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方法:成本分析优化技巧

常用方法:成本分析优化技巧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率分析法主要有三种:相关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趋势比率分析法。成本指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把成本指标分解为若干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才能明确成本指标完成好或差的原因和责任,这就需要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

常用方法:成本分析优化技巧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分析期的实际数与某些选定的基准数进行对比,从而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采用比较分析法时,由于分析的目的不同,对比的基期数也有所不同。常用的对比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本期实际与计划或定额指标;②本期实际与前期(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先进水平)的实际成本;③本企业实际成本指标(或某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

在基数的选择上要注意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企业所属行业的一致性,对比指标内容的一致性,对比时期的一致性,指标数值计算方法的一致性。另外还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和一些非常规事件对企业成本变化的影响等。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和对比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进行数量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三种:相关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趋势比率分析法。

1.相关比率分析法

相关比率分析法是把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出比率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通常计算的相关比率有:产值成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利润率、存货周转率等。通过若干期同类比率的对比,就可以据以分析和比较生产耗费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情况和程度。在实际工作中直接进行有关数值大小的比较,有时并不一定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某企业去年的收入为200万元,今年的收入为300万元,通过直接比较,我们可以认为是盈利在增长;但如果该企业去年的成本为150万元,今年的成本为250万元,那么其利润就没有增长,这样就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但如果应用成本利润率进行比率分析,去年的成本利润率为0.33,今年的成本利润率为0.2,说明今年的投入增大了,但利润却没有提高到相应的数值,情况不容乐观。

在采用比率分析法进行分析时应考虑的影响因素有:对比项目一定要具有相关性,计算时数据范围要保持口径一致,衡量标准的选择要具有科学性

2.构成比率分析法

构成比率分析法是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并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比如,计算资产中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分别占总资产的比重是多少,可以考察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利用构成比率分析,计算产品成本中各个成本项目分别占成本总额的比重是多少,观察产品成本结构是否合理,通过对成本结构的调整达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某成本项目构成比率=该成本项目金额÷该产品成本总额×100%

3.趋势比率分析法

趋势比率分析法是指对某项经济指标的不同时期数值进行对比,计算出比值,分析其增减变动的速度和发展趋势的一种方法。由于计算时采用的基期数值不同,趋势比率又分为定基比率和环比比率两种形式:

定基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100%

环比比率=分析期数值÷前一期数值×100%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称连环替代法,是指把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并分别计算分析各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成本指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把成本指标分解为若干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才能明确成本指标完成好或差的原因和责任,这就需要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

运用因素分析法,必须确定某项分析指标的构成因素和各因素的排列顺序。明确各因素与分析指标的关系,如加减关系、乘除关系、乘方关系、函数关系等,并根据分析的目的将各因素进行分解,以测定某一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提供方向。

因素分析法在具体应用中又分为两种方法: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

1.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为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www.xing528.com)

连环替代法运用程序:①根据指标的计算公式确定影响指标变动的各项因素。②确定各项因素的排列顺序。各因素排列的顺序要根据指标与各因素的内在联系加以确定,一般是数量因素排列在前,质量因素排列在后;用实物与劳动量表示的因素排列在前,用货币表示的因素排列在后;主要因素与原始因素排列在前,次要因素与派生因素排列在后。③按排定的因素顺序对各因素的基数进行计算,确定综合指标的基期数值。④顺序将前面一项因素的基数替换为实际数,将每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与其前一次替换后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顺序算出每项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几项因素就替换几次。⑤将各因素的影响(有的正方向影响,有的反方向影响)数值的代数和,与指标变动的差异总额核对相符。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关生产资料如表6-4所示。

表6-4 某企业甲产品生产资料表

要求: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

材料费用总额计划指标:180×10×5=9 000元 ①

第一次替代:200×10×5=10 000元 ②

第二次替代:200×8×5=8 000元 ③

第三次替代(实际指标):200×8×6=9 600元 ④

产量增加的影响=②式-①式:10 000-9 000=1 000元

材料单位消耗节约的影响=③式-②式:8 000-10 000=-2 000元

材料单价提高的影响=④式-③式=9 600-8 000=1 600元

全部因素的影响=1 000+(-2 000)+1 600=600元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种产品所耗材料费用超支600元,主要是由于材料价格提高和产品产量增加而引起的。由于材料价格提高使产品的材料费用超支1 600元,这是企业供应部门的责任应当由企业供应部门查明原因。由于产品产量增加使产品的材料超支1 000元,产量增加应具体分析,如果甲产品是适销对路,则增加产量是允许的,否则将会由于产品积压而形成浪费。在材料消耗方面不仅没有超支,而且还节约了。如果产品产量没有增加、材料价格没有提高,产品的材料费用不仅不会超支,而且还会节2 000元,这一般是生产车间成本管理的成绩。应该在以上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产品产量增加、材料价格提高以及单位产品材料消耗节约的具体原因,以便总结经验、发扬成绩、采取措施、克服缺点、加强管理、节约产品的材料费用。

必须指出的是,采用因素分析法在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影响时,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因此,其计算结果只能说明是在某种假定条件下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时,在确定每项因素变动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具体原因和潜力所在。要深入车间、在生产第一线中深入了解产品的材料消耗的第一手资料,再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把数量分析和情况调查结合起来加以研究。

2.差额分析法

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仍以上例数据为例;

产量增加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00-180)×10×5=1 000元

材料单位消耗节约的影响=200×(8-10)×5=-2 000元

材料单价提高的影响=200×8×(6-5)=1 600元

全部因素的影响=1 000+(-2 000)+1 600=60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