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访谈法:全面解读案例研究的核心方法

访谈法:全面解读案例研究的核心方法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进行访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访谈问题应该浅显易懂、简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访谈的目的是收集案例内容的详细资料,访谈记录则关系到访谈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程度。现场记录一般有四种类型:内容型记录、观察型记录、方法型记录、内省型记录。总的来说,访谈是获取案例研究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有效的做法是将通过访谈得到的资料与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资料交叉对比验证。

访谈法:全面解读案例研究的核心方法

访谈是案例研究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案例研究中用到的访谈通常是开放性的,访谈中可以向主要访谈对象提出有关某些事情的实时性与观点性问题。因此,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应该做到:第一,沿着自己的发问线索,就像在案例研究方案中设计的那样;第二,力争发问方式不带有任何偏见,以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贝克(1988)认为,提问方式为“怎么样”比“为什么”更好,因为后者可能会引起访谈对象的防卫心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请求受访者将他们自己的观点用事件形式描述出来,作为进一步询问的基础。

在进行访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访谈前,要对访谈的主要目标和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明确认识。可以事先准备好访谈提纲,覆盖访谈的主要内容,用以作为访谈过程中指导提问和检查遗漏的依据。访谈问题应该浅显易懂、简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在访谈过程中,也需要研究者根据实际访谈所认识到的问题或方面,对原先考虑不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

(2)不同的访谈阶段有不同的访谈目的。开始对当地情况不是特别了解时,可以采用开放性提问,随着问题的明晰,就可以对文献观点或研究者自己预设的问题进行提问。例如,研究者在研究社区里的邻避运动时,刚开始对参与者、参与过程、参与行为等情况不太了解,此时应尽可能先收集所有有关的邻避情况,对社区中邻避问题和现状有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将调研问题集中化。聚焦明确的调研问题后再回到社区进行二次调查。这时对第一次访谈中疏漏的问题、需要聚焦的问题以及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询问。

(3)访谈前最好应尽可能详细地了解被访者的情况,比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这一方面便于访谈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角色姿态,尽可能缩小访谈员和被访者之间的地位差别和心理距离,尽可能增加二者的共同语言,以建立融洽轻松的访谈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使访谈员对被访者在访谈过程中所谈的各种情况有一个更为准确、客观的理解。(www.xing528.com)

(4)在被访者回答问题过程中,访谈员要专心听,这样可以给被访者一种正式感、受尊重感和谈话有价值感。访谈员目光可以恰当与被访者保持接触,不轻易打断被访者的话,容忍沉默,进行认可性的回应,如“嗯嗯”“对”等言语行为及点头、微笑、鼓励的目光等非言语行为。

(5)掌握正确的记录方法。访谈的目的是收集案例内容的详细资料,访谈记录则关系到访谈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程度。现场记录一般有四种类型:内容型记录(记下被访者在访谈中所说的内容)、观察型记录(记下访谈者所看到的东西,如访谈的场地和周围的环境、被访者的衣着和神情等)、方法型记录(记下访谈者自己使用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被访者、访谈过程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内省型记录(记下访谈者个人因素对访谈的影响,如性别、年龄、职业、衣着、言谈举止、态度等)。访谈时,可以进行速记,访谈结束后再立刻补充细节,注意需要将自己放回到访谈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回忆被访者的原话。

(6)一些提高访谈信度的小技巧。访谈内容难免会受到情绪、记忆、理解等的影响而出现差错。为了增强访谈的信度,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首先,访谈者可以根据被访者回答中提出的点,故意提出一个相反的命题,从而确认被访者自己的主观理论;此外,在访谈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重复被访者的观点,一来能加深自己印象,二来能激发被访者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事件过程,三来也让被访者分辨研究者对观点的把握是否正确。

总的来说,访谈是获取案例研究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由于很多案例研究都是关于人的研究,特定的被访者能说明并解释人们所做的事情,见多识广的被访者还可以为特定情景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他们有助于研究者快速了解这一情景的早期情况,找到相关的资料来源。但访谈仅仅是口头陈述,因此避免不了一些通病——个人主观理解、存有偏见、描述不清、发音不准、理解不确切。有效的做法是将通过访谈得到的资料与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资料交叉对比验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