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山东育肥羊包袋革复鞣染色工艺

分析山东育肥羊包袋革复鞣染色工艺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绵羊原料皮制作包袋革,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绵羊皮资源,特别是优良的绵羊皮,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山东育肥羊是利用良种肉公羊与本地优良母羊杂交,以杂交后代作育肥羊,生长快,个头大,但皮质相对疏松些,脂肪也多些。根据育肥羊的结构特征,整体的工艺思路是多用弹性好的聚合物鞣剂均匀缓和地填充,增加包袋革的弹性、丰满性和耐屈挠性,同时适当搭配合成鞣剂以及栲胶来平衡皮性。

分析山东育肥羊包袋革复鞣染色工艺

安达化工有限公司 徐洪营

轻便、强度好、耐刮擦、粒面清晰、革身柔软、丰满、有弹性、涂层薄、色调自然丰富的真皮包袋越来越受到当今消费者的欢迎。高档包袋革原料多是牛革或者混种羊革,少量用到纯绵羊革。这与绵羊革的强度相对较差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如果选择合适的皮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艺,一样可以做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高档绵羊包袋革。用绵羊原料皮制作包袋革,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绵羊皮资源,特别是优良的绵羊皮,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山东育肥羊多为小尾寒羊育肥羊,小尾寒羊是我国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强、性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的特点,被国家定为名畜良种,被人们誉为中国“国宝”、世界“超级羊”及“高腿羊”。

小尾寒羊4~6月龄的羔皮制革价值高,加工熟制后,板质薄,质量轻,质地坚韧,毛色洁白如玉,光泽柔和,花弯扭结紧密,花案清晰美观。其制裘价值堪与中国著名的滩羊毛皮相媲美,而皮张面积却比滩羊毛皮大得多。小尾寒羊1~6月龄的羔皮,毛股花弯多,花穗美观,是冬季御寒的佳品。成年羊皮面积大,质地坚韧,适于制革,一张成年公羊皮面积可达1.22~1.35m2,相当于国家标准的2.48张特级皮面积。因此,制革价值很高,加工鞣制后,是制作各式皮衣、皮包等革制品及工业用皮的优质原料。

小尾寒羊虽是蒙古羊系,但由于千百年来在鲁西南地区已养成“舍饲圈养”的习惯,日晒、雨淋、严寒等自然条件均可由圈舍调节,所以皮上伤残相对较少。山东育肥羊是利用良种肉公羊与本地优良母羊杂交,以杂交后代作育肥羊,生长快,个头大,但皮质相对疏松些,脂肪也多些。

综合考虑企业成本、经济效益,选用张幅8~10平方尺(0.8~1.1m2),粒面清晰紧实,整体丰满舒展均匀,部位差小的山东育肥羊蓝湿革作为实验原料,蓝湿革削匀厚度为0.80~0.85mm。

根据育肥羊的结构特征,整体的工艺思路是多用弹性好的聚合物鞣剂均匀缓和地填充,增加包袋革的弹性、丰满性和耐屈挠性,同时适当搭配合成鞣剂以及栲胶来平衡皮性。

1. 蓝湿革的回湿

复鞣是皮革的点金术,回湿则是复鞣的基础,回湿不好,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艺的失败。

回湿的目的是恢复蓝湿革初始的湿状态,分散去除纤维间的天然油脂以及残留的钙离子,漂洗掉表面多余的铬盐,进一步打开纤维,为后续材料的渗透结合做准备。绵羊皮,特别是育肥绵羊皮,在回湿阶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脱脂要干净彻底。所以根据油脂皂化理论,此次回湿采用高温、高强度脱脂,然后再适当漂洗。这里选用的蓝湿革是正常的蓝湿革,如果是有风干、铬斑、霉斑等质量缺陷的蓝湿革,回湿就相对复杂些。具体回湿工艺如下:

水150%,50℃,脱脂剂2.0%,油脂分散剂SAF(德瑞)1.0%,90min;换水,热水洗一次(10min)。

水150%,42℃,甲酸0.2%,平平加0.5%,脱脂剂0.5%,30min,pH 4.0~4.2。控水,水洗一次。

(特别提醒:根据个人经验对于“夹生”蓝湿革在漂洗阶段的酶软化处理,如果是前期浸水、浸灰透彻,因为脱灰不透而造成的所谓的“夹生”,通过退鞣、酶软化处理配合后续合理的工艺是可以做出丰满、柔软、有弹性的坯革的。但是因为浸水、浸灰不透而“夹生”的蓝湿革,不建议进行酶软化处理,因为很容易造成松面,得不偿失。可以采用重新浸酸处理后进行预中和,然后降pH进行铬复鞣处理的方法。这样处理也很难改变这种“夹生”类型的蓝湿革的皮心死板现象,可以做些压花、手感硬挺、粒面紧实的产品)。

2. 铬复鞣

(1)用司马公司的脂肪醛PF进行预鞣,有三个目的:①醛鞣剂与胶原氨基发生缩合反应,利于后续更多的胶原羧基与铬鞣剂结合;②增加纤维的多孔性和分散性;③脂肪醛分散纤维内存留的天然油脂,更利于后续材料的渗透。(www.xing528.com)

