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优化方案

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形式或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两种。综合结转可以按照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计划成本结转。因此,对于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这一综合性项目的成本,必须按原规定的成本项目进行分解、还原,恢复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半成品成本结转方式优化方案

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形式或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两种。

(一)综合结转分步法

它的特点是将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成本,不分成本项目而是以综合金额全部计入到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当中,集中反映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综合结转可以按照半成品的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半成品的计划成本结转。

1.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

在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的情况下,如果半成品实物不通过仓库收发,则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直接转入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半成品”成本项目;如果半成品实物通过仓库收发,则由于各月所产半成品的实际单位成本往往不同,因而所耗半成品的单位成本也有一个计价问题,半成品可以同材料核算一样,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

例5-1 某工厂生产的甲产品需经过两个步骤进行连续加工完成。所需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一步生产完工的甲半成品交半成品库,设“自制半成品”账户进行核算,月初库存甲半成品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5 700元;第二步从半成品库领用后继续加工生产出甲产品,领用的半成品按实际成本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该厂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两个车间的月末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8月份该厂有关产量、成本费用资料如表5-1、5-2所示。

表5-1 产量资料 单位:件

表5-2 成本费用资料 单位:元

根据以上资料,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分车间(步骤)设立“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如表5-3、5-5所示。

表5-3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1)根据第一车间的半成品交库单,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自制半成品——甲半成品 175 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车间(甲半成品) 175 500

根据第一车间所生产的甲半成品交库单及第二车间领用半成品的领用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如表5-4所示。

表5-4 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半成品名称:甲半成品

甲半成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92

发出甲半成品成本=950×192=182 400元

(2)根据第二车间半成品领用单,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产品) 182 400

贷:自制半成品——甲半成品 182 400

表5-5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3)根据第二车间产成品交库单,编制结转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74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车间(甲产品) 274 000

2.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

综合结转分步法中上一生产步骤转入的自制半成品成本是综合了多个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以后,登记在下一生产步骤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专设的“半成品”)一个成本项目当中。这样虽简化了成本计算手续,但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不能按原始成本项目提供成本资料,不符合产成品成本项目构成的实际情况,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因此,对于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这一综合性项目的成本,必须按原规定的成本项目进行分解、还原,恢复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成本还原,就是将本月产成品成本当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采用逐步还原,以取得按最初原始成本项目所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成本还原的方法是按照反工艺顺序进行的,即从最后一步骤产成品中所含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开始,逐步分解还原,直到第一步骤为止;然后,将各生产步骤还原后的相同成本项目的数额加以平行汇总,即可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实际总成本。成本还原的具体计算方法:一是综合比率还原法,二是项目比重还原法。

(1)综合比率还原计算法

综合比率还原法,又称系数计算法,是按照本月完工产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综合成本占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总成本的比例进行成本还原。计算公式如下:

还原的某步骤各成本项目值=该步骤本月完工半成品的各成本项目费用×同一步骤的综合还原率

例5-2 以表5-5的资料说明产成品的还原方法。表中产成品成本为274 000元,其中所耗用的自制半成品成本为181 000元,按其占第一步骤(车间)生产成本明细账中本月所产该种自制半成品总成本175 500元的比例,分解还原成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其计算过程为:

还原的第一步骤各成本项目值:

产成品还原后的各成本项目金额:

(www.xing528.com)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还原一般是通过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表5-6)进行的。

如果产品的生产步骤不止两步,那么在进行一次还原后,还会有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则应继续还原,直到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全部分解成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为止。

表5-6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值得说明的是,成本还原的对象或目标是产成品成本当中所包含的半成品综合成本;还原后与还原前的产成品实际总成本一定是相等的,成本还原只是恢复了产成品成本的原始构成情况,并不会增加或减少产成品的实际总成本。

(2)项目比重还原计算法。

项目比重还原法是按照本月产成品所耗各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比重(即成本结构)进行分解还原。计算公式如下:

还原的某步骤各成本项目值=产成品耗用的该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同一步骤的各分项还原比重

仍以表5-5的资料说明产成品的还原方法。

计算第一步骤的各分项还原率:

计算还原的第一步骤各成本项目值:

计算产成品还原后的各成本项目金额: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结转分步法结转半成品成本时,从各步骤的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可以看出各步骤产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的水平,从而有利于各生产步骤的管理。其不足之处是,如果从管理上要求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资料,就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工作繁重,增加了核算工作量。因此,这种结转方法比较适宜在管理上要求考核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而不要求进行成本还原的情况。

(二)分项结转分步法

它的特点是将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成本,按照原始成本项目分别计入下一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里相对应的成本项目当中,分项反映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账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

同样,分项结转可以按照半成品实际成本结转;也可以按照半成品计划成本结转,分成本项目调整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大多采用按实际成本分项结转的方法。

关于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转入的上一步骤半成品各成本项目金额有两种列示方式:数字合并式和数字单列式。合并式是将上一步骤数字直接并入本步骤各项目数字当中,一起参与分配;单列式是将上一步骤数字在本步骤各项目当中单独反映,分别进行分配。尤其在约当产量法下,单列式可以使分配结果更为准确。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月末在产品成本可以采用定额比例法或定额成本法计算,这样,各成本项目就不必分设“上步骤转入”和“本步骤发生”两个栏目进行单列式反映和分配,而可以直接以成本项目列示。

例5-3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由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车间继续加工,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各车间在产品加工程度均为50%,原材料系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产量资料、定额及生产费用资料如表5-7、5-8所示。

表5-7 产量资料 单位:件

表5-8 定额及生产费用资料 单位:元

根据上述资料,登记“第一车间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计算完工半成品成本,如表5-9所示。

表5-9 第一车间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上表中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的计算:

直接材料=50×100%×200=10 000元

燃料和动力=50×50%×50=1 250元

直接人工=50×50%×30=750元

制造费用=50×50%×40=1 000元

根据第一车间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分成本项目转入“第二车间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相同成本项目中,如表5-10所示。

表5-10 第二车间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上表中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的计算:

直接材料=30×200=6 000元

燃料和动力=30×(50+60×50%)=2 400元

直接人工=30×(30+20×50%)=1 200元

制造费用=30×(40+10×50%)=1 350元

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可以直接、准确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但是,这一方法的成本结转工作比较复杂,自制半成品成本明细账也要分成本项目进行登记,成本的计算、结转和登记的工作量比较大。因此,分项结转法一般适用于在管理上并不要求分别考核各步骤完工产品所耗上步骤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而只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半成品和产成品成本的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