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电影发展史:戏曲电影的历史

江西电影发展史:戏曲电影的历史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电影传入中国的时候,最早的实验就是拍戏曲电影。任庆泰的戏曲电影实践是把电影当成工具来对待,在其中装入中国传统的内容,这有市场经营者的考虑,也有一名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敏感与创造。江西的戏曲电影走的是先在舞台表演上成功,再通过电影来推广的道路。拍成戏曲电影的五部电影都是传唱久远的佳作,得到了观众与专家的一致认可,才引起电影编导们的注意。戏曲的编导与电影的编导们形成合力,共同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戏曲电影。

江西电影发展史:戏曲电影的历史

戏曲是中国古老的大众娱乐形式,它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隋唐,成熟于宋元,形成了一套成型的固定的表演形式,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与欢迎。以地域与方言为特色,每个地方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戏曲品种。电影是19世纪末在法国出现的新的大众娱乐形式。当国内外的两种受众广泛的娱乐形式因缘相会时,它们不是一种斗争和排斥的关系,而是结盟与联姻,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戏曲电影。

当电影传入中国的时候,最早的实验就是拍戏曲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1850—1932)拍摄了“伶界大王”谭鑫培(1847—1971)的代表剧目《定军山》,这是中国最早的戏曲电影,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任庆泰在上海一家外国人开设的照相馆偷学了照相技术,又东渡日本,继续深造,1892年回到北京后开设了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谭鑫培是慈禧太后非常赏识的京剧大家,有“小叫天”的称号,晚清京剧舞台上老生行当的三大流派——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中,谭派影响最大,有“无腔不事谭”之说。他唱做俱佳,身段灵活,干净洗练,能在许多戏中表演独特的技艺性动作。任庆泰注意到电影刚传入中国时,许多人对“影戏”中表演的内容看不太懂,并不太感兴趣,他就想利用京剧名角的影响力来扩大电影的影响。任庆泰的戏曲电影实践是把电影当成工具来对待,在其中装入中国传统的内容,这有市场经营者的考虑,也有一名艺术家对于艺术的敏感与创造。他拍的很多戏曲片都是舞蹈性很强的,因为当时是无声电影,只有通过舞蹈来记录戏曲,打动观众了。

戏曲电影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很成熟了。1956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题词,极大地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戏曲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戏曲电影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作为电影的一个分类,戏曲电影不管从艺术表现形式,还是创作的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50年代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还就戏曲电影召开过座谈会或研讨会,对戏曲电影的艺术特点与美学特色作总结归纳讨论,并以此来指导创作。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戏曲电影,如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豫剧电影《花木兰》、越剧电影《梁山伯祝英台》、评剧电影《刘巧儿》等等。这个时期的戏曲电影的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再是任庆泰时期那种纯粹的影像纪录,而是有了艺术呈现与韵味。这是在中国美学基础上的电影探索,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途径。(www.xing528.com)

当时的戏曲电影类型呈现出三种风格类型,一是类似于舞台记录的纪录片,对戏曲演出的舞台作踏实的记录。不过,在记录舞台演出的同时,也用了电影的表现手法,如镜头的调动,丰富了舞台演出达不到的效果;二是把戏曲表演的特点与电影表现的特点相互融合,借长补短,相互彰显。如评剧的《花为媒》,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喜剧气氛的营造上,是电影所擅长表现的;在唱腔设计上又是戏曲表演的长项。《花为媒》的主演新凤霞的表演富有生活气息,并有自己独特的新派唱腔,成为戏曲电影的经典作品,江西的《珍珠记》《还魂记》就是这种类型。三是突破了舞台演出的框架,但还保留舞台演出的痕迹,属于中间派。如戏曲艺术片《杨门女将》突出了精忠报国爱国主义主题,塑造了一组古代女性群像。影片具有民族审美的特点,充分利用了电影表演的长处,在景别上尽量用长镜头,只为了完整展现演员表演的功夫和舞蹈性的动作,保持了舞台表演的完整性,在布景上增加了气氛的渲染,为电影表现增加感染力。《茶童戏主》是这类的佳作。

江西的戏曲电影走的是先在舞台表演上成功,再通过电影来推广的道路。拍成戏曲电影的五部电影都是传唱久远的佳作,得到了观众与专家的一致认可,才引起电影编导们的注意。戏曲的编导与电影的编导们形成合力,共同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戏曲电影。它们传承经典,反映时代,富有生活特色,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一开始就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不但为江西的戏曲文化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让赣地的影像从诞生落地就带上了江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基因,为赣地影像在80年代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