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价值观的形成:领导者的示范和执行

企业价值观的形成:领导者的示范和执行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以企业领导人的积极倡导和身体力行为关键企业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企业员工接受、认同并把它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人对企业价值观的积极倡导和身体力行的表率作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其次,企业领导人更应是企业价值观的执行者。企业价值观不能仅表现在领导人的口头上,很重要的则是体现在行动上。领导人应亲自实践企业价值观,重身

企业价值观的形成:领导者的示范和执行

企业价值观作为群体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追求,并不是从企业一产生就有的,而是企业在多年经营管理实践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理性的提炼和加工而确认和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由经验上升为理念,由理念内化为信念,最终达到共识的演化过程。可以这样说,企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既是价值选择的过程,也是群体价值的认同过程。

(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以价值观的理念化为前提

所谓价值观的理念化,就是把经验水平的价值观上升为理念性的价值观。我们知道,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始终贯穿着人们的价值意识活动,不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人们总是在进行着价值判断、价值评价、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而且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作为一种价值评价定式而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个体价值观念,具有明显的自发性、经验性和非理念性的特点。比如我们平时在企业观察到的员工对某些事物的价值取向,在很多情况下是受他们的价值经验支配的,这种价值经验往往是简单的、肤浅的,有时甚至是片面的。只有对价值经验进行一番加工制作,才能概括、提炼出理念化的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一种理念化的价值观,是个体价值经验的升华,是群体价值的共识。它属于人们认识结构中的深层内容,往往以凝练为口号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正因为它是理性化的深层认识,因此,它的形成并非是转瞬之间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眉头一皱”就能解决了的,而是企业领导与职工群众相结合,在回顾总结企业多年生产经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收集材料,并对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筛选、加工、提炼、概括,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

(二)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以企业群体的认同、内化为标志(www.xing528.com)

企业价值观形成的最终目标是使员工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体现企业价值观,使员工成为企业价值观的实践者。因此,由价值经验上升为价值理念,只是企业价值观形成的第一步,只有使企业绝大多数员工都能普遍接受和认同这一价值理念,把它内化为自己的内在信念,并在行为中得以贯彻和强化,企业价值观才能最终形成。

企业价值观是作为企业绝大多数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而存在的。从企业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变为普通员工个人的信念,存在一个价值观的内化过程。所谓内化,就是观念与观念接受者完全融合的一种表现。而内化过程,就是员工接受、认同企业价值观的过程。外在的企业价值观变为员工个人的内在信念;由墙上贴的、报纸上登的、广播里传播的价值观,变为职工精神世界的财富,在员工头脑里扎下根,在行动中开花、结果,需要经历一个由认识到接受、认同、内化并转化为个人行为习惯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五个阶段:(1)接触信息。企业价值观借助文化信息网络传播到职工中去,使员工接触这些信息,是企业价值观由外向内转化的第一步。(2)领悟价值观精髓。员工所广泛接触到的企业价值观的信息,并不是都能被领悟到的。领悟不仅意味着对信息的记忆、了解,而且意味着对企业价值观精髓的把握。人们只有从接受的大量信息中悟出了企业价值观的真谛,才有可能形成其内心的信念。(3)增进对价值观的情感体验。认识到某个事物的价值、意义是一回事,而对这个事物有了情感体验,譬如喜欢或厌恶它、趋向或排斥它,却是另一回事。因此要使正确的认识转向正确的行为,还需要增进人们对这种价值观的情感体验,以形成人们对它的积极态度。(4)价值观信念化。信念是认识与情感的“合金”,企业价值观一旦被员工接受并转化为内心的信念,就意味着员工对这个价值观的实质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把握到了它的精髓,悟出了它的真谛,同时对它产生和积累了丰富而又深刻的情感体验。此时,企业价值观便成为员工个人的内在信念。(5)价值观的实践。企业价值观一旦成为员工个人的信念,那么员工不仅对这种价值观所蕴含的意义坚信不疑,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而且会唤起积极实践它的强烈意向,并在行动上恪守不渝,从而形成职业习惯,在行为中得以强化。只有在这时,我们才可以说,企业价值观真正被员工所接受,员工的个体价值观真正被企业价值观所同化升华了。

(三)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以企业领导人的积极倡导和身体力行为关键

企业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企业员工接受、认同并把它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人对企业价值观的积极倡导和身体力行的表率作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首先,企业领导人应当是企业价值观的倡导者、灌输者。美国的管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格里戈·伯恩斯在他所著的《领导》一书中明确指出,作为企业家的企业领导者,应是利用一切机会,向所有的人传播和灌输企业价值观的“布道者”和“传教士”。这是因为企业价值观要为企业员工所接受,必须首先使他们知道和认识,所以需要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宣传和灌输。在这方面松下幸之助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早在1932年5月5日,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经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终于领悟出了自己经营企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所谓“自来水精神”。于是,他召集企业全体员工,向他们详尽透彻地阐述了松下电器公司的真正使命,这一天也因此被松下幸之助规定为松下电器公司固定的创业纪念日。翌年,松下幸之助又以文字的形式,把松下公司必须奉行的基本原则公布于众,这就是“生产报国”的精神、“光明正大”的精神、“奋斗向上”的精神。到了1937年8月10日,松下幸之助又补充了“和亲一致”的精神、“礼让谦让”的精神、“感恩报恩”的精神,从而形成了闻名企业界的松下电器公司的“七大精神”。自此之后,松下电器公司每天都要举行朗诵仪式,从未有一日间断。对此,松下幸之助这样讲道,“全体员工,天天朗诵松下员工守则,到底有没有效果,我无法证实,可是今天的松下电器公司,被各界认为具有独特的风格,员工认真工作,士气如虹,我相信是受‘松下员工守则’的影响”。[9]松下电器公司的价值观正是通过松下幸之助的积极倡导,并借助于朗诵仪式,逐渐深入人心,变为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基本信念。其次,企业领导人更应是企业价值观的执行者。企业价值观不能仅表现在领导人的口头上,很重要的则是体现在行动上。领导人应亲自实践企业价值观,重身教而不是言教,这样才能使企业价值观被员工群众所认同。正像菲利普斯和肯尼迪在考察了领导人是怎样塑造价值观的体系之后所指出的那样,“灌输价值观的成功不决定于领导人是否有超凡的想象能力,相反,这种成功却需要领导人亲自实践他自己努力树立的价值观,一丝不苟地、踏踏实实地、坚持不懈地去实现它,同时还需要以异常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完善这种价值观”。[10]可见,创立价值观体系并且加以贯彻是一件极为艰难的工作,这需要持之以恒,需要经常深入基层,舍得花大量时间。唯有这样,企业价值观才能得以确立和贯彻,才能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