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瀛西药房:中西合璧的药房传奇

瀛西药房:中西合璧的药房传奇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坐落在安东兴隆街的瀛西药房为白色门面,门前有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塑像,铁拐李手持写有“普济众生”字样的条幅,吸引行人驻足围观。随后,瀛西药房将总厂也迁到了天津。新中国成立后,瀛西制药厂在1956年公私合营中并入天津中央制药厂。

瀛西药房:中西合璧的药房传奇

民国时期天津药品广告品、药品包装袋是研究城市广告发展的重要层面,值得关注的信息很多。比如在20世纪40年代,天津瀛西制药厂为回馈各界的厚爱,于某年夏季特制了精美的坤式广告折扇赠送给广大顾客。因其形式独特,美观实用,所以受到民众欢迎,宣传效果事半功倍。

民国年间,如果在天津、在三北地区提起瀛西大药房的“一粒丹”和“平热散”,可谓家喻户晓,远近驰名。瀛西药房的创始人姚子扬(1887—1951)少年时代就致力学医,经过不断努力,他在 1917年领取了医生许可证书。1918年,瀛西药房创办于安东(今丹东),“瀛”即瀛洲,寓意东方,“瀛西”表明东西合璧,中西医学相互交融。坐落在安东兴隆街的瀛西药房为白色门面,门前有八仙之一铁拐李的塑像,铁拐李手持写有“普济众生”字样的条幅,吸引行人驻足围观。

姚子扬看到穷苦百姓有病无钱求医十分同情,于是决心研究一种廉价而有效的药品来服务大众。姚子扬首先自己服用配制出的成药,然后给家人服用,反复验证药性与疗效。经过不断地摸索实践,治疗伤风感冒的平热散和驱杀蛔虫的一粒丹相继问世。1918年冬季,当地发生了流感,姚子扬将平热散投入临床应用,确切的药效让很多患者得以康复,从此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后来,瀛西药房的清顺散(清脑药)、保肠丸等也很知名。

瀛西药房有着高人一筹的营销策略,他们先后在天津、北平、烟台营口、哈尔滨、大连、西安、归绥、太原、连云港等地开设分店,没有分店的商埠或小城镇也开办代销处,同时推行优惠折扣待遇。这样,无论是在大中城市还是在穷乡僻壤都能买到瀛西的药品,药品甚至远销到蒙古、朝鲜等国。瀛西药房在广告宣传上同样做足了功课,最初盈利大半用在了宣传方面,不仅经常印制传单广为散发,还推出实用广告小商品赠送顾客,不断强化着“铁拐李普济众生”的商标形象。药房开业当年的宣传费高达二三万元,以后每年也需七八千元。(www.xing528.com)

瀛西制药厂的广告折扇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药品的大量涌入让瀛西药房的生产销售处处受到掣肘,姚子扬转念想到了繁华的天津城,于 1940年左右在天津分号的基础上增设制药厂,药品专供关内销售。随后,瀛西药房将总厂也迁到了天津。位于东马路的天津瀛西制药厂在当年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生产工艺,不断精制的平热散、一粒丹等药品有口皆碑。瀛西制药厂特制的广告折扇的扇板上刻有“平热散”“一粒丹”字样。清雅的扇子与药商的关怀伴君一夏,广告效果深入人心。

新中国成立后,瀛西制药厂在1956年公私合营中并入天津中央制药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