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仓库温湿度控制与调节措施

仓库温湿度控制与调节措施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维护仓储商品的质量完好,创造适宜于商品储存的环境,当库内温湿度适合储存时,就要设法防止库外气候对库内的不利影响;当库内温湿度不适宜商品储存时,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库内温湿度。通风,就是利用库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产生的气压差,使库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来达到调节仓库内温湿度的目的。根据梅雨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仓库温湿度管理工作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进行。

仓库温湿度控制与调节措施

为了维护仓储商品的质量完好,创造适宜于商品储存的环境,当库内温湿度适合储存时,就要设法防止库外气候对库内的不利影响;当库内温湿度不适宜商品储存时,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库内温湿度。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密封、通风和吸潮相结合的方法来调节库内温湿度。

1.密封

密封,就是把商品尽可能严密地封闭起来,减少外界不良气候对商品的影响,以达到安全储存的目的。

釆用密封的方法要和通风、吸潮结合运用。如运用得当可以起到防潮、防霉、防热、防溶化、防干裂、防冻、防锈蚀、防虫等多方面的效果。

密封保管应注意如下事项:密封前要检查商品质量、温度和含水量是否正常,如发现商品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或包装材料过潮,也不宜密封;密封的时间要根据商品的性能和气候情况来决定;怕潮、易溶、易霉的商品,应选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时节进行密封。

常用的密封方法有整库密封、小室密封、按垛密封、货架密封以及按件密封等。

2.通风

空气是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的,气压差越大,空气流动就越快。

通风,就是利用库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产生的气压差,使库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来达到调节仓库内温湿度的目的。库内外温度差距越大,空气流动就越快;若库外有风,借助风力更能加速库内外空气的对流,但风力不能过大(风力超过5级,灰尘较多)。正确地进行通风,不仅可以调节和改善库内的温湿度,还能及时地散发商品及包装物的多余水分。

按通风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利用通风散热和利用通风散潮两种方法。

(1)利用通风散热。有些商品怕热,但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如玻璃或塑料桶装的化妆品,以及其他易挥发的液体商品,在湿度高的季节里,只要库外温度低于库内温度,就可以进行通风降温。

(2)利用通风散潮。要根据库内外温度、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对比,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能否通风。由于商品的吸湿性能主要与相对湿度有关,而在一定的湿度下,相对湿度的变化又是由绝对湿度所决定的,因此利用通风来降低库内相对湿度时,必须以绝对湿度为依据来对比库内外情况。当库外绝对湿度低于库内时,才能进行通风。为了散发商品包装苫垫材料的水分或地面潮气而进行的通风,必须有干燥的空气,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在库内相对湿度大于库外,库外相对湿度最小(最好在7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3.吸潮

梅雨季节或阴雨天气,当仓库内湿度过高,不适宜商品保管,而库外湿度也过大,不能进行通风散潮时,可以在密封的仓库内用吸潮的办法降低库内湿度。仓库吸潮的方法一般有“吸潮剂吸潮”和“机械吸潮”两种。常用的吸潮剂有生石灰、无水氯化钙木炭、硅胶以及新型高效的分子筛吸潮剂等。机械吸潮是近年来仓库普遍使用的一种去潮方法,它是利用空气吸湿机,把库内的湿空气通过抽风机吸入吸湿机的冷却器内,使它凝结成水而排出。吸湿机一般适用于储存棉布、针棉织品、贵重百货、医药仪器、电工器材和烟糖类商品的仓库去湿,它具有吸湿率高、效果显著、成本低、操作简便、无污染等优点。(www.xing528.com)

除上述几种调控温湿度的方法外,还可以用幕隔潮、空调器调温、加湿器加湿等方法调控温度或湿度。

知识拓展:梅雨期的温湿度管理

所谓梅雨,是指长江中下游初夏的连续阴雨天气。我国传统夏历的节气中就有“入梅”“出梅”的日期。一般“入梅”在“芒种”的节气内,而“出梅”大致在“小暑”节气内,因为在这段时期内商品容易发生霉变,因此梅雨又可称为“霉雨”。

如何确定“入梅”“出梅”,气象学上也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一般是平均气温升高到23℃,空气相对湿度上升到90%左右,在一次比较明显降雨后,无连续晴天在4天以上,称为“入梅”;当气温高于28℃,在一次较大降雨后,相对湿度下降到80%以下之后,有一段长时间的晴天,称为“出梅”。

据资料统计,梅雨期内降水量很大,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5%~33%。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雨量多、雨日长、湿度大、云多、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较弱(一般稳定在风速1~2.5米/秒)。降水多属连续性,偶尔也有强降雨和雷暴。

根据梅雨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仓库温湿度管理工作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梅雨前的准备工作。在这段时间内主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自然通风散潮,使储存商品及其包装充分干燥,在3、4、5月内,抓住可以多通风的时机,使商品及其包装,以及库房内墙面、地坪尽可能地降低水分,以便能应付梅雨期内高温空气的侵袭。在此期间还要抓紧做好库房内门窗的维修工作。对库房内所挂的温湿度计做一次必要的校正。

第二阶段:梅雨期的严格防潮。严格控制库房门窗启闭,以防止库房商品吸收库外大量的水蒸气

第三阶段:梅雨结束以后。

刚刚“出梅”,天气虽已放晴,库外气温骤升,但此时大雨始晴,地面上积累了大量的水分,蒸发旺盛,空气中水蒸气量大大增加,此时库外因气温升得很快,水蒸气量未达到饱和,相对湿度反而偏低,在此期间千万不可盲目通风。这是因为绝对湿度必然是库外大于库内,库内外温差也很大,如让库外温暖潮湿的空气进入库内,极易出现凝露水、水淞、地坪返潮。

天气已放晴了一些日子,蒸发也有所减弱,库外空气中水蒸气量已有所降低。此时不但要对比库内外绝对湿度,更重要的还要将库外绝对湿度对比库内垛底和地坪温度下的饱和湿度。如果库外绝对湿度高于库内垛底和地坪温度下的饱和温度,则必然会发生地面出水的危险。同时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库外温度高于库内,库外绝对湿度略大于库内的局面。如果是“温差”大于“湿差”,可能会出现利用自然通风“提温”降潮的机会。所以,在此阶段内必须耐心细致地做温湿度对比。

梅雨后已晴朗了一段时间,气候进入“三伏”阶段。此时可加强库内外温湿度对比观察,发现库外绝对湿度小于库内时,即可通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