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重身份的组织者:隐秘的背后交易

双重身份的组织者:隐秘的背后交易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X协会作为内生性的农民组织,其员工大部分是当地居民。这些员工是社会经济的组织者,他们自己和家人也是社会经济的参与者。正是因为这样的双重身份,员工是社会经济实践的重要主体。X协会在招收工作人员上有着严格的标准。从2013年起,X协会开始重点招收本乡本土的年轻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农户进行综合服务。

双重身份的组织者:隐秘的背后交易

X协会作为内生性的农民组织,其员工大部分是当地居民。这些员工是社会经济的组织者,他们自己和家人也是社会经济的参与者。正是因为这样的双重身份,员工是社会经济实践的重要主体。X协会在招收工作人员上有着严格的标准。X协会的赋权工作也主要聚焦在员工身上。

宋菱提到她认为入选协会团队需要有至少三个标准:一是热爱农村工作,真正能够愿意在农村扎下根基;二是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吃苦精神,抗得住各种工作压力;三是面对外界的不同舆论能够顶得住压力,不怕冷嘲热讽。

协会工作时间比较长、年纪稍大的骨干们大多数是最初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在2011年以前他们都是兼职,没有工资。2011年之后,协会逐渐有稳定的盈利,于是开始向员工们发放工资。初期的工资平均水平为每人每月800元。2013年开始,由于协会的业务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资金互助业务盈利较多,员工的月工资逐渐提高到1000元到3000元不等。

X协会之前从附近的农校招收了两批大专生。但是,多数人在工作一到两年后都选择离开。协会认为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年轻人走掉很可惜。之后,X协会开始反思大专生流失率高的原因:一是很多人是外地甚至是外省人,在当地有诸多不适应;二是不少人从农村老家到城市念书,现在又回到农村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和他们的期待有差距。反观当年的妇女骨干为何能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继续留在协会?她们大部分是本地人,自家有土地或者有其他的生计。协会的工资对于她们来说只是一个补充。她们在协会工作之余也可以适当照顾家里。

从2013年起,X协会开始重点招收本乡本土的年轻人。一是通过老员工的社会网络吸纳当地回乡青年,二是在与农户交流时发现合适的人员并主动吸纳。本土的年轻人相较于外地大专生更容易留得住。他们对家乡有感情。在城里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协会可以在家门口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和工资。

2013年笔者调查时,X协会一共有56个全职工作人员。他们将X协会称作“X社区”,将自己称作“社区辅导员”。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农户进行综合服务。辅导员分散在X协会不同的部门,除了承担各部门相关工作外,每人负责50到200户农户不等。X协会要求每个辅导员为服务的农户建档,搜集包括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农作物种植状况等在内的各项基本信息。辅导员还要了解农户在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并为农户设计服务方案。X协会编写了社区辅导员手册。表8.1展示了手册中规定的辅导员部分日常服务任务。

表8.1 X协会社区辅导员日常服务任务(摘录)(www.xing528.com)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以入户为主。大量的入户走访,让他们与农户建立起信任关系,通过影响农户的理念和行为来建设社区。除了表8.1中的任务之外,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还包括帮助农户进行科学地田间管理、销售农产品等。由表8.1也可以看出,甚至引导农户的日常行为也被纳入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比如教育农户少在居住区域使用汽车喇叭等。如此广泛的工作内容对辅导员的能力和价值观提出了双重要求——既要能踏实做事,又要认同协会的理念,并且愿意将这些理念推广给农户。由于大部分的辅导员是本地的农民,并没有社区工作的经验,因此不断提高员工能力、更新员工的理念成为X协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构成了对员工的赋权过程。

图8.1 X协会社区辅导员入户调查

图8.2 X协会社区辅导员记录农户的棉花生长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