则倾向于钉住法国法郎;同美国等主要工业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较为“温和”的国家,则选择钉住其他货币。

综合以上理论可以看出,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因素。(www.xing528.com)

(1)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一般来讲,经济活动规模大的国家,在经济上的独立性更强,更不愿意保持固定汇率而使国内的经济政策受制于其他国家;而经济活动规模小的国家,则正好相反。

(2)经济开放程度。经济的开放程度反映了一国与外部经济的联系程度,它可以用多种指标来反映,比如用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例、资本流动的规模占GDP的比例等。一般来讲,一国的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贸易品价格在整体物价水平中的比例就越大,汇率变动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影响也就越显著。为了在最大限度上稳定国内价格水平,越开放的国家越倾向于选择钉住汇率制。

(3)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即在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国际借贷等国际经济活动中使用本国货币的比率。只有本国货币是自由兑换货币时,才有可能采用浮动汇率制。否则,浮动汇率制就缺乏实行的条件。

(4)相对的通货膨胀率。与别国的通货膨胀率不同的国家,由于在经济政策上很难与别的国家取得协调,因此,在汇率上也难以与别的国家保持稳定而采取浮动汇率制;相反,与别国通货膨胀率差异较小或相同的国家,更易于实行固定汇率制。

(5)进出口贸易的地区结构。主要与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通常选择使本国货币与其货币钉住的钉住汇率制;而进出口贸易的地区结构表现出多元化的国家,则多采用别的汇率制度。

(6)与大国的经济政治依附程度。如果一国的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对于某一个大国的依附程度较高,则出于维护本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考虑,该国则会采取本国货币与该大国货币相挂钩的钉住汇率制;如果一国的经济、政治、军事不是依附于一个大国,而是依附于几个工业发达的大国,则该国往往采取让本国货币钉住这几个国家合成货币的汇率制度。

另外,还必须考虑到本国的其他一些条件,比如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法律体系的完备程度及经济信息的披露程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