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立体互联与增强系统弹性

实现立体互联与增强系统弹性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大力推进交通与旅游、物流、互联网、新能源、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交通运输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突发事件下交通运输系统的快速恢复和平稳运行能力,提高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抗冲击弹性和安全稳定性。

实现立体互联与增强系统弹性

1.以多中心、网络化为主形态,完善多层次网络布局

一方面,规划好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把握好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完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设施衔接,优化中转、换乘配套设施和集疏运网络,构建一张建设有序、层级合理、衔接高效、互联互通的海陆空骨架网络。另一方面,以高铁、高速公路、民航为主构建发达的快速网,以普通铁路、普通国道、航道和油气管线为主建设完善的干线网,以普通的省道、农村公路、支线铁路、支线航道、通用航空组成广泛的基础网,深度优化网络结构,把握合理超前规模,打造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高效一体的多层次交通运输网。

|知识链接|

什么是系统弹性

交通行业发展历程中,不仅考虑交通系统最优化,同时也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多个方面,综合提高系统坚韧性,使得系统在遭受气候变化等意外的外部冲击后更坚固、耐冲击、易恢复。

2.优化存量资源配置(www.xing528.com)

我国建设规模和主要密度指标稳居世界前列,但基础设施仍存在局部地区运输能力利用不充分、规划超前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统筹新建与已建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推进已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是我国从交通大国走向交通强国的必由之路。

3.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当前,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持续增大,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融资难问题日益凸显。要推动交通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养护,再到运营管理全环节,加强对资源的集约利用,减少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占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充分作用,用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资本。例如,大力推进交通与旅游、物流、互联网新能源金融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交通运输发展新动能。

4.增强系统弹性

一方面,要统筹好不同交通方式的分工和定位,突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可选择性与性价比,优化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突发事件下交通运输系统的快速恢复和平稳运行能力,提高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抗冲击弹性和安全稳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