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心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多样化格局

潜心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多样化格局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四五” 云南必须明确各类城市发展的特色方向以及主导产业。“十四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风正好加力,惠农正当时”。“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以更快的发展速度,通过人口集聚推进经济聚集,形成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消费领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格局,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情,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潜心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多样化格局

城市是生产要素高度聚集区,其规模经济、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十四五” 云南必须明确各类城市发展的特色方向以及主导产业。通过挖掘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塑造现代化城市精神,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聚,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实施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战略,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等举措,带动乡村与城市融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1.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十四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风正好加力,惠农正当时”。要继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继续深入实施《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工作成果等方面的统筹衔接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科学划分攻坚区、重点区、引领区,准确聚焦阶段任务,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云南美丽乡村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亮丽名片

2.积极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www.xing528.com)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以更快的发展速度,通过人口集聚推进经济聚集,形成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消费领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格局,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情,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进一步强化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壮大县域经济载体;构筑城市发展的文化灵魂,建设绿色人文城市,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以在城市上再造城市的思路,突出特色,避免“千城一面”。要做好城乡融合发展顶层设计,清除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健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启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改革,推动设立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完善PPP模式,提高民间资本收益预期。

3.优化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

进一步构建城乡互动、区域协调、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城乡新格局和“县城—中心集镇—村庄”协调发展格局,增强城镇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做强县城:推动城乡接合部、新城区开发建设以及旧城区改造提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层次;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做精做强“一县一业”,强化要素集聚和产业带动能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县城集中,实现县城居民市民化。做优集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补齐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完善提升商贸集市功能,促进发展基础好的小城镇升级为中心集镇。做美村庄:以“守护绿水青山、彰显特色优势、发挥多重功能、提供优质产品、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为导向,加强村庄规划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实现“一村一品”,打造“产业生态化、居住城镇化、风貌特色化、特征民族化、环境卫生化”的美丽宜居村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