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院财务管理的原则,是由医院的性质及其组织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是组织医院经济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准则。医院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医院财务管理是对医院全部资金的管理,而资金运用的结果则形成医院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三)利益关系协调原则医院财务管理在组织资金运动过程中,同各有关方面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总之,医院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时要遵守国家法律,认真执行政策,保障有关各方应得的利益。

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财务管理的原则也是如此,它是从理财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行为规范,是财务管理必须遵循的准则。医院财务管理的原则,是由医院的性质及其组织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是组织医院经济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准则。医院财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一)资金合理配置原则

所谓资金合理配置原则,就是通过资金活动的组织和调节,来保证各项物质资源具有最优化的结构比例关系。医院财务管理是对医院全部资金的管理,而资金运用的结果则形成医院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构成比例,是决定一个系统功能状况的最基本的条件。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系统的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对环境产生整体效应,或是有效地改变环境,或是产生不利的影响。医院的各项财务活动也构成一个系统,财务活动开展需要占用资金,资金配置合理,物质资源构成比例适当,就能保证医疗服务活动顺畅运行,否则就会危及医院财务活动的协调,甚至影响医院的兴衰。

医院财务管理从筹资开始,到资金收回为止,经历了资金筹集、投放、收回、分配等几个阶段。只有把资金按合理的比例配置在医院医疗服务的各个过程中,也就是从财务角度合理地安排医院各种资金,才能实现医院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资金合理配置是医院持续、高效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收支积极平衡原则

所谓收支积极平衡原则,就是要求资金收支不仅在一定期间总量上求得平衡,还要在每一个时点上实现协调平衡。资金收支在每一个时点上的平衡性,是资金循环过程得以周而复始进行的条件。财务管理的过程就是追求平衡的过程,如果不需要平衡,也就不需要财务管理。只有实现了财务收支的动态平衡,才能更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资金收支平衡不能采用消极的办法来实现,而是要积极地坚持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相结合的原则。量力而行,就是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从医院经济状况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财力,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急需的地方,而不能不顾医院的实际情况,凭主观意志办事,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勉强去办一些超出医院经济承受能力的事。尽力而为,就是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资金,合理使用各项资金,努力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益。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是辩证统一的,医院事业的发展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www.xing528.com)

(三)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医院财务管理在组织资金运动过程中,同各有关方面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利益关系协调原则就是在财务管理中利用经济手段协调国家、医院、员工、病人、往来单位、内部各部门等的利益关系,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医院是具有一定政府福利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经济组织,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保障国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是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医院财务管理要在法制轨道上运行,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顾全大局。但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医院财务管理还要兼顾单位经济利益,讲求经济效果,要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医疗需求。在处理医院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防止片面强调单位和个人利益,忽视国家利益的现象,又要防止单纯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单位和个人利益的现象。医院对债权人要按期还本付息,与其他单位之间要实行等价交换,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要划清责、权、利。总之,医院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时要遵守国家法律,认真执行政策,保障有关各方应得的利益。在经济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也会发生矛盾,而这些矛盾往往是不可能完全靠经济利益的调节来解决的。在处理物质利益关系时,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倡照顾全局利益,防止本位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四)实行预算计划管理的原则

医院的全部财务活动(包括一切收支)都要编制预算计划,实行计划管理。正确编制单位预算计划,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单位的财务活动,保证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医院预算计划的编制,既要参照前期的执行情况,又要考虑计划期内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使预算计划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对原预算计划按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整,以正确指导单位的业务活动和资金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