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瓷:不易毁的风尚的介绍

中国瓷:不易毁的风尚的介绍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欧洲人破译了中国瓷器的技艺后生产出的欧洲最早的瓷器。供图/《中国风》可想而知,由于法国是欧洲大陆最时尚的国家,这些蓝白色的花瓶和盘子很快成为时尚象征。

中国瓷:不易毁的风尚的介绍


中国瓷:不易毁的风尚

撰文/刘荣(本刊记者)

中国瓷器西方世界的影响深远。自16世纪初中国外销瓷传入欧洲,欧洲人就对它格外狂热与痴迷。仅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就达到6000万件以上。在当时的欧洲,瓷器就代表着中国,China这个单词也在此时出现。瓷器虽小,却足以折射一个时代的变迁。

● 中国瓷器在18世纪已成为欧洲宫廷非常流行的收藏品。其中最狂热的中国瓷器迷恋者莫过于在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摄影/金建辉

这是一件著名的Fonthil(放山居)元代青白瓷玉壶瓶。

它看上去并不太像中国的产物。颜色并非江南烟雨般氤氲的天青水白,外表也没有剥了壳的鸡蛋般润滑光泽,甚至连纹路都不是很东方:几株纠缠的藤蔓植物攀爬在玉壶之上,看上去有明显的凸起。

“精细呢?美感呢?中国元素呢?”第一次看到这件玉壶瓶的中国游客很可能大跌眼镜。若是遇到不懂行的人,干脆就认为这是个粗糙的土陶制品。

然而在爱尔兰国立博物馆,这却是馆内非常珍贵的藏品。这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送给匈牙利国王路易的礼物,据说,它的历任收藏者中,很多人的背景都非同小可。也是为了显示这件瓷瓶的贵重,它的盖子和把手处一度都加装了金饰,直到19世纪,上面的金饰才被去掉。

正如你所见,不管你是否认同它的审美,瓷器在西方世界的影响深远。它们是东方文化的结晶,极大满足了西方的想象。在当时的欧洲,瓷器就代表着中国,China这个单词也在此时出现。神秘的中国情调出现在欧洲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绘画、建筑园艺、家用器具还是服装,清新自然的洛可可风格在此影响下产生,取代了奢华宏伟的巴洛克风格。

中国瓷,这些出自土和火的产物,因远渡重洋而成本高昂,因易碎而显得珍贵,又比丝绸更易保存。故而,它们在17至18世纪近200年的时间里,刮起了一场狂热的欧洲“中国风”,受到了上自欧洲王室下至普通百姓的厚爱。仅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就达到6000万件以上。而早期的西方制瓷业,也在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慢慢产生。


瓷器东来


瓷器东来,首先要感谢阿拉伯商人。

他们长期盘踞在欧亚大陆通商要道上,垄断着来自东方的香料和丝绸贸易,还在13世纪把瓷器这种像海中贝壳一样坚硬而有光泽的器物,介绍到了欧洲大陆。

在此之前,欧洲人接触到的中国瓷器,也有不少由波斯人和埃及人转运而来。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商旅们一程一程地交换着来自东方的物资,瓷器虽然晚于丝绸出现,却很快取代了丝绸成为欧洲炙手可热的商品。

对瓷器命名的由来,语言学者进行了一番推演。它从拉丁语中的贝壳(porcellana),最后变成了商人口中的“中国”(China)。

瓷器是经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高温烧制而成,外层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在航海大发现时代,当达· 伽马发现好望角后返回葡萄牙,给国王呈上了一部分在加尔各答购买的中国瓷器。欧洲震惊了,这些瓷器看上去比整个大陆上所有的宝石和贵金属还要高贵。

在当时的欧洲,瓷器制作比毒药制作更神秘。欧洲人根据瓷器的外形猜测,它可能是由鸡蛋壳和捣碎了的贝壳制成的,具有魔力,用来做餐具能够强身健体,被磨成粉可以治牙病,止鼻血。另有一种更惊悚的猜测——瓷器可以试毒,如果把毒药放到里面,它不仅会变黑,还会炸成碎片。

