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戏曲发展历史:全面解读

中华戏曲发展历史:全面解读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戏曲的产生是与劳动密切相关的。宋代的科技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极大地推进和刺激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和最终形成。勾栏、瓦舍的存在为多种民间技艺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平台,使戏曲艺术的生发成为可能。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七行,这奠定了中国戏曲的角色体制。南戏的演出以出为单位,类似于今天戏曲演出的场和幕。

中华戏曲发展历史:全面解读

戏曲艺术并不是一突而就产生出来的,它是从无到有的一个渐进演化过程。

(一)中华戏曲的源头

1.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

在戏曲起源问题上,有人认为起源于远古时代巫术,因为在巫所进行的祭祀活动中,已经有了用歌舞表演来娱神的成分;有人认为起源于古代帝宫中优人的表演;有人认为起源于民间的说唱艺术。考古文物、原始岩画等都表明,原始社会先民的歌舞活动与生产劳动和神灵祭祀关系密切,部落战争祖先崇拜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戏曲的产生是与劳动密切相关的。进入奴隶社会后,周天子宫廷中有了用于庆祝的大型歌舞表演。而在宫廷以外的民间,歌舞娱神也成了全民性的民俗活动,比如用来求雨的“雩祭”和用来庆祝丰收的“蜡祭”等。可见,民间戏曲从它产生的源头上就是与民间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的。

2.先秦时期的“优孟衣冠”

先秦时期,出现了职业演员优,身份类似于今天的小品相声演员,是以滑稽表演为职业取悦观众的一类人。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优孟衣冠”的故事。尽管“优孟衣冠”还不能算作是真正的戏剧表演,但是已经有了装扮这种戏剧的重要元素,所以很多谈及戏曲起源的书籍中都要提到这个故事。

3.汉代的百戏和角抵戏

汉代时,中国戏曲有了缤纷多姿的百戏。汉代百戏中有一个著名的角抵戏叫《东海黄公》,讲述在今天山东境内东海郡的地方,有一个被称为黄公的人,他年轻时练过降妖除魔的法术,能够制服老虎,人皆称奇。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饮酒等原因,他的体力渐渐衰退,终于在一次与虎相搏的过程中被老虎咬死了。这个故事并不复杂,演出的时候也只有扮演老虎和黄公的两个演员。但是,这个故事在戏剧发展的历史上却十分有名,原因是它的表演有了一个既定的情节,演员演出的时候要遵照这个预先设计好的情节,不能随意发挥或即兴表演来改变故事的既定结局,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4.魏晋时期的《大面》《拨头》等歌舞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艺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南北朝出现了《大面》《拨头》等歌舞戏。《大面》是一种面具戏,讲述的是北齐兰陵王长恭长相俊美,以至于他到两军阵前交战时屡打败仗,所以他想出了一个戴着凶恶面具上阵吓唬敌人的主意,他这样做以后果然打了许多胜仗。《大面》这种歌舞戏后来传到日本,至今还有演出。这些歌舞戏在扮演人物、讲述故事等方面已经和成熟的戏曲十分接近了。

(二)隋唐的歌舞戏与参军

隋唐时期是国力空前强盛的时代,艺术上的交流与繁荣自然促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著名的歌舞戏有《踏谣娘》,表演已经是彻底的代言体了。

唐代的参军戏是在古代俳优的表演基础上形成的,主要以滑稽搞笑的问答为主,有苍鹘和参军两个角色,在一问一答之间相互调笑以取悦观众,很像今天的相声。这样一来,参军和苍鹘就成了戏曲滥觞期的两个角色的名称。

(三)杂剧和院本

(1)宋代杂剧。宋代的科技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极大地推进和刺激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和最终形成。艺人们开始在世俗的场所卖艺,在城市中出现了固定的演艺场所——勾栏。勾栏是一种为演艺活动搭建的棚子,大的勾栏有戏台、后台、神楼和腰棚,连成片的勾栏称为瓦舍。勾栏、瓦舍的存在为多种民间技艺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平台,使戏曲艺术的生发成为可能。当时东京汴梁的瓦舍中演出的杂剧《目连救母》,在农历七月十五即中元节前后要连续演出七天七夜。有了瓦舍和勾栏中的戏曲表演,就有了专门以戏曲演出为业的职业艺人和写作剧本的专门机构——书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民间戏曲的初级形态——宋代杂剧。宋代杂剧是在唐代歌舞戏和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民间说唱、歌舞等诸多技艺而综合形成的。宋杂剧的角色有末泥、装旦、副末、副净、装孤。末泥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同时还负责舞台演出等具体事务;装旦也称引戏,在剧中扮演女主角;副末和副净是从参军和花鹘两个角色演变而来的,主要以滑稽和搞笑的表演为主。

(2)金代院本。金灭北宋、宋室南迁后,杂剧演出形成了南北两个中心。南边的称为临安杂剧,北边的杂剧演出在金国的统治之下,以院本的称呼继续发展。金代把妓女居住的地方称为行院,由于当时对戏曲艺人的歧视和轻蔑,因此艺人居住和演出的地方也被称为行院。这样一来,原来的杂剧就有了院本这种新的称谓。金代院本的演出十分繁盛,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的剧目有690 种之多。(www.xing528.com)

