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油画风景之意境:情景交融的基础与创作条件

油画风景之意境:情景交融的基础与创作条件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真实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进行融合是产生动人作品的前提,所以说意境是主客观化合的结晶、相统一的产物,情景交融是意境产生的基础,也是创造意境最基本的条件。他拆意境为意与境,以“会”说明两者的交融。近人王国维也是将情与景确定为交融的关系,并将情景交融确定为意境的基础。意境必须立足于情景交融的基础之上,方能达到更深更高的艺术境界。

油画风景之意境:情景交融的基础与创作条件

1.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情与景在艺术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景真情切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宗白华先生通过对王安石、马东篱等古代诗人诗句的评析得出:“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13]他认为情景交融就是意境。一个画家如果没有真正地将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即使有再高超的技巧,他的作品也不会打动人,所以艺术作品的成功在于作品中是否注入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它是构成意境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知道,情感是主体意识,自然景物是客观存在,情感的流露与自然给予作者的感触是紧密相连的。自然的景物在现实中是具有客观的审美意义,一旦进入艺术作品就肯定会带上艺术家的情感色彩。艺术家在客观的景物具备了某种审美特征后,就会为之感动,从而激发出某种情思,但艺术家必须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才能从客观景象中感悟出美、感悟出生活的真谛 ,才能将其作为描绘的对象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所以真实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进行融合是产生动人作品的前提,所以说意境是主客观化合的结晶、相统一的产物,情景交融是意境产生的基础,也是创造意境最基本的条件。

在艺术意境中,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的关系表现为“情融内”、“景耀外”,“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谢榛《四溟诗话》卷四)。景是情的物化、外化、形象化,即所谓“景物所在,性情即于是焉存”(乔亿《剑谿说诗》);情是景的人化、内化、情感化,所谓“化景物为情思”、“景随情化”是也。所以,情和景的关系表现为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正是情景交融才构成了艺术作品的意境基础。情景交融是审美主体的审美认识与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相互关系的理论概括,是艺术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移到自然景物之中,深入地体会自然景物的情趣而产生的一种意趣。

最先谈到情与景的交融关系的是陆机的《文赋》。此后,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神与物游”的命题。他的这一命题就是主张“心境相得,见相交融”。唐时的王昌龄在提出意境概念时,一方面强调了意境的构成要素是情与景,另一方面也指出了情与景的交融关系。他在《诗格》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中都强调了情(意)与境(景)的契合交融,这与同时代的皎然“诗情缘境发”的观点是一致的。他所说的“景与理相惬”、“景与意相兼”就是后人所说的情景交融,他认为有意无景或有景无意的作品都是“无味”的,这“味”就是意境的审美特征,所以情景交融是意境高深的表现形式。

继王昌龄之后,晚唐司空图的“思与境偕”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情景交融的意义相同。晚王昌龄半个世纪的权德舆在《左武卫胄曹许君集序》中说:“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他拆意境为意与境,以“会”说明两者的交融。宋代苏轼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中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为妙处。”足以表露出情与景的交融。宋代以后,称情颂景蔚然成风,表述两者关系、意义的论断基本一致。姜夔云:“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范晞文《对床夜语》云:“情景兼融,句意两极。”张炎《词源》云:“情景交炼,得言外意。”明代谢榛《四溟诗话》说:“作诗必情与景会,景与情合,始可与言诗矣。”王夫之谢灵运的《邻里相送至方山》时云:“情景相入,涯际不分。”清代的方东树也在他的《昭昧詹言》中也多次使用这一术语,如评陶潜诗“清韵,情景交融,盛唐人所自出”,评陆游诗“情景交融,清空如绘,佳制也”。近人王国维也是将情与景确定为交融的关系,并将情景交融确定为意境的基础。至此,“情景交融”便流行开了,至今仍为人们所乐用。

本来景物是没有感情的,是作为主体的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作用于自然,在想象的过程中,在情感与景物的交融中,艺术家的情感得到了抒发、升华,从而使自然景物带上了人的情感色彩,所以意境的表达是离不开景物对人心灵的冲击和心灵对景物的感受的。这里艺术家的情感是由景物的启发而得到和提高的,艺术作品中的景象经过艺术家的情感熔铸而得到和丰富,从而形成了意境。没有情感和景物的这两种因素相互启发,就不可能生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正所谓“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正是由“我”到“物”的情趣随着“我”的情感变化而变化,景物被赋予了艺术家的情感色彩而有了情致,物随心动,又从而引起艺术家的思绪和情感的波动,这是由“物”到“我”,“我”的情思又随着“物”的变化而变化,是心随物动。总之,“心”与“物”相互作用、彼此渗透,其结果是出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就是通过“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产生的艺术形象把欣赏者引入能够进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使观者能够领悟到一种深远的艺术境界,获得无穷无尽的审美感受。

