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应链智能化:零时差、零距离、零成本的新特点

供应链智能化:零时差、零距离、零成本的新特点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传递零时差、零距离、零成本,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融合,赋予供应链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化新特点。自然灾害、地缘政治、恐怖主义威胁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供应链风险,加强供应链风险管控和增强供应链弹性,成为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供应链智能化:零时差、零距离、零成本的新特点

1.高度信息化、智能化

高度便捷和集成的信息技术是现代供应链的基础。信息传递零时差、零距离、零成本,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融合,赋予供应链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化新特点。现代供应链依托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实现对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系统管理,对企业制造场所、营销体系、财务系统、人员配置的统筹协调,对全球范围内多工厂、多地点的跨国经营运作,推动企业从传统供方驱动生产模式转向需方驱动生产模式,更好地实现顾客满意的核心目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促进智慧物流、智能仓库、智慧供应链等智能平台的诞生,推动供应链全链条信息共享和可视化,实现供需两端精准匹配和企业无缝衔接,极大地提升供应链的敏捷性。

2.标准化、规范化

供应链的数据信息标准化、管理流程标准化和物流标准化是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前提,也是现代供应链的重要特征和基础要求。早期供应链管理是很多单个企业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的自发行为,业务活动大多通过人工控制、一次性非标准服务来实现。随着供应链管理模式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供应链体系中来,必然要求不同主体之间贸易、资产、业务等实现快速便捷对接,标准化、规范化由此而生。信息技术推动供应链领域标准体系加速完善,如GS1,现代供应链成员之间经济活动更多通过信息管理、标准化服务实现,效率效益大幅提升。

3.全球化、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许多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全球化体系当中。为有效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国内外许多大企业纷纷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挑选供应商,建立生产与研发基地,构建全球销售与售后服务渠道,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供应链。全球供应链是现代供应链的空间范围拓展的表现,也日益成为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载体。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选取最有竞争力的合作伙伴组成供应链,极大地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www.xing528.com)

4.绿色化、低碳化

随着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逐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绿色供应链作为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应运而生。德国、日本等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通过立法、国际合作等措施,引导供应链的绿色化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现代供应链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供需匹配,最大限度地降低商品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加速资金周转,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浪费和库存、土地、资金的无效占用,天然具有绿色化、低碳化的特征。

5.复杂化、风险化

当前,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供应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网链结构,从过去固定选择少数几个供应商演变为动态选择多个供应商,市场不确定性空前增加,一旦关键环节“断链”或受到外部因素冲击,可能会导致整个供应链运转停滞,甚至演变为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经济金融风险自然灾害、地缘政治恐怖主义威胁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供应链风险,加强供应链风险管控和增强供应链弹性,成为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