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猪皮箱包革中铬-植结合鞣工艺的应用

猪皮箱包革中铬-植结合鞣工艺的应用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植鞣猪箱包革具有革身平整、挺括、革面平滑细致等特点,但成革结合的鞣质易脱离胶原而使革变硬、变脆,皮件厂及国外客商对此意见很大。现将体会简述如下:铬-植结合鞣的工艺方案很多,可以先铬后植,先植后铬,亦可前后与中间交替使用。铬-植结合鞣革对鞣质和皮质的要求是结合牢固,分布均匀。

猪皮箱包革中铬-植结合鞣工艺的应用

植鞣猪箱包革具有革身平整、挺括、革面平滑细致等特点,但成革结合的鞣质易脱离胶原而使革变硬、变脆,皮件厂及国外客商对此意见很大。如何使成革既保持植鞣革风格,身骨又丰满柔软,笔者对这一问题在工艺上进行了探讨。经过反复实验表明,采用轻铬重植、先铬后植的铬-植结合鞣制成的箱包革,其外观和理化性能都优于纯植鞣法,其丰满弹性比纯植鞣好,裸皮和成革的抗温性比纯植鞣法提高,革身不板硬、不发脆,拉面细致舒展,对克服革身板硬等缺点起到了良好作用。现将体会简述如下:

铬-植结合鞣的工艺方案很多,可以先铬后植,先植后铬,亦可前后与中间交替使用。并非任意拼凑,就能奏效,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根据不同品种,不同要求,仔细研究。经反复验证,采用了先铬后植、轻铬重植的鞣制方法。其原理是:铬预鞣时,阳电性铬络合物向裸皮内渗透并与胶原的羧基配位结合,对皮纤维结构起固定作用,使其收缩温度提高,同时活化了胶原的氨基,有助于植物复鞣时鞣质的渗透与结合。在植物复鞣时,由于裸皮已经铬盐鞣制,可用较高浓度的植物鞣液或粉状栲胶复鞣,有利于加速鞣质的扩散和结合,同时由于胶原的氨基受到活化,与鞣质的结合量增加。

(1)铬预鞣的控制:铬预鞣时,可用碱度为38%~42%的铬鞣液。因为铬预鞣前的浸酸除了有分散胶原纤维作用外,还降低了裸皮的pH,暂时封闭它的羧基也是一种很主要的作用。此时用较高碱度的铬鞣液进行鞣制,不会发生在粒面层结合铬盐太多造成过鞣现象。因为,这时裸皮的离子态羧基少,同时当高碱度铬络合物进入裸皮后,处于强酸性条件下,可以使它的大分子适当变小。铬盐的用量对鞣制皮渗透植物鞣液的性能影响很大,渗透性随铬盐用量的增多而提高,但必须指出,铬盐用量还将影响所鞣成革的性质,我们需要的成革观感像植革,但纤维较柔软丰满,红矾用量以1%为好,太多有失植鞣革的特性。在铬预鞣后期用1.5%~2%的亚硫酸钠提高碱度,同时还有利于对以后栲胶溶液中分子分散体系的进一步分散作用提高鞣液的聚集稳定性,降低鞣液的黏度,加速鞣液对裸皮的渗透和结合。铬预鞣之后,用30~35℃温水洗涤10~15min可直接进行植鞣,不用静置。我们知道,静置可使铬络合物和胶原结合得更加牢固,从而降低植鞣时铬盐的洗出量。但是,与铬络合物固定之同时,也要使皮上的皱褶固定,使得颈部、腹部不易弄平。静置时,铬络合物要释出酸,如不将其中和就会阻碍鞣质渗入皮内。为了便于连续操作,所以我们取消静置。为了降低因不静置而损失的铬量,在铬鞣初、中期分别入醋酸钠和对苯二甲酸钠等隐匿剂,使铬络合物和胶原能牢固结合。