(3)元代杂剧。在金代院本的基础上,产生了元代杂剧。元代杂剧在中国戏曲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和难以企及的高峰。由于元代杂剧是经由文人参与创作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属于民间戏曲。元代杂剧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佳作如林、名家辈出,关汉卿的《窦娥冤》《蝴蝶梦》,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等都是元杂剧中的经典传世之作。

(四)宋元南戏

(1)南曲戏文。民间戏曲完全成熟的标志是宋代的南戏,也称南曲戏文。北宋末年,今浙江温州一带已经有了南戏的演剧踪迹。它开始的时候是民间的歌舞戏谑表演,具有灵活生动的艺术特点,后来不断发展壮大,最后进入城市演出。南戏的产生继承了宋杂剧的演出传统,又吸收了大量说唱艺术的精华。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七行,这奠定了中国戏曲的角色体制。南戏的演出以出为单位,类似于今天戏曲演出的场和幕。它的创作主要是由书会这个民间剧本创作组织来完成的,当时的江南地区有很多这样的组织,如温州的九山书会、杭州的古杭书会等。这些书会里搞戏曲创作的人被称为书会才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编剧。他们大都生活贫困以卖文为生,创作的题材与风格具有十分强烈的民间性。

南戏的早期作品大都是反映家庭伦理婚恋生活的,如被誉为戏文之首的《赵贞女蔡二郎》和《王魁》,以及后来出现的《乐昌分镜》《张协状元》《韫玉传奇》等。元代的南戏最著名的有四部,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2)南戏的雅化。到了明代,南戏开始渐渐被文人雅化。元朝末年浙江的高明把鞭挞书生负心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写成了“全忠全孝”的《琵琶记》,这部作品甚至受到朱元璋的赞赏。由于统治阶级的喜好和提倡,在高明之后,邱溶、康海、邵灿等文人士大夫都介入到对南戏的创作和提升活动中来。参与南戏创作的文人不同于参与元杂剧创作的文人,元杂剧作家是穷困潦倒的书会才人,他们了解民间疾苦,因此创作时有民间立场。而明初介入南戏创作的文人都是朝廷命官,南戏在这些人的手里面目全非,从唱词到唱腔、主题等都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再是民间戏曲,于是南戏有了新的名称——传奇。明清的传奇在戏曲文学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有《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诸多传世经典。

(五)花部乱弹勃兴与花雅之争

明传奇的繁盛与昆山腔的发展紧密相联。昆山腔产生于江苏昆山,起期是村坊俚曲和市井小调,后来有个叫魏良铺的人对这种昆山的民间音乐进行了改良。改良之后的昆山腔形成了流丽悠远、清新绵长的独特风韵,被形象地称为水磨调。使用昆山腔表演的戏曲在明代受到各个阶层的喜爱,但是在文人不断的雅化之下,昆曲的剧本因为讲究用词和格律而变得让普通百姓越来越看不懂,清代以后,昆曲因失去普通老百姓作为观众而逐渐呈现衰落的趋势。

清代中叶,各种地方戏兴起,比起昆曲的“雅”,这些地方戏显得杂乱而鄙俗,因而被文人称为“花部”或“乱弹”。花部的“花”是杂乱的意思,除了有鄙视的含义外,也形容这一时期的地方戏如雨后春笋般种类繁多。

花雅之争

在文人们乐此不疲地雅化着民间戏曲的同时,民间戏曲也无时无刻不以草根般顽强的力量与文人戏曲悄悄地较量。清中叶开始的“花雅之争”就是民间戏曲与文人戏曲的一次较量。

(六)京剧的形成

徽班进京后,以演唱二黄调为主,这应该算作是京剧的早期阶段。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徽班吸收了来自湖北的汉调,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汉调中的西皮与徽调中的二黄合流,产生了皮黄腔,所以京剧也称皮黄戏。

清光绪二年(1876 年),很多北京的知名演员如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等南下上海演出,当时的《申报》率先使用了“京剧”之名称呼这种原来被称为“皮黄戏”的剧种。1919 年、1924 年梅兰芳两度率团赴日本,1930 年赴美国,1934 年赴欧洲,这些演出活动扩大了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也使京剧有了一个叫“国剧”的新名称。又因旧时北京叫北平,所以京剧也称平剧。

京剧是中华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京剧剧目词典》记载有5500 个剧目,其中有1200 多个传统剧目,许多优秀剧目如《打渔杀家》等不知作者名姓,它们一般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喜爱憎恶,表达出发自人民内心深处的理想和要求。许多京剧剧本都是从昆曲或地方戏的整本戏中摘出来的单出戏,结构精练,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人物性格描写集中突出,爱情戏少,历史戏多。还有一部分民间小戏如《小放牛》等,都唱小曲。这些都显示出京剧来自民间的艺术特色,多方面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性格品质,以及他们反抗侵略、压迫、剥削的英勇斗争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京剧的表演艺术在继承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昆曲及其他地方戏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和严格的表演手段和表演方法。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所以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这种情况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因此,京剧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京剧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凡在这些艺术要求上有所建树,真正做到了“继承、革新、创造”的艺术家,都成为京剧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除老生中的谭鑫培、旦角中的王瑶卿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人物外,近百年来还涌现了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数以百计的杰出表演艺术家,使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登峰造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