事实上,瓷器的前身和欧洲人当时使用的陶器并无二致,但是在特殊的土料和高温煅造之下,它们胎色浅白,呈透明或半透明状,光滑明亮得惊人。

此后,葡萄牙人几乎垄断了大半的中国瓷器贸易,直到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外,隶属于东印度公司的水手们缴获到一艘葡萄牙卡瑞克帆船(Cararck),名叫“圣地亚哥号”。第二年,他们又在柔佛岛外缴获到一艘“圣· 凯瑟琳娜”号帆船。这两艘葡萄牙船都装运有大量的中国瓷器,数量之多,前所未有。紧接着,一场惊动了西欧的瓷器拍卖会在阿姆斯特丹举办。出席这场拍卖会的都是显赫的大买家,其中,有当时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和各位大臣,以及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

据史料记载,从1604年到1656年,荷兰从中国买走300多万件瓷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明代青花瓷器在荷兰普遍被称为“cararck瓷器”。

从此,各国的王室纷纷在王宫中开辟专室收藏瓷器。法国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内设青花瓷宫。今日,当你来到凡尔赛宫,还能听到不少这位风流君王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故事,其中一件就是他为自己宠爱的莫内斯潘夫人买入大量中国青花瓷和五彩瓷器,产生了天价费用,他不得不在1689 年下令将王室所有的银盘回炉,铸成银子,以抵销欠款。

● 左页上图 珐琅彩满大人游嬉图人形双耳瓶。这是欧洲人破译了中国瓷器的技艺后生产出的欧洲最早的瓷器。摄影/金建辉

● 左页下图 荷兰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代尔夫特青花瓷。 摄影/宗波

● 右页图 柏林夏洛腾堡宫的陶瓷室。供图/《中国风》

可想而知,由于法国是欧洲大陆最时尚的国家,这些蓝白色的花瓶盘子很快成为时尚象征。1690年,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在汉普顿王宫内设置玻璃柜,专门用以陈列瓷器。素以严肃著称的德国也未能免俗,慕尼黑旧王宫也设有镜厅,而在安斯巴哈宫内设下了明镜沙龙和士绅瓷室。奥地利的哈布士堡王室曾在维也纳皇宫“贺夫堡”设瓷器大厅,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也在波茨坦的无忧新宫中建了一个中国厅……

在欧洲,最离谱的故事不是发生在路易十四身上,而是萨克森大公“强者奥古斯特”。据说他一生中最喜欢两件事:打仗、购买瓷器。他干了一件让穷兵黩武的君王咋舌的事情:在1717年,为了150件中国瓷器,他居然用 600 名萨克森近卫骑兵跟普鲁士帝国威廉一世交换。

萨克森骑兵战斗力之强在欧洲数一数二,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这批精兵比任何财富都更加宝贵,价值无可估量。萨克森大公对瓷器的痴迷,今日在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宫博物馆内依然可见,这里留下了150件中国瓷器中的18件,因为这次昂贵的“近卫换瓷器”事件,它们又被称为“近卫花瓶”。

一首创作于18世纪的诗中这样写道:“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


餐具革命


(www.xing528.com)

所谓上行下效。王室如此捧场,欧洲的新贵和上流社会自然也将拥有瓷器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新航路开辟之前,瓷器只能走陆路运输,转运过程漫长而又艰难,价格自然低不下去,往往翻了几十倍。所以即便是达官贵人,也舍不得真的把瓷器用做餐饮,而是放在家里权当财富的象征。在当时的伦敦,瓷器专卖店外面总有一些贵妇人转来转去,她们每天来这里逛,就算不能带走几件,能摸一摸也是开心的。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中国的瓷器贸易大大增加了。瓷器价格渐渐降低,一般平民也能承受得起了。“东方的魔玻璃”开始进入欧洲各个阶层的家庭中。

器物虽然微小,却足以折射一个时代的变迁。欧洲人对瓷器的痴迷,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尤其是17世纪初,正值教派纷争和战乱割据的欧洲动荡不安,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出使中国后,却带来了一幅幅稳定富强的“康乾盛世图”。欧洲人争相收藏瓷器,其中也灌注了他们对中国乐土的羡慕和向往。

不过,仅仅靠审美和想象,还不足以让瓷器在欧洲风靡300年。瓷器本身给欧洲的日常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被后世称为“餐具革命”。