(2)与PF同时加入泰安达尚公司的大分子非离子合成酯类加脂剂SOFT 100。这样纤维的表面就会被非离子油包裹,又不影响胶原的电性,利于后续材料更多地在空松部位渗透结合,同时减轻鞣剂对纤维强度的负面影响。

(3)在脂肪醛和非离子油加入转动一定的时间后,加入德赛尔公司的两性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HPS-N,充分利用脂肪醛和非离子加脂剂制造的有利先决条件,进行铬复鞣前的预填充,减少部位差,并获得紧实的粒面,选用两性复鞣剂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当时PH的变化,在坯革空松部位进行结合。

(4)铬粉与铬单宁同时加入后,加入泰安达尚公司的超支化动物蛋白SP-201进行蛋白损失的补充和促进铬粉以及前期所加材料的吸收及固定。超支化动物蛋白是一种拥有多支链、多基团的胶原改性鞣剂,对皮质蛋白的缺失、血筋、细微的伤痕都有很好的修补作用。因为其多基团性,可以帮助材料更好地吸收以及与纤维结合,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减低废液的COD排放。

(5)铬复鞣末期提碱完成后,加入乙烯基两性聚合物鞣剂补充填充空松部位和粒面。

铬复鞣阶段具体工艺如下:水150%,40℃,P F 1.5%,SOFT 100(泰安达尚)1.5%,30min;HPS-N(德赛尔)3.0%,40min;甲酸0.3%,20min,pH 3.6;铬粉4.0%,含铬单宁HN(德瑞)4.0%,30min;SP-201 3.0%,60min;甲酸钠1.0%,30min;小苏打适量,提碱到最后pH控制在4.0~4.2;FRA(泰州科力)3.0%,60min。

3. 中和

先加入大分子非离子加脂剂SOFT 100和司马公司的磷脂加脂剂BA进行纤维保护,以利于深透中和,再进行常规中和。中和后期加入泰安达尚公司的丙烯酸马来酸酐聚合物MAS,再一次补充填充。

中和阶段具体工艺如下:水 150%,35℃,SOFT 100(泰安达尚)1.5%,BA 1.0%,中和单宁PAK-N(朗盛)2.0%,甲酸钠 1.0%,30min;小苏打1.0%,MAS(泰安达尚)2.0%,60min,pH 5.3~5.5。

4. 填充加脂

要点:小液比、低温填充有利于材料的渗透。先加入科莱恩公司的中小分子丙烯酸鞣剂PR进行均匀而深透的填充,再加汤普勒公司的大分子丙烯酸鞣剂R83进行粒面支撑填充,然后加分散单宁、合成鞣剂、栲胶等材料填充,中和一下由乙烯基类填充材料带来的皮性,同时进行补充填充。填充时各种填料用量有一个恰当的比例,这要根据成品的要求和平时经验的积累进行设定。比如说合成鞣剂的用量多一点,皮革类似布匹的性能就多一点,但粒面不怎么耐折腾。这仅仅是个人的理解。

加脂后,阴离子材料大量占据粒面,根据育肥样的结构特点,此时的粒面层和网状层连接处相对其他部位容易失去支撑,所以这时候加入大分子丙烯酸鞣剂R83进行补充填充,有利于对粒面层的支撑(在蓝湿革张幅较大、部位差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填完R83后,再加少许栲胶等材料填充)。染色时和加油固定后期加入绿色环保多功能染色加脂助剂ADSIN 110,帮助染料分散渗透,同时使得色调均匀鲜艳,并长效阻止油脂等材料的老化,去除六价铬和甲醛,进行材料的固定和吸收,最后加SP-201进一步帮助材料吸收并补充填充。

填充加脂阶段具体工艺如下:水100%,36℃,PR 5.0%,40min;R83(汤普勒)5.0%,40min;合成鞣剂OS(朗盛)1.0%,双氰胺R7(朗盛)5.0%,三聚氰胺DM(山东黎宁)5.0%,合成鞣剂AN(朗盛)3.0%,荆木栲胶 IM(泰安达尚)4.0%,合成鞣剂FL(巴斯夫)3.0%,SOFT 100 1.0%,合成加脂剂94S(司马)1.0%,30min;染料适量,40min,染透;补充100%热水升温到55℃进行加脂。

BA 2.0%,94S 2.0%,磷酸酯SWK(双S)2.0%,硫酸化牛蹄油SCO(汉高)2.0%,40min;R83 2.0%,40min;甲酸1.0%,20min;甲酸0.5%,20min,pH 3.8~4.0;ADSIN 110(多功能助剂)0.5%,20min;自乳化牛蹄油OP 33 1.0%,20min;SP-201(泰安达尚)2.0%,40min;水洗,出鼓整理。

用上述复鞣染色工艺做出来的坯革经过整饰成品后,粒面紧实、清晰自然,整体丰满有弹性,耐盘(耐屈挠性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