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富本体在马克思视角下的探索

财富本体在马克思视角下的探索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对此有着自己的一番思考。对于身处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来说,财富又意味着什么呢?通过对马克思财富本体的深刻阐发,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的财富本体论与前人不同和相同之处。马克思在前人基础上发现财富背后的社会本质,究竟有何重要意义?由此马克思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从社会存在本体论和人类生存论的视角找到一条人类解放道路,实现财富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有机统一。

财富本体在马克思视角下的探索

“物质本体”(Ontology)研究早在巴门尼德提出“存在”(Being)概念时就有了,马克思反对空泛地谈论“物质”,认为作为抽象概念的物质本身就是虚无。“非对象性存在物就是非存在物”〔1〕,存在者本身只有为人存在,它才能获得自己的存在,即它为别人存在和别人为它存在。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对抽象物质本体论的超越,但这并不等于说马克思没有自己的物质观,没有对物质本身的看法。只不过他的物质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既从“人与物的关系”的视角来考察物质,又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考察物质,询问“存在者”背后的存在意义,这也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的意义所在。财富对于人和社会发展来说,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对此有着自己的一番思考。

人类思想史上,中国的贤哲们大都主张安贫乐道、不要刻意追求财富,西方近代以前有些哲学家甚至把财富看作万恶之源,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又把追求财富看作唯一目的。从现实层面而言,当代社会有人为获得财富不择手段,视财如命;有人因为得不到财富而仇视和贬低财富,乃至铤而走险;也有人勤勤恳恳,勤劳致富。对于得到的财富有人将之用于个人享乐,尽情挥霍;有人又将它回报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关于财富现实的众生相。古今中外无论是哪一种财富行为都折射出人们对于财富和人、财富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财富存在对人以及人类社会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它的回答肯定有所不同。对于身处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来说,财富又意味着什么呢?通过对马克思财富本体的深刻阐发,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的财富本体论与前人不同和相同之处。马克思在前人基础上发现财富背后的社会本质,究竟有何重要意义?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来解读财富,既认识到一般社会财富存在的共通之处,又深刻穿透财富背后的“属人关系”。由此马克思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从社会存在本体论和人类生存论的视角找到一条人类解放道路,实现财富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有机统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