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打造一支成功的团队:产品、用户、团队三要素

如何打造一支成功的团队:产品、用户、团队三要素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行动教育的王牌和尖刀产品就是“校长汇”,总共10门核心必修课再加上2018年逐步开设的3门重要选修课。于是,我们就会用定价乘以销量的方法,将“校长汇”这个产品的收入预先算出来。可称为“大、老、新”。比如,“校长汇”的总收入占了集团预算总收入的70%,其余的收入来自“赢利模式”。

如何打造一支成功的团队:产品、用户、团队三要素

首先是算产品。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究竟应该算什么产品?我们应该算产品中的产品,一定得是企业的王牌产品、尖刀产品。这是聚焦战略在预算目标管理上的体现。

比如行动教育的王牌和尖刀产品就是“校长汇”,总共10门核心必修课再加上2018年逐步开设的3门重要选修课。

在这10门必修课之外,“赢利模式”处于一个“开口课”的位置,它基本上是一个体验课,是一个浓缩版的MBA课程,涵盖企业经营管理最重要的各个方面:战略设计、产品研发、人才战略、用户战略、预算管理、绩效机制、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和资本杠杆。至于其他的10门必修课,大家可以发现,其实是对“赢利模式”各个版块更加专业、深入的探讨。因此,对我们来说,如果要算产品,肯定要算“校长汇”,因为它就是尖刀和王牌产品。于是,我们就会用定价乘以销量的方法,将“校长汇”这个产品的收入预先算出来。

其次,我们要算用户。通过算用户,我们才能够知道两个数据:一方面,我们能得知预算收入中的销量是从哪里来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得知总收入中用户的占比情况。

一般来说,我们会将用户分为三类:大用户、老用户和新用户。可称为“大、老、新”。将用户分成这三类之后,我们先算的是“校长汇”及各门课程的收入占比是多少。比如,“校长汇”的总收入占了集团预算总收入的70%,其余的收入来自“赢利模式”。

算出各门课程的收入占比之后,我们接着再算三类用户对总收入的贡献占比。比如,大用户占了30%,老用户占了40%,新用户占了30%。当然,这三类用户也会出现交叉和重叠,比如大用户或许就是老用户,比如有些新用户一开始就是一位大用户。这时候,我们同样要将具体情形算出来。(www.xing528.com)

最后,我们还要算团队。通过算团队,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去完成预算的收入目标。在算团队时,我们一般将全体员工分为三类人:高管、总经理;中层管理人员;基层员工。这三类人可以被称为“高、中、基”。

团队人员与上面的“大、老、新”相对应。高管和总经理专门负责大用户,中层管理人员负责老用户,这两者都主抓尖刀产品“校长汇”;基层员工则专门负责新用户,对应的是“赢利模式”新学员的招生工作。

就这样,我们从产品、用户和团队三个角度,对预算目标进行了一个预先的盘算。换一个角度讲,我们是将预算目标进行了更细化的分解,分别分解到产品、用户和团队上去。正是通过这样的预算,我们的目标管理才是可落地的,才不是空口说大话,我们后面的“做”才不盲目。

所以,我们有时候也将预算管理和目标管理称为“导航系统”。我们必须清晰地知道如何导航,预算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企业就不能真正实现盈利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