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仰之土地:风沙肆虐下的艰难岁月

信仰之土地:风沙肆虐下的艰难岁月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是庄稼人的信仰。孙叶说,“那会儿还养了三四十只羊,也没法多养,羊找不到吃的,把草皮都啃秃了。”孙叶说,“听说附近有个村子,大伙儿去大队看演出,回村时遇上沙尘暴,找不到路,最后只能靠着一个盲人同伴,带着大家摸回了村里。”1981年盖起来的土坯房,一度挤住着孙叶的双亲、3个儿子和3个女儿。在风沙肆虐的日子,老屋始终是一处简陋而温暖的避风港。没有人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挨多久,就像没有人知道风还要刮多久。

信仰之土地:风沙肆虐下的艰难岁月

2020年8月上旬,原野向天际延伸,大片云朵聚集,像是农家散落的羊群。

土地,是庄稼人的信仰。村里看似广袤的土地,耕地比例不足十分之一。“原先种地全凭老天,哪年能下雨,光景就好。也种不活别的,一亩地能打上100斤糜子算最好了,都是自家吃。”孙叶说,“那会儿还养了三四十只羊,也没法多养,羊找不到吃的,把草皮都啃秃了。”

1978年,盐池县被列为全国畜牧业现代化综合试验基地县。1979年,全县羊只饲养量达50多万只。与此同时,羊和草原的关系逐渐失衡,放牧超出了草原生态承载力

土地失去了草的庇护,大风轻易卷起沙尘,暴戾游走。

“一刮沙子,啥也看不见。学生娃娃放学了,就用袖子挡住眼睛,低着头走,有的都迷路了。”孙叶回忆。(www.xing528.com)

风沙,成了生活的背景。“晚上回家洗脸,脸盆底下一层沙子。有时看着外面是个好天,一出门,大风刮得人东倒西歪。”孙叶说,“听说附近有个村子,大伙儿去大队看演出,回村时遇上沙尘暴,找不到路,最后只能靠着一个盲人同伴,带着大家摸回了村里。”

“那会就觉得沙就跟有脚一样,跑得快,还能上墙,人出不了门,啥也干不了,感觉嘴里都是沙子味。”孙叶的妻子说。

1981年盖起来的土坯房,一度挤住着孙叶的双亲、3个儿子和3个女儿。难得有啥好吃的,老人省给孙子,老大让着小的。在风沙肆虐的日子,老屋始终是一处简陋而温暖的避风港。但是风似乎无孔不入——从墙角缝里、窗户缝隙里,用塑料袋、纸都堵不住,一直刮到了人的心里。

没有人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挨多久,就像没有人知道风还要刮多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