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就明白餐具与食物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原始人类最早用石器充当器皿,他们渐渐发现,适当的食具能够衬托食物的美味。在中国,铜器与饮食的关系延续了几千年,古人用鼎来煮吃的,用尊来盛美酒。在《说文解字》中,对“钟鸣鼎食”的理解 ,则把餐具延伸到了更高层面的功用:礼仪和祭祀。而铁器和金银作为食具,也有一定的历史,在金属器皿中,常常富含一定的微量元素,合适的金属餐具能让食物更加鲜美,也能让人体更加健康

在西方,对食器的使用,远远不及当时更为先进的中国那么讲究。当谷物种植遍布欧洲后,面包就成为欧洲人日常的主食。而面包无需餐具,直接用手就可以送入口中。一般的肉类也无需切割,用手撕下,即可送入口中。欧洲人用这样的方式吃东西吃了一千多年,连贵族阶层也如此,著名的奢靡皇帝路易十四就习惯用手吃东西,他不习惯用餐具。

据说,叉子作为餐具,最早出现在11世纪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区,最初只有两个叉齿。但是,天主教的神职人员认为,人类只能用手去碰触上帝所赐予的食物。所以,创造餐具是受到撒旦的诱惑,是亵渎神灵的行为。据意大利史料记载:一个威尼斯人在用叉子进餐后,数日内死去,尽管致死的原因可能是传染病,而神职人员警告说,这是遭到了天谴。

餐刀的使用也经历了一番周折,因为在欧洲人眼中,刀是用来作为武器的,所以中世纪的欧洲主人不会提供刀具给客人。

另一方面,中世纪的黑死病频发,人口锐减,与劣质餐具导致的食物霉变不无关系。相比之下,中国瓷器就清洁得多,非常适合装食物。卫生专家分析过中国瓷器的一些优势,比如日用瓷釉面光亮细腻,沾污后容易冲刷干净;而且日用瓷具有一定的耐酸、碱、盐及大气中碳酸气侵蚀的能力,相比铜器、铁器和铝器,更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不会生锈老化。瓷器的气孔极少,吸水率低。用日用瓷器储存食物,严密封口后,能防止食物中水分挥发、渗透,也不利于外界细菌的黏附和繁殖,所以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食物的卫生。

另外,它的热稳定性较好,导热慢,不会轻易炸裂,也不是很烫手,比玻璃器皿更好。在当时的欧洲,中国的茶叶与近东的咖啡刚刚流行起来,这两种饮料都需要使用热水。而过去的欧洲人不喝热水,饮用啤酒、果汁或牛乳时多使用玻璃杯或陶土杯。这些餐具都不适合热饮,容易导热以致烫伤手,而瓷器正是适合这两种饮料的器皿。

瓷器的出现,极大推动了欧洲饮食文明,尤其是餐具的发展。此外,当时的欧洲流传着一个说法,瓷器具有强大力量,能唤醒死者的灵魂。所以,国王和王后下葬时,都习惯用中国瓷器陪葬。


定制仿效


后来,在不少出土墓葬、海船遗址和欧洲各国的博物馆中,都出现了类似Fonthil元代青白瓷玉壶瓶的瓷器。它们看似瓷器,又不那么中国,可又千真万确地和中国瓷器有关系。为什么呢?让我们来说一说中国明代的欧洲瓷器定制和欧洲后来的瓷器产业。

15世纪的达·伽马(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中国瓷器,最初只是普通餐具,简单地绘有精致的花卉和风景。葡萄牙人垄断中国瓷器贸易的头几年,出现了少量绘有葡萄牙王室印记的中国瓷器,这些图形多为环形,也有神圣的交织字母。这说明,在欧洲人接受中国瓷器的过程中,他们试图在精美的中国瓷器上安放自己的文化元素,如家族纹章等。在16世纪中叶,出现了更多这样的情况,比如绘有葡萄牙官员和冒险家个人印记的瓷罐和瓷碗,而这些瓷器多数是供给在印度和中国的葡萄牙耶稣会士使用的。

而我们看到的这只青白瓷玉壶瓶的风格,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大有关联。该公司为了适应欧洲人的生活和审美习惯,扩大瓷器在欧洲的市场,决定将它的基本式样和装饰花纹逐步西方化。

