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挖掘员工潜力,因才施用:如何观察成员的最大潜能?

挖掘员工潜力,因才施用:如何观察成员的最大潜能?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总是充满阳光,不管做什么都觉得有趣,一定是个点子大王。”就因为这个假设,把新产品的宣传策划交给这个“点子大王”,到头来他除了模仿别人的点子之外一无是处——这样的事情恐怕不止一个领导遇到过吧。所谓观察并不是粗略看看成员日常的工作态度,而是仔细查看其工作流程。在观察成员的工作流程时,也要注意观察“成员在做什么工作时干劲儿满满,而做什么工作时又痛不欲生”。

挖掘员工潜力,因才施用:如何观察成员的最大潜能?

• “他总是充满阳光,不管做什么都觉得有趣,一定是个点子大王。”

就因为这个假设,把新产品的宣传策划交给这个“点子大王”,到头来他除了模仿别人的点子之外一无是处——这样的事情恐怕不止一个领导遇到过吧。

“气质并不等同于人的资质。”即便知道这个道理,我们还是经常会以第一印象和外部形象来判断人的性格和技能,这种简单错误也很常见。

有很多人性格活泼干脆,但比起创造力,他们可能更注重正确性;还有很多人,虽然在公司里擅长与人交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但跑业务时在客户面前却沉默不语。

不要被人的气质所迷惑,因才施用的最好方法就是观察。

所谓观察并不是粗略看看成员日常的工作态度,而是仔细查看其工作流程。要仔仔细细、踏踏实实地加以观察。对领导而言,观察是决不能马虎大意的重要工作。(www.xing528.com)

如果仔细观察成员的工作流程,就可能看到“资料总是摆放有序,计算总是认真正确,时限总是严格遵守”这些特征,最终真正认识到“这个人的最大优势在于操作的准确性”,如此一来就能判断出“与其让他去出谋划策,不如让他来如实执行别人的想法,将想法转化为成果”。

在观察成员的工作流程时,也要注意观察“成员在做什么工作时干劲儿满满,而做什么工作时又痛不欲生”。

有的成员在做普通工作时,眼神像死鱼眼般黯淡无光,而在公司活动上却非常开心,这让我意识到此人“能跟任何人都打成一片,喜欢与人聊天”。

看起来老实沉稳的人,实际上想法天马行空;看起来浮躁的人,实际上做事一丝不苟。

虽然人的外表气质和才能两者并不相符的事例不在少数,但是没有必要由此就认为“管理是件难事”。就我而言,我把这当作“了解人类的乐趣”,反而特别享受这种反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