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供求决定价格是什么?需求:价格与购买量的关系

供求决定价格是什么?需求:价格与购买量的关系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将简要阐述本研究对“供求决定价格”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决定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主要是偏好、收入、预期和替代品价格。它是指在一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向市场供应的商品量。因此,供给也是价格的函数,表示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由于短期内产量的增加和减少都受制于固定要素的调整能力,这就使供给在短期供求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因而短期均衡价格的主导因素是需求。

供求决定价格是什么?需求:价格与购买量的关系

什么叫“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怎样决定价格?这是价格理论的核心问题。西方经济学所说决定价格的“供求关系”,不是指市场上的既定的供给量和购买量间的关系,而是指两条变动方向相反的曲线即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关系,进一步说,就是“费用同效用的关系”。下面将简要阐述本研究对“供求决定价格”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1.需求:价格与购买量的关系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概念,需求不是指市场上既定的购买量,更不是指消费者的主观愿望。需求是价格的函数,是指一定价格下的购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因而是价格与购买量的关系(见图2-1)。在图2-1中的D是需求曲线,曲线上各点表示消费者准备按一定价格购买的商品数量,而D1则表示需求变化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看到,购买量随价格上升而减少,随价格下降而增加。

图2-1 需求曲线

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什么原因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决定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主要原因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西方经济学视效用为一种主观感受,将效用定义为人们消费物品得到的满足。满足程度越高,对物品的评价就越高,也就越肯为此付钱。而人们获得的满足程度会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下降,对物品的效用评价也随之降低。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需求曲线必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由于可支配的收入总是有限的,因而人们要使购买到的总效用最大,就应让购买的每一种物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从而实现购买费用在各种消费间的最佳配置。决定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主要是偏好、收入、预期和替代品价格。例如,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一些物品效用的评价也会提高,从而可接受的价格水平也会提高。总体来看,需求的变化与偏好和收入正相关,而与预期和替代品价格的变动方向相反。

2.供给: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

正如需求不同于购买量一样,供给也不是市场上既有的供给量。它是指在一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向市场供应的商品量。因此,供给也是价格的函数,表示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在图2-2中,S是供给曲线。我们看到,供给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S1表示供给的变化——在原有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供给更多产品。

图2-2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源于边际成本变化的规律。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所导致的直接成本的增量,叫作边际成本。或者说,新增加的那个单位产量导致总成本的增加额,就是边际成本。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最优的要素组合,进而决定了产量的最优规模。当产量达到企业的最优规模后,如果继续增加产量,边际生产率就下降,从而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也随之上升。边际成本上升可容忍的程度,取决于其与边际收益的比较。边际收益是指售卖新增加一个单位所导致的收益的增量。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生产就有利可图,可变投入就会继续增加,从而边际成本就可继续上升,直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可变投入的增加才会停止,边际成本也不再上升。所以,一般情况下,供给曲线必然向右上方倾斜。

3.均衡价格:使供给量与购买量相等的价格

均衡的概念也源于物理学,是指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只有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时才会发生变化。既然供给与需求的运行曲线正好相反,二者的关系必然如图2-3所示。在图2-3中,S表示供给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在影响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位置与形状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为P1时,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是P1K,而需要量只有P1L,生产者必须降低价格到P2,才能消除需求缺口LK。价格为P2时,需要量是P2M,但生产者只愿提供P2N,价格也必须上升到P1,才能消除供给缺口NM。而价格一旦升到P1,则需求的量就又回到了P1L,市场又出现了剩余。只有价格水平到P,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A,供给量与需求量才会相等,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既无积压,也无脱销。A点被称为均衡点,与之对应的价格P被称为均衡价格,也称“市场出清”价格。竞争会使供给与需求互动的过程不断地循环往复,并使均衡得以自动实现。

图2-3 均衡价格的形成(www.xing528.com)

4.市场价格、短期均衡价格、长期均衡价格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价格按照“时期”(市场时期、短期、长期,这里所说的时期不是用天、月、年等具体的时间单位划分的,而是以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能力为依据)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市场价格、短期均衡价格、长期均衡价格。

