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大众与上海的艰难6年:抢滩合资的艰辛之路

德国大众与上海的艰难6年:抢滩合资的艰辛之路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情况下,饶斌认为,还是德国大众的条件较好,这才选定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作为谈判对象。原上海大众总经理仇克后来回忆道:德国大众公司的代表博诗到上海主要是我接待的。后来,德国大众又派代团正式访问中国,由纳德布什带团。由此可见,中国与德国大众合作是在没有挑选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从此,上海和德国大众开始了艰苦曲折、起伏不断的长达6年的马拉松式合资谈判。

德国大众与上海的艰难6年:抢滩合资的艰辛之路

虽然上海方面开始了与德国大众的接触,但当时中方的合作对象却没有仅锁定德国大众,眼光仍在扫描美、日、法等其他大型汽车公司,希望找到更心仪的合作伙伴。

1979年元月初,上海提出赴美与通用汽车公司洽谈合资经营的方案。元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上海的方案上批示:

拟同意,请秋里、耿飚、方毅、王震、世恩、慕华同志批示。

邓小平于2月11日再次圈阅同意。得到中央的首肯后,1979年3月6日至4月16日,饶斌率领以上海汽车工业代表为主的中国汽车工业代表团,赴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对通用汽车公司、德国大众、奔驰、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进行考察,商谈合资经营事宜。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方请中方代表参观了工厂,还请中方成员试驾了他们新研制的小轿车。但对中方合作的要求,美国通用公司的回应是:中方生产部分汽车零部件,再由他们提供其余的零部件在中国装配,产品纳入他们的世界生产体系。这如同通用雇佣一个帮他们打工的小伙计,离中方自己生产轿车并要出口创汇的想法相差万里。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日本的汽车公司善于在生产上精打细算,对于选择合作伙伴也是极为精于计算。日本汽车公司奉行的是“只卖商品,不卖技术”,他们更不愿意用自己的技术去培养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法国的雷诺和雪铁龙倒是有积极性,但他们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市场和中方的想法,提供的车型也不适合中国的市场。

中国代表团的考察活动断断续续地持续了近2年之久,但这次全球环游毫无成果,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心情郁闷。原上海大众公司董事长陆吉安后来说:“我们用了2年多的时间周游列国,但没想到的是,这次面向全世界招募合作伙伴并不顺利,日本、美国的各大汽车公司相继拒绝了我们。”

这些西方大公司拒绝中方的原因很简单:中方的合作内容让他们无法接受。蒋涛说:“我们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坚持了以下几条原则:首先是能提供适合我国市场需要的先进车型;其次是能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共同建设完整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对方要在国际上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并能参与商品出口,以解决外汇平衡;第三,同意对横向零部件企业提供技术帮助,加快零部件国产化。”

对照中方的条件,多数外国大汽车企业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出牌要对等,中国的汽车工业是如此落后、市场环境是如此糟糕、市场容量是如此有限,中国完全没有发展轿车的基础与条件,中方凭什么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他们对中方说:你们没有必要自己生产轿车,进口我们的产品就行了。

德国大众公司是这些西方公司中的另类,相比较其他西方大公司,德国大众公司是唯一既愿意提供最新技术、又愿意投入资金的大公司。在这种情况下,饶斌认为,还是德国大众的条件较好,这才选定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作为谈判对象。

原上海大众总经理仇克后来回忆道:

德国大众公司的代表博诗到上海主要是我接待的。我们也很清楚,德国大众派他来是想了解中国情况,探讨合作条件。他来了后,先是参观了上海汽车厂。我告诉他,我们的要求是: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建成年产15万辆的合营企业,主要是出口。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我邀请他到和平饭店吃饭,看到很多日本人,他指着这些日本人开玩笑说:“日本人一定也和你们谈了。我只有一个人,怎么能和他们那么多人竞争?”

我也笑着回答:“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事情也不少,而且你们以后也可以多来一些人呀!”

接下来就是1979年4月,饶部长率领中国汽车工业代表团访问大众,他们特地安排了我们参观每天生产3700辆轿车的沃尔夫斯堡轿车厂、高尔夫轿车的自动装配线,还看了技术中心、试车场、碰撞试验室等,以及大众在产的各种车型的展览大厅。参观完后,大众公司董事长再次重申,他们愿意和中国合作在上海建设现代化轿车厂;还提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愿意帮助中国发展零部件产业,并同意整车返销60%。代表团一行都认为,大众公司提出的条件比较实际,可信度较高,符合我们国家的要求。

后来,德国大众又派代团正式访问中国,由纳德布什带团。他们这次带来的情况是:他们是想在亚洲寻找合作伙伴,第一家找到了伊朗,双方谈得很深入,后来因为伊朗国内动乱而取消。现在正在谈的是韩国,韩国有许多条件是大众公司愿意接受的……但大众仍然愿意跟中国合作,主要是看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而这正是韩国所缺乏的。因此,他们最终将中国定为合作伙伴。

由此可见,中国与德国大众合作是在没有挑选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从此,上海和德国大众开始了艰苦曲折、起伏不断的长达6年的马拉松式合资谈判。

德国大众公司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为什么那么多西方企业拒绝与中方合作,而它会反其道而行之呢?要了解这些,就得先认识大众公司。(www.xing528.com)

德国是汽车的故乡,自从1886年汽车在德国问世后,执着细致的德国人便开始痴迷于改进和制造这个“改变世界的机器”。1901年,德国有12家汽车制造厂,职工总数1773人,年产汽车884辆;到了1908年,汽车厂猛增至53家,职工12430人,年产汽车5547辆。不仅能供应国内市场,还把大量的产品销往到世界各地。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德国汽车工业已基本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全德国共有5万多人从事汽车制造,年产汽车2万辆,汽车保有量已达10万辆。

