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首次为人才引进开绿灯

上海首次为人才引进开绿灯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菊副市长听了我的分析以后说:“你的说法也有道理,我们上海也应该对人才实行开放政策。”他当场问人事局石涛局长:“上海的开发区如果实行这种对人才倾斜的政策,会有哪些社会影响?”从此我们就为开发区的人才引进打破了屏障,开了“绿灯”。后来浦东新区等都推广了这一政策,上海引进人才的渠道由此获得了开放。

上海首次为人才引进开绿灯

开发区的发展需要多种资源引进,其中人才资源是多种资源中的核心资源。

1989年初,黄菊副市长由市人事局石涛局长陪同来开发区,就开发区条例中引进人才政策的条款进行调研。黄菊副市长问我们:“上海户口紧张,城市建设欠账多,住房很紧缺,但你们开发区要放开户口引进人才,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考虑的?”当时上海的户口很紧张,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工作,夫妻两人两地分居的话,就需要由单位出面向人事局申请,先要按年资排队,争取分配名额。每引进一个人就必须要缴纳城市建设费4万元,如果是引进人员连家属一家四口,那么就要交付16万元,单位不堪重负。

我向黄菊副市长介绍了当时发达国家不同的户籍制度,说:“我们现在的户口政策,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就叫移民政策。他们的移民政策只有两种:资金移民和智力移民。香港、台湾地区有很多人带了一百万美金到美国购置房产,就可以取得绿卡,这叫资金移民;大陆的教授被美国的政府或企业聘用,留在美国工作,也给绿卡,这叫智力移民。您看发达国家对智力移民是持开放政策的,何况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国内的人才如果还不开放,科技人员进不来,就很难发展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

黄菊副市长听了我的分析以后说:“你的说法也有道理,我们上海也应该对人才实行开放政策。”他当场问人事局石涛局长:“上海的开发区如果实行这种对人才倾斜的政策,会有哪些社会影响?”石局长说:“漕河泾现有的开发区只有5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多,高新技术人才进来对上海人口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于是,黄菊副市长当即表示同意开发区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回去即向朱镕基市长作汇报。后来由朱市长签发的《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审议,其中第七章“人才管理”第三十七条,就写进了“经市人事等部门批准,外地优秀科技人员可以到开发区工作,并报进本市户口;经市人口控制部门批准,可以减免缴纳城市建设费”的条文。从此我们就为开发区的人才引进打破了屏障,开了“绿灯”。(www.xing528.com)

为此,人事局专门在开发区设立了人才服务交流中心,凡是开发区内的三资企业海归企业和国内来开发区的国企、民营高科技企业,都可以向全国招聘引进高科技人才。

漕河泾开发区的历史证明,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后来浦东新区等都推广了这一政策,上海引进人才的渠道由此获得了开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