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代工业发展之路:弱小企业的艰辛选择

代工业发展之路:弱小企业的艰辛选择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目前中国有相当多一部分企业在短期内不具备采取诸如自创品牌的战略到国际市场上与相应跨国公司进行直接竞争的实力。实际上,大量企业参与国际代工应被看作特定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个并非完全偶然性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国家层面来说,既然中国选择了对外开放,也就是选择了全面的国际产业竞争。

代工业发展之路:弱小企业的艰辛选择

如前所述,从代工企业的视角来看,国际代工或代工模式存在着种种局限性——代工企业所处的价值链环节的技术含量和价值含量往往相对较低,服务提供者的可替代性较强;在代工合作网络中,委托商与代工商的影响力往往不对称,前者往往处于主导性地位,后者通常处于非主导地位,从而后者对前者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并且这种依赖性具有较强的“锁定”效应;由于成为品牌委托商的专门制造服务商,代工企业往往会放弃诸如市场拓展、品牌开发与维护等营销性职能,而专注于生产制造职能,从而会失去作为一个独立产销企业通常所具有的全面发展的机会(尤其是那些纯代工企业,这一点更为突出)。应该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而言,大量本土企业不得不以代工企业的角色参与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职能环节分工,从而使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扮演了某种程度的“代工专业化”角色,确实是一件在感情上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必须看到,在中国特定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对于相当多一部分本土企业而言,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实施国际代工战略仍将是其进入和分享国际市场的一种务实选择,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尽管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运营商或掌握高端核心技术的研发服务商几乎是当今世界每一个企业的内心向往,但是只有少数在长期的市场拼杀中能够胜人一筹,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必要的资源与能力的企业才能够担当起这样的角色。而目前中国有相当多一部分企业在短期内不具备采取诸如自创品牌的战略到国际市场上与相应跨国公司进行直接竞争的实力。

(2)如果大量企业放弃国际代工,转而与其他厂商争夺容量有限的国内市场,则可能使国内竞争更趋“惨烈”,不但获利更少,而且可能导致大量生产能力闲置,甚至可能导致大量企业倒闭。(www.xing528.com)

(3)虽然代工企业所处价值链环节的价值比重较低,但这类企业所承担的市场风险、营销成本或某些前期投入也相对较低。与采用独立产销经营模式相比,采用代工模式很可能因生产经营相对稳定、投入相对单一等因素而在实际上呈综合收益水平相对更好的运行态势。

由此可以看出,积极参与国际代工总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因为“避害”而放弃“趋利”终究不是明智之举。

当然,做代工并不是一条坦途,而是力量相对薄弱的企业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并逐步积蓄力量寻求发展之机的艰辛之路。实际上,大量企业参与国际代工应被看作特定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个并非完全偶然性的特殊历史时期。从国家层面来说,既然中国选择了对外开放,也就是选择了全面的国际产业竞争。从企业层面来讲,既然选择了代工模式,也就必须面对委托商的百般挑剔甚至苛刻要求,面对众多希望加入代工行列的其他竞争者的激烈竞争。任何企业都可以因忍受不了国际委托商的百般挑剔与苛刻要求而选择放弃代工,但与此同时也就放弃了相应的国际订单、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和委托商的技术指导等。而一旦经过利弊权衡之后走上了代工之路,就只能在这条道路上遵从“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生存法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