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电影史:戏曲电影的诞生

江西电影史:戏曲电影的诞生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影行政部门每年在下达影片摄制计划时,戏曲电影都得到了数量的保证。江西的戏曲电影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生产出来的。后来江西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地方戏采茶戏也步其后尘,拍成电影。戏曲电影是江西早期电影的特色,它巧妙地利用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了艺术形式的转换,既保存了著名戏曲艺术家的珍贵演出影像,又催生了江西本土电影的诞生。

江西电影史:戏曲电影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戏曲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电影作为大众化的影响广泛的现代艺术,两者的结合,是水到渠成的。戏曲电影成为一段时间电影创作的主流,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是戏曲事业的大发展,为戏曲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很多搬上银幕的戏曲剧目都是在剔除封建糟粕,保存原有精华基础上在全国戏曲文艺会演中脱颖而出的;另一方面戏曲电影形式受到了广大群众欢迎。在各级文艺领导的支持和戏曲艺术家、电影艺术家的努力创作下,戏曲电影不管在产量还是在艺术质量上都得到了提高。电影行政部门每年在下达影片摄制计划时,戏曲电影都得到了数量的保证。从1956年到1963年,每年的戏曲片产量都在10部以上,从而保证了戏曲剧种搬上银幕时在量和面方面的要求,为戏曲电影创作积累了经验。

除了戏曲电影数量上得到了保证,学术界也在不断探索讨论戏曲电影这种交叉的艺术形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戏曲电影的质量。戏曲界和电影界分别在1956年、1959年、1962年召开过三次戏曲电影会议,就戏曲电影的发展进行学理上的研讨,对戏曲电影类型的成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956年的会议在上海召开,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与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杂志《中国电影》联合举办。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什么是戏曲电影。一种观点认为,戏曲电影应是一种舞台艺术纪录片。戏曲电影用电影手段记录戏曲,把舞台大师卓越的艺术,记录为电影,作为专家们研究的资料和后辈学习的教材。善于运用镜头,引导观众准确地去欣赏戏。另一种观点认为戏曲影片应是一种新的样式的电影——一种民族歌舞的样式而存在,不必要再在前面冠以舞台艺术片这种意义含混的头衔。强调了电影导演在改编时的充分的自由,按照故事片的方法来对戏曲进行改造。第三种观点提出戏曲艺术片的概念,认为舞台艺术纪录片这个名称只应对根据舞台演出形式,近乎原封不动地进行拍摄,或者作为文献式、教材式的影片而使用,因此,把以戏曲为对象拍摄的影片,称之为舞台艺术纪录片。戏曲剧本改编为电影剧本,不应该仅仅从演出时间和长度上来考虑而应该更多地从电影表现的角度上来考虑,使原剧本的情节、人物、主题以及戏剧气氛,在银幕上得以更充分的体现和突出。二是探讨了戏曲表演特性和电影表演特性如何进行结合。有人认为要做到戏曲电影中戏曲表现电影化,主要途径是努力运用蒙太奇结构和镜头的转换变化,以及移动来造成舞台上所要求的戏剧性,并使其电影化。三是关于布景造型的讨论。由于表演动作的高度写意性,观众能在演员身上体会出一定的生活环境,这环境的形象又随着每个观众的不同生活感受而不同,舞台就成为美妙的充满想象的空间。戏曲的表现方式是写意与写实的统一,布景空间与表演空间的统一。总的一句话,就是戏曲的形式严重地排挤故事片那样写实的景。

1959年的会议由当时的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会上认为戏曲电影创作者对两种艺术形式都要熟悉,对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异要抱求同存异,互相促进的态度。作家老舍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对电影创作者提出了希望,一要有热爱戏曲的态度,二要大胆创造。戏曲电影要比戏曲的原来面貌更美丽,戏曲办不到的事,由电影技术给充实起来,使观众得到更多的享受,因而更爱戏曲。

1962年的会议是在戏曲电影出现了创作高潮以后召开的,所以此次会议主要对戏曲电影进行了总结。崔嵬作为成功的戏曲电影创作的代表,在会上作了《拍摄戏曲电影的体会》的发言,认为,戏曲片是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这种结合并不是谁代表谁的问题,而是互相依存、互相适应、互相补充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平列的,而有主次之分,电影要服从戏曲,不能离开戏曲这个基础,既要保持风格,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要打破舞台框框,利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要更加发挥戏曲艺术的特点,力求做到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优美动人。江西的戏曲电影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生产出来的。生产戏曲电影,必须要有丰厚的戏曲文化资源。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以歌舞演故事,寓教于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审美需求和习惯,许多人通过看戏这种方式,来形成自己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看法,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江西是戏曲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留有深厚的渊源。如今尚存的地方剧种有28个,已有七个古老剧种被文化部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项目:弋阳腔、青阳腔、宜黄戏、婺源徽剧、广昌孟戏、目连戏和赣南采茶戏。(www.xing528.com)

赣剧是江西的省剧,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才有的名字。在旧中国,赣剧叫江西班,流行于赣东北及闽南,声腔含高、昆、乱,行当为九行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为地方性的大剧种,有信河、饶河两大流派。赣剧在戏改的过程中,艺术家们不断地探索,并出现了一批有全国影响的戏曲作品。

采茶戏是江西的地方剧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是江西各地采采戏、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最初出现在茶农采茶时即兴表演时的节目,后来又与民间鼓舞互相结合,载歌载舞,内容、唱腔、表演形式上不断丰富,活跃在田间地头,并走向舞台剧场

赣剧《珍珠记》与《还魂记》借助于电影的力量,拍成了舞台艺术片。后来江西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地方戏采茶戏也步其后尘,拍成电影。戏曲电影是江西早期电影的特色,它巧妙地利用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了艺术形式的转换,既保存了著名戏曲艺术家的珍贵演出影像,又催生了江西本土电影的诞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