历史资料显示,在1635年,东印度公司曾要求按欧洲式样的三种尺寸定制中国瓷器。由此可见,后来的定制瓷器多以荷兰人的意图为标准,于是产生了一种所谓的“中国形”瓷器——即融合西方式样的中国瓷器。而青白瓷玉壶瓶恰是“中国形”的标准产物。

中西合璧的瓷器自然在欧洲大受欢迎。渐渐地,定制自己所需纹饰、造型的瓷器成为风气。18世纪30年代始,中国外销瓷开始按订单加工,据说,当时的沿海商人竞争激烈,大量来自欧洲的订单带动了经济繁荣。定制者根据个人偏好,设计出自己满意的纹饰,由贸易商带给中国的瓷器制造者。陶艺师根据欧洲人提供的纹样,在贸易商的监督下制作瓷器,大大避免了错误率,然后再由广州船运至欧洲定制者的手中。这些中西合璧的瓷器,多为纹章瓷和宗教题材类的定制瓷器。在1974年英国出版的《中国纹章瓷》一书中,收录有外销纹章瓷2000余种。而据英国学者统计,仅英国现存的纹章瓷就达6000余种。

可以想见,16世纪以来,欧洲人见瓷器市场如此繁荣,自然也想分一杯羹,但中国制造商一直秘而不宣。

荷兰早在1614年就开始仿造明代的青花瓷器。后来,荷兰生产出一种代尔夫特陶器,看上去很像中国和日本的瓷器。代尔夫特锡釉青花陶装饰风格非常中国化。为了达到中国青花瓷器的效果,荷兰陶工会先在陶胎上涂一层薄薄的釉料,先低温烧一次,然后再用钴料绘制图案,最后罩一层透明釉高温烧成。

代尔夫特锡釉青花陶持续生产长达150年之久。除了仿造中国风格外,部分代尔夫特陶器的装饰还结合了日本和印度的风格。当时世界各地都在仿制中国的青花瓷器。伊朗在17世纪的仿制品,边线用黑色而不是蓝色。早期英国使用的粗制铅釉陶,在不到100年时间内,全部转变成为这种锡釉青花陶。

欧洲独立的陶瓷生产始于18世纪初,起源于德国德累斯顿皇都旁的迈森。这件事的推动者还是那个只活到37岁,用“近卫换瓷器”的传奇人物萨克森大公。对瓷器的疯狂进口,令帝国财政吃紧。于是,他建立了一个由化学家和地质学家组成的团队,专门研究中国瓷器仿造。

其中,有一位名叫伯特格的化学家本是个炼金术士,在仿制中国瓷器的过程中,一直试图炼出黄金,没想到,在1708年一次失败的炼金实验后,他却意外地制造出了所谓的白瓷。这令奥古斯特欣喜若狂。他在1710年建立了德累斯顿造瓷厂,又在同一年秘密转移到小镇迈森,以防他人窃取技术。伯特格试制出的硬质瓷器比中国发明瓷器要晚1500年,但却改变了欧洲的制造工业格局,他被誉为“欧洲瓷器之父”。

1712年,住在景德镇的法国耶稣会士殷弘绪窃取了瓷器制法并带回欧洲,法国也开始使用瓷器。

当德、法等地都开始生产瓷器后,瓷器才真正进入欧洲的日常生活,不到300年的时间,瓷器成为真正的风尚。

● 图1 清朝景德镇出产的广彩开光人物故事图碗。传到欧洲后,欧洲加装了铜饰耳和府座。摄影/金建辉

● 图2 景德镇窑仿制伊万里风格瓷盘,中心图案画的是法王路易十四和他的情妇在花园漫步的情景。摄影/金建辉

● 图3 明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开光八宝人物纹盘。这是第一次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欧洲拍卖的中国日用瓷器。摄影/金建辉

● 图1 景德镇窑生产的冬瓜罐,罐身珐琅彩绘英国贵族狩猎图。摄影/金建辉

● 图2 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缠枝花卉纹杯,传入欧洲后被改制成橄榄形酒器。摄影/金建辉

● 图3 青花开光花卉纹瓶。传入欧洲后被改装成座钟。摄影/金建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