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毁交通!历经艰险的枪林弹雨

毁交通!历经艰险的枪林弹雨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迅速恢复公路交通,确保解放军胜利进军,1949年7月16日,陕西省公路局派出以熊幼龙为队长的西凤宝路以及宝鸡渭河大桥抢修工程队,到达宝鸡参加抢修。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公路局继续组织宝鸡渭河桥工队和川陕、华双两路抢修接管工程队进行抢修,其中宝鸡渭河桥12月10日恢复通车。车流剧增,宝汉公路逐步成为川陕重要交通枢纽。

毁交通!历经艰险的枪林弹雨

1949年宝鸡解放前夕,胡宗南指挥的国民党军队溃逃时,炸毁宝汉公路沿线的桥涵、路基多处,其中宝鸡到东河桥,草凉驿到褒城被破坏路基39处,长563米,桥梁20座,涵洞10道。

为了迅速恢复公路交通,确保解放军胜利进军,1949年7月16日,陕西省公路局派出以熊幼龙为队长的西凤宝路以及宝鸡渭河大桥抢修工程队,到达宝鸡参加抢修。7月20日,宝鸡专员公署向各县长发出指示:迅速组织群众,按战时要求,以乡为单位,组织群众护路队,配合工务段全力抢修被国民党破坏的公路,保证车辆通行。

据《宝鸡公路总段简史》记载,宝鸡工务段桥工队队长田林、监工黎慧增带领道工和民工一起投入抢修渭河大桥,经过昼夜施工,于8月3日抢通便道,东河桥于9月7日竣工。与此同时,省公路局派出华双、川陕公路抢修接管工程队,筹备铁件2千多斤,收集木料,携带汽车两辆,按照解放军18兵团指示,8月26日,从宝鸡随军出发抢修,行至双石铺南,一辆材料车被地雷炸毁,司机助手受伤。经过艰苦抢修,行程444公里,到达四川广元,共完成112处便道和便桥抢修工程。解放军部队参谋代表贺龙司令员,向抢修队赠送锦旗两面,人民币4万元,银圆100元。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公路局继续组织宝鸡渭河桥工队和川陕、华双两路抢修接管工程队进行抢修,其中宝鸡渭河桥12月10日恢复通车。不久,陕西省公路局相继成立第二、第三工程队,对宝汉公路进行全面修复,1950年初该路上收西北公路局管理,继续负责修复。(www.xing528.com)

1950年到1952年,为保证川陕路的交通畅通,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由中央和省共同投资180亿元(旧币),由西北交通部公路局褒城工程处施工,先后建成了武关河桥、鸡头关桥和褒河大桥,改善和加宽了马道镇至鸡头关等处单车道,修补了路基缺口和挡墙、驳岸,择要加宽了褒城至留坝段路基,铺筑碎石路面2494平方米,浆砌块石护墙379.9米。另外,由宝鸡工务段主持清理76公里和91公里两处塌方。褒城养路段完成褒城至汉中间新建石台木面桥4座,砖拱涵洞1道。至此,全线被毁工程基本修复,路况亦有改善,据褒城工务段记载,行车速度上升到25公里。

1953年宝成铁路开工,宝鸡杨家湾至双石铺的89公里内铁路设线与公路多处交叉,90%的路基需要改线,铁路局施工时未按协议进行,改移后的路基,路面,防护工程未达到原路标准,给公路交通造成无穷后患。在此后,省公路局经过试验和推广,于1966年开始对宝汉公路部分路段铺筑渣油路面,1978年基本实现路面黑色化,1996—2001年,宝鸡至双石铺段分段施工,全部改建成二级公路。车流剧增,宝汉公路逐步成为川陕重要交通枢纽。

后人没有忘记先辈筑路的艰辛。2002年10月,时任宝鸡公路管理局局长胥培才赋诗《宝汉线拓宽改建工程竣工志》:川陕公路始于抗战,前方后方以此相连。祖康先辈殉国久愿,筚路蓝缕打通宝汉。改革开放道路更宽,从此蜀道不比登天。千里锦城一日可还,世纪之功树碑立传。酒奠路魂日月可鉴,激励后人勇往直前。宝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志贤书写立,刻碑立于凤县酒奠梁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