(1)市场(即期)价格。市场价格即市场上的售卖量难以调整而形成的价格。此时产品已经生产并进入市场,供给量的调整余地很小,特别像水果、水产品等不易储存的产品,如遇丰收或季节性集中上市,即使价格迅速下跌,仍会有一部分产品不能卖出。再如图2-3中的P1和P2所示,任何一个新产品上市,初期的定位都不可能完全准确,都有一个根据市场反应反复调整的过程,因而大量的、现实的价格都是与产品略有脱销或略有过剩相对应的非均衡价格。所以,均衡只是相对的,是一种趋势,而不均衡是绝对的,是市场的常态,用劳埃德·雷诺兹的话说,“在任一特定时刻,如果对市场做一快照,市场总是不均衡的”。

(2)短期均衡价格。短期是指一种或若干种生产要素在数量上固定(主要是厂房和设备的数量不能调整)的时期,因此,短期供给曲线必然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图2-3中的A点可以视作短期均衡点,与之对应的P就是短期均衡价格。由于短期内产量的增加和减少都受制于固定要素的调整能力,这就使供给在短期供求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因而短期均衡价格的主导因素是需求。

(3)长期均衡价格。长期是指上述固定要素能够改变,即可建新工厂或者老工厂被废弃的时期。图2-4中的PS是一个长期供给曲线。如果需求变动,如从D到D1,新的工厂和设备将被建成,产量将由Q提高到Q1。由于长期内固定要素是可调的,生产者一定对生产要素之间做最佳比例的配置,如果科技、自然资源等其他条件不变,成本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由此,长期供给曲线就不再是向右上方倾斜,而是一条水平线。在竞争的条件下,价格也会回落到原来的水平。所以,长期均衡价格的主导因素是成本。

图2-4 长期均衡价格的形成

成本之所以能够主导长期均衡,是因为需求终归要以支付能力为基础。成本低的产品,社会需求就大一些,成本高的产品,社会需求就小一些甚或根本没有需求。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也指出:“既然社会要满足需要,并为此目的而生产某种物品,它就必须为这种物品进行支付。事实上,因为商品生产是以分工为前提的,所以,社会购买这些物品的方法,就是把它所能利用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用来生产这些物品,也就是说,用该社会所能支配的劳动时间的一定量来购买这些物品。”[1]例如,为什么许多好的技术发明得不到采用?如太阳能汽车,无污染,能源又取之不尽,但目前几乎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市场需求,主要原因就是成本太高,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还不具备消费太阳能汽车的支付能力。可见,一种产品可否消费,消费多少,归根结底取决于该产品的成本。只要价格能反映产品的合理成本(不仅是正常的内部成本,也包括环境、资源等外部成本),消费量就会自动调整到合理的水平。

(4)市场价格、短期均衡价格、长期均衡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市场价格是供给量难以调整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因而也是我们每时每刻看到的实际交易的价格,从而也是最表象的价格。短期均衡价格是基于部分生产要素可调而在供给与需求的互动中形成的市场出清价格,在短期内,它是市场价格运动的中心或趋势;长期均衡价格是所有生产要素都能调整条件下的价格,它以正常的成本为基础,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此价格将既不会导致资本的流出,也不会引来新的资本流入。因此,长期均衡价格是最深层次的价格,不仅是市场价格运动的中心或趋势,也是短期均衡价格运动的中心或趋势。

5.主导长期均衡的成本包括正常利润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西方经济学讨论价格时所说的成本,不是指会计成本,而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是包括正常利润在内的总的费用支出,因而称为经济成本。经济成本由“会计成本+正常利润”构成。正常利润也不一定是平均利润。均衡价格论创立者马歇尔将正常利润定义为:资本流入与流出相等时的利润。这对理解现代经济的结构调整尤为重要:由于各行业间在竞争程度、风险程度等诸多方面差别很大,因而资本在各行业间的分布,不可能都由平均利润率来调节。

6.基本结论

(1)西方经济学所说供求决定价格,本意是指价格决定于“费用和效用的关系”。

(2)均衡价格只是市场价格运动的趋势。

(3)价格在短期内由需求主导,长期内由成本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