意境的根源来自于自然和现实生活,因此意境是从现实中来的。人类的天性就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同时也赞美生活、赞美自然。艺术家只有以他们特殊的视角和独特感受将自然和生活表达出来,以千锤百炼的各种艺术语言将自然和生活呈现在观赏者的面前,其作品才能给人以美的艺术感受。一幅画就是一个世界,它陶冶着人们的心灵,启迪着人们去追求和探索美。尽管艺术作品源自于现实生活,但它绝对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复制,只有深得生活和自然的奥妙,赋予情感和想象,酝酿足以表达意象的艺术形象和语言,才能在作品中获得意境。而一切意境的形成都以情感为基础,情感是意境的核心。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说:“一切美的感受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14] 所以意境生成,情为第一。

情景交融产生意境,而意境并不等于情景交融。意境必须立足于情景交融的基础之上,方能达到更深更高的艺术境界。

2.虚实相生,形神兼备(www.xing528.com)

虚与实是突显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因素之一,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艺术意境表现的又一特征。虚实论主要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虚实说,在老庄思想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道家老庄的“道”论和《易传》的阴阳说是虚实说的基础。老子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即“道”具无(虚)的属性,又具有(实)的属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15]即“道”是有(实)与无(虚) 的矛盾统一。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易传》说:“一阴一阳为之道。”“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道是阴(气)阳(气)的对立统一,同时也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宇宙天地之间,正是这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运动变化,造成了万物的生长和流转。

在以上这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虚实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渐趋成熟,其标志是陆机《文赋》的问世。到了宋代,文人赋诗作画喜引佛教禅宗理论。叶梦得曾说,作诗可有三种情况:一、随物应机,不住故常;二、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三、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其深浅。这三种情况,其实都是以虚论实的理论。画论主张作画应“咫尺有万里之遥”,并将虚实充分地运用在绘画之中。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16]水中月只是天上月的反应,镜中花只是现实中花的显示。所以它似月非月,似花非花。因“似”而具有真实性,因“非”而具有概括性,“似”就是“实”,“非”就是“虚”,这就是美感产生的基础,同时也能给欣赏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

清人笪重光在谈实境、空境、真境、神境时之所言,既说明了虚实相生是意境的基本特征,又强调了这两者在意境中的关系。凡意境深远的艺术作品最终均能给欣赏者提供一种“味外之旨”的审美感受。

中国古代画家之所以注重虚与实的表现,不仅和中国地传统思想文化相关,而且和他们的艺术创作观相关。古人尚神、尚韵,强调“以形写神”,“真景逼而神境生”,崇尚空灵虚静,讲“实景清而空景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因此中国画理中有“计白当黑”之说。画面中所画之处为实,留白之处就是构图的虚。实的部分即“山虽一阜,树虽一林”的特定形象,是一种既真且美、虽少而精、导向力强的形象,是作品中实的客观存在,蕴涵着概括性极强的艺术虚境;虚的部分就是作品中由“山虽一阜,树虽一林”所引发的“其间环绕无穷”、“此中掩映不尽”的部分,以及更深远的令人游目骋怀的象外联想部分,这是作品意境中不确定的颇难琢磨的部分,被古典文艺理论家称为“言所不追笔知至”。因此“实”是有限的,“虚”是无限的,这就是中国画的虚实关系。然而画面中的空白并不是空而无物,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所以,艺术作品总是以有限的生活场景引导人们认识无限的生活内涵,这是艺术价值的真正所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构成意境的因素使意境的审美特征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既是具体可感知的形象,又有充分想象的成分,因此它既具有形象的直接性、可感知性(落笔便定)又具有想象的流动性、深刻性(触则无穷)。中国绘画尤其是写意山水画虚实之中的实处之妙是从虚处而得的,虚处之妙是以实处相衬托而得的,这就造成古代山水画中实景与虚景的相互包容、渗透与变化,从而构成深远、疏旷、萧散的意境之美,使之产生耐人寻味的感觉和相应的情趣。

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这一命题也包含着虚与实的内容,也是对意境基本特征的概括。他提出的境与象可以说是和情与景、虚与实相通,他的境是由意、情而生发的一种艺术化境,也就是一种意境。象则是景,是客观的存在。这一命题说明境与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客观存在的象就没有境,不可能得到一种境界,境不能离开象而存在。当然“境生于象外”的命题还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意境的塑造与开拓,不以具备生动形象为最高境界,而是要求象外还必须有境,要求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绘以作用于欣赏者的想象力而形成一个意中之境,艺术作品只有做到象外有境,对于观赏者才能具有启示和引导的作用,也只有做到象外有境,境才能丰富,才能展现象所包容的魅力。

由此可知,意境是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生活形象化、概括化、典型化的反应,是画家的自我情感的体现,是其对生活进行加工、提炼和改造的结果。意境还有语言所不能言尽、更为深奥的内涵,正所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其中的奥妙也只有艺术家和观赏者才能体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