(2)植复鞣的控制:由于铬预鞣后,胶原纤维得到了初步固定,使革具有成型性和多孔性,因此经得起高温(30~35℃)、高浓度(42~45°BKr)栲胶液或粉状块状栲胶的鞣制作用,在植鞣时,革中所含的一部分铬要被植物鞣质所排出,而削弱铬预鞣的作用,溶液中的铬还要和鞣质生成鞣酸铬沉淀,而使鞣制变缓慢,并造成一部分鞣质损失,所以,必须尽量选用排铬力量较小的荆树皮类鞣剂,而且鞣液的pH必须调至3.5以上,如pH低于3.5,洗出的铬量多,而且成革含酸量过多,在长期储存或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酸蚀”现象而伤害胶原纤维,缩短革的使用寿命。

铬预鞣操作可在可倾式转鼓或木转鼓中进行,而植复鞣操作必须在木转鼓中进行。为了减少进出鼓的次数,便于生产工人操作,整个鞣制工段应在木转鼓中进行。在全部鞣制过程中,鞣液和裸皮都不停地转动,裸皮不断受到鞣液的冲洗,促使鞣质渗入皮内,鞣液的浓度、液体系数、温度、pH、机械作用部对鞣制有一定的影响。

将2.5%铬粉(折合红矾1%)与0.8%醋酸钠一次加入后转动60min。待鞣剂均匀渗透后加入1%对苯二甲酸钠转动60min,再将2%的亚硫酸钠分两次加入,每次间隔15min加完后继续转动90min,pH在4左右,稍水洗后即可植复鞣,将25%的栲胶分两次加入,每次间隔60min,加完后转动120min,即可完成整个鞣制过程。

(1)铬-植结合鞣时,鞣质和铬化合物与皮胶原的结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铬植鞣时,鞣质不仅和胶原直接结合,而且还可以通过铬络合物和胶原结合鞣质进入铬络合物,可能将其他配位体排出而改变络合物的性质,并在一定条件下削弱铬化合物和胶原的结合,使铬大量从革中洗出,根据鞣制条件不同,鞣质和铬化合物还可能直接在纤维间空隙内生成不溶解的产物,而在检査时作为不可逆结合鞣质测定。由于铬-植革中与胶原构造成分结合的交联键增多,所以成革的耐热性高。

(2)铬-植结合鞣革对鞣质和皮质的要求是结合牢固,分布均匀。首先要控制胶原的分散程度。胶原的松散程度提高,则结合鞣质提高,因此,比较大的鞣质分子只有在胶原纤维高度分散的状况下才能深入内部,也只有在高度分散的状况下,较小的鞣质分子才能深入胶原更细微的构造中去,鞣质和胶原的结合必须以渗透为前提,没有深入而均匀的渗透,就不可能有均匀的结合。pH的控制很重要,铬预鞣时,pH应低于3.5,过高不利于铬液的渗透,易造成氢氧化铬沉淀,失去预鞣意义,而pH低于2.5会影响成革的抗张强度,影响铬盐分子与胶原的结合,提碱时碱量要增多,易引起皱面,造成成革粗面现象。植鞣时,pH应在4.2~4.5为佳,它能提供鞣质微粒进一步分散,皮的正电荷减少,因而能抑制鞣质分子与胶原氨基的结合,这为鞣质的加速渗透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但pH过高会导致鞣质的高度分散从而鞣性欠佳,过低,铬盐易被洗出,削弱铬预鞣的作用,而后期pH须控制在3.8左右,随着pH的逐渐降低,胶原正电荷的增加,鞣质就易为胶原所固定,从而增加了结合牢度。(www.xing528.com)

实践证明,此法优点很多,无论从工艺上或成革质量上均比纯植鞣法好一些,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点:

(1)加速鞣制过程,缩短生产周期。以猪箱包革来说整个鞣制过程在12h内便可完成。猪装具革整个鞣制过程在24h完成,比传统的鞣制方法节约了一半时间。

(2)由于节约了时间,相应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及节约能源

(3)操作简便,减少出鼓次数,容易控制,避免不出或少出质量事故

(4)成革质量好,克服纯植鞣革抗张强度、耐磨性差、不耐湿热等缺点,革身丰满、弹性好。理化性能稳定。

(原载《皮革科技》1988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