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经济学中最低必需支出的意义

发展经济学中最低必需支出的意义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较于主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关注最低必需支出对劳动供给和就业产生的影响。该模型具体也涉及最低必需支出的问题。并且刘易斯指出劳动供给不仅源于人口的增长,还可以源于农民、临时工、家庭妇女等。这里所提到制度工资以及刘易斯提出的维持生存的工资和最低必需支出类似。

发展经济学中最低必需支出的意义

相比较于主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关注最低必需支出对劳动供给和就业产生的影响。

刘易斯(1954)提出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具体也涉及最低必需支出的问题。刘易斯指出,其模型主要适用于埃及、印度、牙买加等国,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劳动力的价格仅仅是维持其生活的价格,也就是最低工资,按照这个价格所提供的劳动供给高于需求时,就会有无限的劳动供给。并且刘易斯指出劳动供给不仅源于人口的增长,还可以源于农民、临时工、家庭妇女等。

尼斯和费景汉基于刘易斯模型提出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重要作用,农业部门的劳动者生产出较多的剩余产品,自身以制度工资也即最低的生活标准维持其生存,并将其剩余产品提供给工业部门的劳动者(Fei and Rains,1997)。这里所提到制度工资以及刘易斯提出的维持生存的工资和最低必需支出类似。(www.xing528.com)

然而20世纪60年代很多发展中国家存在农业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城市存在失业并存的局面,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的模型对此现象无法进行解释,托达罗提出了农民工基于农村和城市的预期收入的差距来决定是否流入城市的托达罗模型,其模型中也提到存在外生的城市最低工资水平,但并没有对其具体分析或阐述 (Todaro,1969;Harris and Todaro,1970)。本章在构建劳动供给模型时会考虑最低必需支出约束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