两次战败也曾使得德国汽车工业一蹶不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和英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德国恢复经济。德国工业部门得以复苏,其中就包括汽车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众汽车的创始人波尔舍因为曾经为纳粹工作过而获刑2年,并于1951年中风去世。大众汽车公司则在英国的监管下开始重新生产民用汽车。1946年,英军任命著名的汽车专家、前欧宝汽车厂厂长鲁登霍夫为大众汽车厂厂长。鲁登霍夫接任后,带领全体工人在废墟上重建工厂,很快便使汽车厂恢复了生产。1949年9月,英国将大众公司的托管权移交给联邦德国政府;1960年联邦德国政府将大众公司私有化;从此,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进入了快速、平稳的发展时期。当时,大众公司的主要品牌就是大众汽车,由于该车外形酷似甲壳虫,所以在1968年时,大众公司在自己的官方广告中称之为“甲壳虫”。甲壳虫的研发者将研发目光放在经济水平有限的普通大众身上,强调该车经济实用、坚固结实,并且维修方便,甲壳虫由此成为欧洲最畅销的车型。拿下欧洲市场后,鲁登霍夫又将甲壳虫打进了美国市场。

在甲壳虫的滋养下,大众汽车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大众汽车公司已成为一个在加拿大、美国、南非等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生产厂的跨国汽车集团,旗下有“兰博基尼”“布加迪”“高尔夫”“奥迪”等多个世界知名品牌,年产销300万辆,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汽车公司。继甲壳虫以后,大众公司又开发出了高尔夫等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并以此稳固地占据着经济型轿车市场“老大”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面对席卷西方世界石油危机和日本汽车的竞争,大众公司感受到了空前的威胁。为了改变不利局面,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大众公司积极地采取了“走出去”的战略。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十几亿勤劳的人民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使得德国大众将目光投向中国。在大众公司的“走出去”战略中,与中国合作无疑是其最大的和最重要的战略布署。力促德国大众与中国合作的有两个人,一位是大众公司董事施密特,就是他首先做出了与中国合作的决定;两年后,卡尔·哈恩博士接任大众公司董事长,将大众公司与中国的合作进一步推广,最终使得中国成为大众公司最大的合作伙伴。

卡尔·哈恩博士1926年出生于德国凯姆尼茨的一个工业世家,1954年进入大众汽车公司,1959年至1964年担任大众汽车美国公司的总裁,1973年至1981年担任德国汉诺威大陆轮胎公司的董事长,1982年担任大众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在任期间,他实现了甲壳虫后继产品(帕萨特、高尔夫、波罗)的成功以及奥迪品牌的复兴。但他最主要的业绩是通过在中国、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基地,让大众汽车集团跻身世界顶级企业行列。

哈恩博士为什么要力主与中国开展合作呢?20年后,哈恩在自传《我在大众40年》中谈了自己当时的见解:

中国的汽车工业基础确实很差,但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人,这个民族有其不可预见的能量,只要能将他们的民众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他们就能做出让世界瞠目结舌的事情,他们研制出了火箭导弹原子弹就是例证。现在,他们正在进行改革开放,他们愿意拿出资金和力量来发展轿车工业,如果我们现在错过与他们的合作,将来我们就会为此而后悔。与其等到他们自己做出来后将我们作为竞争对手,还不如我们现在就参与他们的发展,与他们合作成为合作伙伴。

事实证明,哈恩的选择是明智的。在谈到他当初下定决心来中国的最重要原因时,他认为是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化独一无二的特征打动了他。他在《我在大众40年》中回忆:

20世纪80年代,我希望能够参与中国强大的经济发展,使中国巨大的潜力能够被发挥出来。8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虽然很薄弱,但是到后来,和当时的上海汽车拖拉机联营公司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交流以后,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的信心。只是当时只有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其他外国汽车公司没有这样的信心。特别是对于很多外国汽车公司来说,它们并没有把自己的技术转让给中国的愿望。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样的国家会有未来,也能造好汽车。

虽然哈恩有远大的目光,但必须看到,德国大众决定与中国上海合作,包括以后与中国一汽合作,都是在其全球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其出发点是为了大众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而中国也需要在与大众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先进的技术与管理,这也符合中国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正是出于这一共识,中德双方才走到了一起。原上海机电局副总工程师翁建新说:

在确定大众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前,我曾经从各方面搜集过资料。资料证明,大众向我们提供的条件是从他们的全球化战略来考虑的。我调查到,大众在欧洲、北美、南美和非洲都已经建有工厂,唯独亚洲没有。在我们双方接触初期,大众的经营情况很好。积累了一些富余资金,也很想在亚洲发展战略合作伙伴。

最初他们曾想和日本合作,但日本不想干。后来,他们和印尼等国家有些接触,但发现印尼没有条件。再和伊朗接触,又感觉到伊朗的政局不稳定。再后来就是跟韩国商谈,但感到韩国国内资源缺乏,而且韩国国内已经有几家大型轿车厂,整个国家的市场份额也不大,就有些犹豫不决。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感觉到,上海是他们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他们也对中国市场做过调查,中国地大人多,是一个很大的轿车潜在市场,因为中国的新领导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所以他们相信中国的经济一定会加速发展,轿车市场也会逐步扩大。还有一点,他们认为中国人聪明勤劳,一定能把轿车厂办好。所以,他们愿意放弃与韩国的合作,转向与中国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